[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人..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是..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一..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部..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是..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虎钤经》卷七
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军中之标..
《素女经》简介
  简介   《素女经》中国..
《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黄..
《三十六计》第四套 混战计..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
《房内记》断鬼交第廿五
  断鬼交第廿五   《玉房..
《房内记》十动第九
  十动第九   素女曰:“..
 文 章 信 息
《礼记》钟声铿,铿以立号——君子听音与众不同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礼记〗〖阅读选项
  钟声铿,铿以立号①  ——君子听音与众不同

  【原文】

  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3),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磬④,磬以立辨⑤,辨以致死⑥。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⑦。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竹声滥⑧,滥以立会⑨,会以聚众。君于听竿、笙、萧、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⑩。鼓鼙之声讙⑾,讙以立动,动以进众。君子听鼓磬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⑿,彼亦有所合之也。

  【注释】

  ①.本节选自《乐记·魏文侯》。②.铿(keng):钟的声响。③.横:指气势充沛。④.磬:同“硁”(keng),击石的声音。⑤.辨:指节义分明。⑥.致死:献身。⑦.封疆:边疆。⑧.滥:聚合。⑨.会:汇集。⑩.畜聚:聚集。⑾.鼙(pi):小鼓。讙(huan):喧闹。⑿.铿锵:这里指乐器的声音。

  【译文】

  钟声响起声铿铿,铿铿声可以表示号令,对令产可以使人气势勃发,气势可以激起勇气。君子听到钟声,会想起武将。石磬响起声硁硁,硁硁声可以表示节义分明,节义分明可以使人献身君子听到琴瑟声音,会想起为保卫疆土献身的臣下。丝弦声响起声悲哀,悲哀之声可以使人正直,正直可以使人充满志气。君子听到琴瑟的声音,会想起有志气的巨下。竹管乐可以发出多种声音多种声音可以表示聚合,聚合则能使众人集聚、君子听到竿、笙、萧、管的声音,会想起能集聚民众的下臣。鼓鼙声响起很喧腾,喧鼙的声音年可以使人激动,激动可以促使民众前进。君子听到鼓钦的;

  会想起统率民众的臣下。君子听音乐,不止是听音乐的铿锵之声,而是要从其中生发出联想和共鸣。

  【读解】

  看来君子大人和小民百姓听音乐也会有所不同。小民百姓心里想着的是油盐柴米,听音乐就是听个高兴,听到什么就是什么,乐声停止也就停止了。君子大人就不同了,他们心里装着国家大事和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时时刻刻想着做一个高尚的人,所以听到音乐就会与统治、政治、道德联系起来,从中体会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个说法不错,听音乐的确需要有修养,有训练有素的耳朵和大脑。君子大人们和小民百姓的差别,也体现在这一点上。君子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而百姓却没有。所以,对君子有意义的音乐,对百姓却显示不出意义来。

  再有一层,能从音乐中听出什么来,还取决于听者的生活经历、阅历和所思所想。君子们同百姓相比,可以读书识理,可以周游列国,可以出入朝廷,经历、阅历和所思所想自然比小民百姓丰富得多,从音乐中听出的东西也要多得多。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音乐欣赏,同样也适用于其它艺术的欣赏。欣赏者是站在自己的专业修养水平和生活阅历的起点上来进行欣赏活动的,而且要受这个起点的局限,使欣赏带上个人色彩。

文章作者:孔子  更新日期:2011-01-02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礼记》德者,性之端也——不可尽信“乐为心声”2011-01-02
·《礼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君子以礼乐安身立命2011-01-02
·《礼记》夫乐者乐也——中正和谐是乐的准则2011-01-02
·《礼记》发虑宪——使人们变聪明的利弊2011-01-02
·《礼记》玉不琢不成器——学习是为了开发潜能2011-01-02
·《礼记》虽有嘉肴——实践出真知2011-01-02
·《礼记》古之教者——用制度确保教育的是实施2011-01-02
·《礼记》大学始教——做官从上学开始2011-01-02
·《礼记》大学之教也——学习贵在持之以恒2011-01-02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