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人..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是..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一..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部..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是..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虎钤经》卷七
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军中之标..
《素女经》简介
  简介   《素女经》中国..
《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黄..
《三十六计》第四套 混战计..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
《房内记》断鬼交第廿五
  断鬼交第廿五   《玉房..
《房内记》十动第九
  十动第九   素女曰:“..
 文 章 信 息
《颜氏家训》勉学篇 七二 求学之道博专兼顾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颜氏家训〗〖阅读选项
  勉学篇

  七二、求学之道博专兼顾

  【原文】

  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未俗已来不复尔[1],空守章句[2],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贡,不肯专儒。梁朝皇孙以下,总之年[3],必先入学,观其志尚,出身已后[4],便从文吏,略无卒业者。冠冕[5]为此者,则有何庇、刘..、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縚等,兼通文史,不徒讲说也。洛阳亦闻崔浩、张伟、刘芳,邺下又见邢子才:此四儒者,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间人,音辞鄙陋,凤操拙,相与专固,无所堪能,同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6]。邮下谚云;“博士买驴[7],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今勤无益之事,恐非业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8],燕寝讲堂[9],亦复何在?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10]。

  【注释】

  [1].未俗:未世的风俗。
  [2].章句:指古书的间节句读。
  [3].(guàn):儿童的发展向上分开的样子。总之年:指童年时代。
  [4].出身:指出仕。
  [5].冠冕:此处为仕宦的代称。
  [6].要会:要旨的意思。
  [7].博士:国子学中主讲《经》的人,此泛指执教的人。
  [8].疏义:系对经注而言,注是注解经文,疏是演释注文。
  [9].燕寝:闲居之处。讲堂:讲习之所。
  [10].间,嫌隙,此处指点批评。

  【译文】

  学习风气的兴盛或衰败,随社会风气变化而变化。汉朝的贤士俊才们,都靠精通一部经书来弘扬圣人之道,上知晓天命,下贯通人事,他们中凭着这个特长而得做高官的人可多了。汉末风气改变以后就不复如此,读书人都空守章句之学,只知背诵老师讲过的话,如果靠这些东西来处理实际事务,大概不会有任何用处。因此,后来的士大夫子弟都以广泛涉猎为贵,不肯专攻一经。梁朝从皇孙以下,在儿童时就一定先让他们入学读书,观察他们的志向,到步人仕途的年龄后,就去参预文官的事务,没有一个是把学业坚待到底的。即当官又能坚持学业的,则有何胤、刘..、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等人,这些人兼通文史,在洛阳城,我听兑有崔浩、张伟、刘芳三人的大名,邺下还有位邢子才:这四位学者,虽然都喜好经木,但也以才识广博而闻名。以上的诸贤士,原本就是为官者中的上品,除此之外就大都是些山野村夫,这些人语言鄙陋,道德拙劣,互相之间固执己见,什么事也干不了,你问他一句话,他就会答出几百句,若要问他其中的意旨究竟是什么,他大概说不到点上。邺下有谚语:“博士去买驴,契约写了三大张,不见写出个驴字。”如果让你以这种人为师,岂不令人丧气。孔子说,“俸禄就在学习之中。”而今这些人却在那些毫无益处的事情上下功夫,这恐怕不是正道吧。圣人的书,是用来教育人的,只要能熟读经文,粗通注文之义,使之对自己的言行经常有所帮助,也就足以在世上为人了;何必对“仲尼居”三个字就要写两张纸的疏文来解释呢,你说“居”指闲居之处,他说“屠”指讲习之所,现在又有谁能看得见?在这种问题上,争个你输我赢,难道会有什么好处吗?光阴可惜,就像流水般一去不返,我们应当广泛阅读书中那些精要之处,以求对自己的事业有所助益。如果你们能把博览与专精结合起来,那我就十分满意,再无话可说了。

  【评语】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学不可以不博;人生有涯,时光易逝,学不可以不精。学习贵在领会精要,而忌死抠章句。弃其本而取其末,终无长进。

文章作者:颜之推  更新日期:2011-01-05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颜氏家训》勉学篇 七一 早迷晚悟终成大儒2011-01-05
·《颜氏家训》勉学篇 七三 不涉群书焉能博学2011-01-05
·《颜氏家训》勉学篇 七四 清谈雅论无益济世2011-01-05
·《颜氏家训》勉学篇 七五 世事纷繁学以解之2011-01-05
·《颜氏家训》养生篇 一二三 养生有方调养有度2011-01-05
·《颜氏家训》养生篇 一二四 欲求长生先须虑祸2011-01-05
·《颜氏家训》养生篇 一二五 舍生取义君子无怨2011-01-05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二六 儒释两教本为一体2011-01-05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二七 遥大之物不可度量2011-01-05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六八 百里穷困以键当薪2011-01-05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