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书 籍 列 表
《伤寒杂病论》[27]
《传习录》[18]
《难经》[0]
《虎钤经》[21]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0]
《素女方》[0]
《彭祖经》[0]
《竹书纪年》[13]
《伍子胥兵法》[0]
《破窑赋》[1]
更多...
   推 荐 文 章        More...
  没有数据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伤寒杂病论》附录 历代..
  附录 历代衡量与市秤对照表(..
《伤寒杂病论》辨妇人各病..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
《伤寒杂病论》辨胸痹病脉..
  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师..
《伤寒杂病论》辨瘀血吐衄..
  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
《伤寒杂病论》辨咳嗽水饮..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
《伤寒杂病论》辨疟病脉证..
  辨疟病脉证并治   师曰..
 文 章 列 表 文章作者 阅读统计 更新日期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张仲景 993 2011-01-02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张仲景 594 2011-01-02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此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
《伤寒杂病论》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张仲景 353 2011-01-02
  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寒之为病,肾先受之,其客于五脏之间,脉引而痛;若客于八虚之室,则恶血住留,积久不去,变而成著,可不慎欤!   寒病,骨痛,阴痹,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引痛,脉沉而迟,此寒邪干肾也,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其著也则两腘痛,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
《伤寒杂病论》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张仲景 312 2011-01-02
  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面,则下阳明,甚则入脾;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中于侧,则下少阳,甚则入肝;病变不一,慎毋失焉。   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若流于腑,则困苦,呕逆,腹胀,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 ..
《伤寒杂病论》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张仲景 258 2011-01-02
  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伤燥,肺先受之,出则大肠受之,移传五脏,病各异形,分别诊治,消息脉经。   燥病,口渴,咽干,喘,咳,胸满痛甚则唾血,脉浮短而急,此燥邪干肺也,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若移于大肠,则大便难,口渴,欲饮热,脉急大,在下者,麻仁白蜜煎主之。   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方 ..
《伤寒杂病论》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张仲景 593 2011-01-02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按法诊治,勿失纪纲。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   黄芪三两桂枝二两茯苓三两细辛一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杂病论》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张仲景 340 2011-01-02
  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热之为病,有外至,有内生。外至可移,内有定处,不循经序,舍于所合,与温相似,根本异源,传经化热,伏气变温,医多不晓,认为一体,如此杀人,莫可穷极。为子条记,传与后贤。   热病,面赤,口烂,心中痛,欲呕,脉洪而数,此热邪干心也,黄连黄芩泻心汤主之。   黄连黄芩泻心..
《伤寒杂病论》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张仲景 441 2011-01-02
  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伤暑肺先受之,肺为气府,暑伤元气,寸口脉弱,口渴,汗出,神昏,气短,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两把粳米半升半夏半升(洗)石膏一斤人参三两麦门冬一升甘草二两(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取米熟,汤成,温服一升,日三..
《伤寒杂病论》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张仲景 511 2011-01-02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乃发为温病,名曰春温。   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   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
《伤寒杂病论》杂病例第五 张仲景 268 2011-01-02
  杂病例第五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
《伤寒杂病论》伤寒例第四 张仲景 778 2011-01-02
  伤寒例第四   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斗指寅。   惊蛰二月节斗指甲,春分二月中斗指卯。   清明三月节斗指乙,谷雨三月中斗指辰。   立夏四月节斗指巽,小满四月中斗指巳。   芒种五月节斗指丙,夏至五月中斗指午。   ..
《伤寒杂病论》六气主客第三 张仲景 370 2011-01-02
  六气主客第三   问曰:六气主客何以别之?师曰: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少阳,少阳生太阴,太阴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久久不变,年复一年,此名主气;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太阴,太阴生少阳,少阳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此名客气。   问曰:其始终奈何?师曰:初气始于大寒..
123
当前文章类别/分类:伤寒杂病论共有27篇文章,12篇文章/页,页次:2/3转到: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