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人..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是..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一..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部..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是..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虎钤经》卷七
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军中之标..
《素女经》简介
  简介   《素女经》中国..
《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黄..
《三十六计》第四套 混战计..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
《房内记》断鬼交第廿五
  断鬼交第廿五   《玉房..
《房内记》十动第九
  十动第九   素女曰:“..
 文 章 信 息
《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素问〗〖阅读选项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黄帝曰:五运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愿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闻乎?岐伯稽道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是明道也。此上帝所贵,先师传之,臣虽不敏,往闻其旨。

  黄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入,慢泄天宝。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

  岐伯曰:请遂言之也。《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

  黄帝曰:何谓也?

  岐伯曰: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得,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

  黄帝曰:五运之化,太过何如?

  岐伯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化气不政,生气独治,云物飞动,草木不宁,甚而摇落。反胁痛而叶甚。冲阳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上应荧惑星。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痛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肤痛而为浸淫。收气不行,长气独明,雨冰霜寒,上应辰星。上临少阴少阳,火燔火芮,冰泉涸,物焦槁。病反谵妄狂越,咳喘息鸣,下甚,血溢泄不已。太渊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星。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上应镇星。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瘛,肢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支不举。变生得位,藏气伏,化气独治之,泉涌河衍,涸泽生鱼,风雨大至,土崩溃,鳞见于陆。病腹满溏泄,肠鸣,反下甚而太溪绝者,死不治,上应岁星。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少腹,上应太白星。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月耑、骨行、足皆病,上应荧惑星。收气峻,生气下,草木敛,苍干凋陨。病反暴痛,胠胁不可反侧,咳逆甚而血溢。太冲绝者,死不治。上应太白星。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上应辰星。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大雨至,埃雾朦郁,上应镇星。上临太阳,雨冰雪,霜不时降,湿气变物。病反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渴而妄冒。神门绝者,死不治。上应荧惑、辰星。

  黄帝曰:善。其不及何如?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则刚木辟著,柔萎苍干,上应太白星。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上应太白星,其谷苍。上临阳明,生气失政,草木再荣,化气乃急,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复则炎暑流火,湿性燥,柔脆草木焦槁,下体再生,华实齐化。病寒热,疮疡,痱胗,痈痤。上应荧惑、太白,甚谷白坚。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脾土受邪,赤气后化,心气晚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其谷不成,咳而鼽。上应荧惑、太白星。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脾如别。上应荧惑、辰星,其谷丹。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病鹜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上应镇星、辰星,玄谷不成。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上应岁星。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目闰酸,善怒。藏气举事,蛰虫早附,咸病寒中,上应岁星、镇星,其谷黄今。复则收政严峻,名木苍凋,胸胁暴痛,下引少腹,善太息。虫食甘黄,气客于脾,黄今谷乃减,民食少失味,苍谷乃损,上应太白,岁星。上临厥阴,流水不冰,蛰曰来见。藏气不用,白乃不复,上应岁星,民乃康。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气乃用,长气专胜,庶物以茂,燥烁以行,上应荧惑星。民病肩背瞀得,鼽嚏,血便注下。收气乃后,上应太白、荧惑星,其谷坚芒。复则寒雨暴至,乃零冰雹霜雪杀物,阴厥且格,阳反上行,头脑户痛,延及囱顶,发热。上应辰星、荧惑,丹谷不成。民病口疮,甚则心痛。岁水不及,湿乃大行,长气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数至,上应镇星。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腰股痛发,腘月耑股膝不便。烦冤,足痿清厥,脚下痛,其则跗肿藏气不政,肾气不衡,上应镇星、辰星,其谷禾巨。腹上临太阴,则大寒数,蛰虫早藏,在积坚冰,阳光不治,民病寒疾于下,甚则腹满浮肿,上应镇星、荧惑,其主黄今谷。复则大风暴发,草偃木零,生长不鲜,面色时变,筋骨并辟,肉目闰瘛,目视。物疏,肌肉胗发,气并鬲中,痛于心腹。黄气乃损,其谷不登,上应岁星、镇星。

  黄帝曰:善。愿闻其时也?

  岐伯曰:悉哉问也!木不及,春有鸣条律畅之化,则秋有雾露清凉之政;春有惨凄残贼之胜,则夏有炎暑燔烁之复。其眚东,其藏肝,其病内舍胠胁,外在关节。火不及,夏有炳明光显之化,则冬有严肃霜寒之政,夏有惨凄凝冽之胜,则不时有埃错大雨之夏。其眚南,其藏心,其病内舍膺胁,外在经络。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诉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腾之变,则秋有肃杀霖霪之复。其眚四维,其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金不及,夏有光显郁蒸之令,则冬有严凝整肃之应;夏有炎烁燔燎之变,则秋有冰雹霜雪之复。其眚西,其藏肺。其病内舍膺胁肩背,外在皮毛。水不及,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则不时有和风生发之应;四维发埃昏骤注之变,则不时有飘荡振拉之复。其眚北,其藏肾,其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踹膝。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故曰: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纪,阴阳之往复,寒暑彰其兆。此之谓也。

  黄帝曰:夫子之言五气之变,四时之应,可谓悉矣。夫气之动乱,角遇而作,发无常会,卒然灾合,何以期之?

  岐伯曰:夫气之动变,因不常在,而德、化、政、令、灾、变,不同其候也。

  黄帝曰:何谓也?

  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德彰显,其化蕃茂,其政明曜,其令热,其变销烁,其灾燔火芮。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化丰备,其政安静,其令湿,其变聚注,其灾霖溃。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洁,其化紧敛,其政劲切,其令燥,其变肃杀,其灾苍陨。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凄沧,其化清谧,其政凝肃,其令寒,其变冫栗冽,其灾冰雪霜雹。是以察其动也,有德有化,有政有令,有变有灾,而物由之,而人应之也。

  黄帝曰:夫子之言岁候,其不及太过,而上应五星,今夫德化政令,灾乃变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动,其亦为之变乎?

  岐伯曰:承天而行行,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焉。故曰:应常不应卒,此之谓也。

  黄帝曰:其应奈何?

  岐伯曰:各从其气化也。

  黄帝曰:其行之徐疾、逆顺何如?

  岐伯曰: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谓省下;以道而去,去而速来,由而过之,是谓省遗过也;久留而环,或离或附,是谓议灾与其德也;应近则小,应远则大。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乃即也;小常之一,其化减,小常之二,是谓临视。省下之过与其德也。德者福之,过者伐之。是以象之见也,高而远则小,下而近则大,故大则喜怒迩,小则祸福远。岁运太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故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肖者瞿瞿,莫知其妙,闵闵之当,孰者为良,妄行无徵,示畏侯王。

  黄帝曰:其灾应何如?

  岐伯曰:亦各从其化也。故时至有盛衰,凌犯有逆顺,留守有多少,形见有善恶,宿属有胜负,徵应有吉凶矣。

  黄帝曰:其善恶何谓也?

  岐伯曰:有善,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必谨察之。

  黄帝曰:六者高下异乎?

  岐伯曰:象见高下,其应一也,故人亦应之。

  黄帝曰:善。其德、化、政、令之动静损益皆何如?

  岐伯曰:夫德化政令灾变不能相加也,胜复盛衰不能相多也,往来小大不能相过也,用之升降不能相无也,各从其动而复之耳。

  黄帝曰:其病生何如?

  岐伯曰:德化者气之祥,政令者气之章,变易者复之纪,灾眚者伤之始。气相胜者和,不相胜者病,重感于邪则甚也。

  黄帝曰:善。所谓精光之论,大圣之业,宣明大道,通于无穷,究于无极也。余闻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欤!乃择良兆而藏之灵室,每旦读之,命曰《气交变》。非斋戒不敢发,慎传也。

文章作者:黄帝  更新日期:2011-01-09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2011-01-09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2011-01-09
·《素问》刺法论篇第七十二(遗篇)2011-01-09
·《素问》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2011-01-09
·《素问》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2011-01-09
·《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2011-01-09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2011-01-09
·《素问》前言2011-01-09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2011-01-09
·《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2011-01-09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