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人..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是..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一..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部..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是..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虎钤经》卷七
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军中之标..
《素女经》简介
  简介   《素女经》中国..
《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黄..
《三十六计》第四套 混战计..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
《房内记》断鬼交第廿五
  断鬼交第廿五   《玉房..
《房内记》十动第九
  十动第九   素女曰:“..
 文 章 信 息
《颜氏家训》风操篇 三九、敬重祖辈勿谈家世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颜氏家训〗〖阅读选项
  风操篇

  三九、敬重祖辈勿谈家世

  【原文】

  言及先人,理当感幕,古者之所易,今人之所难。江南人事不获已[1],须言阀阅,必以文翰罕有面论者。北人无何[2]便尔话说,及相访问。如此之事,不可加于人也。人加诸已,则当避之。名位未高,如为勋贵所逼,隐忍方便,速报取了;勿使烦重,感辱祖父。若没[3],言须及者,则敛容肃坐,称大门中[4],世父、叔父则称从兄弟门中,兄弟则称亡者子某门中,各以其尊卑轻重为容色之节,皆变于常。若与君言,虽变于色,犹云亡祖亡伯亡叔也。吾见名士,亦有呼其亡兄弟为兄子弟子门中者,亦未为安贴也。北土风俗,都不行此。太山[5]羊偘,梁初入南:吾近至邺,其兄子肃访偘委曲[6],吾答之云:“卿从门中在梁,如此如此。”肃曰:“是我亲[7]第七亡叔。非从也。”祖孝徵在坐,先知江南风俗,乃谓之云:“贤从弟门中,何故不解?”

  【注释】

  [1].不获已:犹不得己,没有办法。阀阅:本作代阅。指家世。
  [2].无何:犹言无故。
  [3].没:去世。
  [4].大门中:对别人称自己已故的祖父和父亲。以下所言“门中”,都是称家族中的死者。
  [5].太山:即泰山。
  [6].委曲,事情的始未经过。
  [7].亲:汉魏至隋,习惯于亲戚称谓之上加“亲”字,以示其为直系的或最亲近的亲戚关系。

  【译文】

  说到先人的名字,按理应当产生哀念之情,这在古人是很容易的,而今天的人却感到困难。江南人除非事出不得已,否则,在与别人谈及家世的时候,一定是以书信往来,很少当面谈及的。北方人无缘无故想找人聊天,就会到家相访,那么,像当面谈及家世这样的事,就不可施加于别人。如果别人把这样的事施加于你,你就应该设法回避。你们名声地位都不高,如果是被权贵所逼迫而必须言及家世,你们可以隐忍敷衍一下,尽快结束谈话;不要烦琐重复,以免有辱自家祖辈父辈。如果自己的长辈已经去世,谈话中必须提到他们时,就要表情严肃,端正坐姿,口称“大门中”,对伯父、叔父则称“从兄弟门中”,对已过世的兄弟,则称兄弟的儿子“某某门中”,并且要各自依照他们的尊卑轻重,来确定自己表情上应掌握的分寸,与平时的表情要有所不同。如果是同国君谈话提及自己过去的长辈,虽然表情上也有所改变,但还是可以说“亡祖、亡伯、亡叔”等称谓。我看见一些名士,与国君谈话时,也有称他的亡兄、亡弟为兄之子“某某门中”或弟之子“某某门中”的,这是不够妥帖的。北方的风俗,就完全不是这样。泰山的羊侃,是在梁朝初年到南方来的。我最近到邺城,他侄儿羊肃来访我,问及羊侃的具体情况,我一答到:“您从门中在梁朝时,具体情况是这样的..”羊肃说:“他是我的亲第七亡叔,不是从。”祖孝徵当时也在坐,他早就知道江南的风俗,就对羊肃说:“就是指贤从弟门中,您怎么不了解?”

  【评语】

  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祖先的伟绩并不是自己的荣耀,父辈的低微,也不是自己的羞耻。人生活在今天,希望就在明天,岂能在昨天的光环或阴影中徘徊不前?振作起来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零做起,去迎接明天的太阳。

文章作者:颜之推  更新日期:2011-01-04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颜氏家训》风操篇 三八 自称其名方便得体2011-01-04
·《颜氏家训》风操篇 四○ 称呼得当于理为胜2011-01-04
·《颜氏家训》风操篇 四一 为人坦诚不事虚伪2011-01-04
·《颜氏家训》风操篇 四二 粉饰名称内外有别2011-01-04
·《颜氏家训》养生篇 一二三 养生有方调养有度2011-01-05
·《颜氏家训》养生篇 一二四 欲求长生先须虑祸2011-01-05
·《颜氏家训》养生篇 一二五 舍生取义君子无怨2011-01-05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二六 儒释两教本为一体2011-01-05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二七 遥大之物不可度量2011-01-05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六八 百里穷困以键当薪2011-01-05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