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书 籍 列 表
《颜氏家训》[186]
《传习录》[18]
《难经》[0]
《虎钤经》[21]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0]
《素女方》[0]
《彭祖经》[0]
《竹书纪年》[13]
《伍子胥兵法》[0]
《破窑赋》[1]
更多...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人..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颜氏家训》终制篇
  终制篇   【原文】 ..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六八..
  音辞篇   一六八、百里..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三○..
  归心篇   一三○、善恶..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二七..
  归心篇   一二七、遥大..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二六..
  归心篇   一二六、儒释..
《颜氏家训》养生篇 一二五..
  养生篇   一二五、舍生..
 文 章 列 表 文章作者 阅读统计 更新日期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五八 禔字非提字书为证 颜之推 219 2011-01-05
  音辞篇   一五八、禔字非提字书为证   【原文】   《汉书》云:“中外禔福。”字当从示,禔,安也,音是匙匕之匙,义见《苍》、《雅》[1]、《方言》。河北学士皆云如此。而江南书本,多误从手,属文者对耦,并为提挈之意,恐为误也。   【注释】   [1].《苍》、《雅》:指《三苍..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五七 世俗有误林应为状 颜之推 230 2011-01-05
  音辞篇   一五七、世俗有误林应为状   【原文】   《史记·始皇本纪》:“二十八年,丞相隗林、丞相王绾等,议于海上。”诸本皆作山林之“林”。开皇[1]二年五月,长安民掘得秦时铁称权[2],旁有铜涂[3]镌铭二所。其一所曰:“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候,黔首[4]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五六 亦为妒不得言媚 颜之推 251 2011-01-05
  音辞篇   一五六、亦为妒不得言媚   【原文】   《太史公》论英布曰[1]:“祸之兴自爱姬,生于妬媚,以至灭国[2]。”又《汉书·外戚传》亦云:“成结宠妾妬媚之诛[3]。”此二“媚”并当作“”,亦妬也,义见《礼记》、《三苍》。且《五宗世家》亦云:“常山宪王后妬。“王充《论衡》云:“..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五五 版本有异传抄有误 颜之推 233 2011-01-05
  音辞篇   一五五、版本有异传抄有误   【原文】   应劭《风俗通》云[1]:“《太史公记》:‘高渐离变名易姓[2],为人庸保[3],匿作于宋子[4],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有客击筑[5],伎痒[6],不能无出言。’”案:伎痒者,怀其伎而腹痒也。是以潘岳《射雉赋》亦云:“徒心烦而伎痒。”今《史记..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五四 误尸为口司马有误 颜之推 198 2011-01-05
  音辞篇   一五四、误尸为口司马有误   【原文】   《太史公记》曰[1]:“宁为鸡口,无为牛後[2]。”此是删《战国策》耳[3]。案:延笃《战国策音义》曰[4]:“尸,鸡中之主,从,牛子[5]。”然则,“口”当为“尸”,“後”当为“从”,俗写误也。   【注释】   [1].《史太公记》:..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五三 索求古籍虑状同源 颜之推 198 2011-01-05
  音辞篇   一五三、索求古籍虑状同源   【原文】   张揖云:“虚,今伏羲氏也。”孟康《汉书》古文注亦云:“虙,今伏。”而皇甫谧云:“伏羲或谓之宓羲。”按诸经史纬候[1],遂无宓羲之号。虑字从虍,宓字从宀,下俱为必,末世传写,遂误以虙为宓,而《帝王世纪》因更立名耳。何以验之?孔子..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五二 不知源流谬种流传 颜之推 231 2011-01-05
  音辞篇   一五二、不知源流谬种流传   【原文】   简策字[1],竹下施朿[2],末代隶书[3],似杞、宋之宋,亦有竹下遂为夾者;犹如刺字之傍应为朿,个亦作夾。徐仙民《春秋、礼音》,遂以筴为正字,以策为音,殊为颠倒。《史记》又作悉字,误而为述,作妬字,误而为姤,裴、徐、邹皆以悉字音述,..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五一 不知变通有悖情理 颜之推 253 2011-01-05
  音辞篇   一五一、不知变通有悖情理   【原文】   《汉书·王莽赞》云:“紫色郌声,馀分闰位[1]。”盖谓非玄黄之色[2],不中律吕之音也[3]。近有学士,名问甚高[4],遂云:“王莽非直鸢膊虎视[5],而复紫色郌声。”亦为误也。   【注释】   [1].紫色:不正之色。郌(wā蛙)声:不..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五○ 不识原委妄下断语 颜之推 276 2011-01-05
  音辞篇   一五○、不识原委妄下断语   【原文】   《汉书》:“田肎贺上[1]。”江南本皆作“宵”字。沛国刘显,博览经籍,偏精班《汉》,梁代谓之《汉》圣。显子臻。不坠家业。读班史,呼为田肎。梁元帝尝问之,答曰“此无义可求,但臣家旧本,以雌黄改‘宵’为‘肎’”。元帝无以难之。..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四九 擅改文字南辕北辙 颜之推 230 2011-01-05
  音辞篇   一四九、擅改文字南辕北辙   【原文】   《礼·王制》云:“裸股肱[1]。”郑注[2]云:“谓捋衣出其臂胫[3]。”今书皆作擐甲之擐[4]。国子博士萧该云:“擐当作捋,音宣,擐是穿著之名,非出臂之义。”案《字林》,萧读是,徐爰音患,非也。   【注释】   [1].股肱:大腿..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四八 增“也”则多去“也”则少 颜之推 268 2011-01-05
  音辞篇   一四八、增“也”则多去“也”则少   【原文】   “也”是语已及助句之辞[1],文籍备有之矣,河北经传[2],悉略此字,其间字有不可得无者,至如“伯也执殳[3]”,“於旅也语”,“回也屡空[4]”,“风,风也,教也[5]”,及《诗传》云:“不戢,戢[6]也;不傩,傩也。”“不多,多也。”..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四七 一字之差啼笑皆非 颜之推 190 2011-01-05
  音辞篇   一四七、一字之差啼笑皆非   【原文】   《诗》云:“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传》云:“灌木,丛木也。”此乃《尔雅》末文,故李巡注曰:“木丛生曰灌。”《尔雅》未章又云:“木族生为灌”族亦丛聚也。所以江南《诗》古本皆为丛聚之丛,而古丛字似冣[1]字,近世儒生,因改为冣[1..
123456789
当前文章类别/分类:颜氏家训共有186篇文章,12篇文章/页,页次:3/16转到: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