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Windows 使用技巧 3
按下“Print Screen”键,将会截取全屏幕画面。再打开Photoshop或其他制图软件,新建一个文档,然后单击【编辑】菜单的【粘贴】命令,将刚才截取的整个屏幕粘贴到Photoshop文档中。

抓取当前活动窗口
在使用“Print Screen”进行屏幕抓图时,同时按下Alt键,就会只抓取当前活动窗口,然后按上述方法保存即可。

截取游戏画面
启动Windows Media Player(6.0以上版本),随便打开一个视频文件,选择【文件】→【属性】→【高级】,双击“Video Renderer”,在“Direct Draw”中,把YUV Flipping、RGB Flipping、YUV Overlaya和RGB Overlays4个选项取消,确定后退出。此外,用“Print Screen”键还可以截取游戏画面。

截取DirectX图
在专业截图软件上才有的功能用一个键也可以办到,只要修改一下注册表就行。打开注册表编辑器,然后展开注册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DirectDraw分支,新建一个“Dword”值,并将其重命名为“EnablePrintScreen”,填入键值“1”,即可使“Print Screen”键的截取DirectX图的功能。

巧用编码查询不会输入的汉字
不管你用拼音或五笔输入法输入汉字,总难免会碰到有些文字不会输入,比如笔者就用五笔输入法,经常碰到有些文字不会输入,此时,笔者改用Windows的拼音输入法,将该文字输入进去,同时启用编码查询系统,查看五笔如何输入。具体作法是,(见图1):
启用全拼输入法,然后对全拼输入法的属性进行设置,在【编码查询】选择框中选择【五笔型】,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然后随便输入一个汉字,比如“盟”字,从图2可以看出,盟字的五笔输入方法是“jel”,切换到五笔输入法,输入“jel”,得出盟字,证明编码查询正确。
同理,也可用五笔输入法反向查询汉字的拼音输入法,包括区位输入法等,具体操作过程相似,不再赘述。

多线程下载大附件邮件
有时候,朋友会发给你一个邮件,但是其中的附件非常大,如果用一般的邮件程序来下载速度就非常慢了。当然,要是用网络蚂蚁来下载,速度就会不一样了。先登录到收信服务器上选中该附件并右击,再选择“Download by NetAnts”项,系统会自动打开网络蚂蚁并开放多线程下载,这样不需要多长时间就下载完毕,比用OE收要快许多。

自动下载Flash文件
有时我们在网上看到许多Flash动画,想将它保存在本地,但是下载Flash动画没有下载图片时的【另存为】命令。

解决方法一:
打开源文件,然后查找“*.swf”,找到具体的Flash文件的链接后,再打开下载软件来下载。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要打开网页的源文件,查找.swf文件就有些麻烦了。

解决方法二:
使用网络蚂蚁自动识别Flash动画,在自动弹出的下载对话框选择就可以了。
打开NetAnts,单击【选项参数设置】命令弹出【NetAnts设置】对话框,点击【自动操作】标签,在【捕获文件的类型】中加入【SWF】类型。以后发现网页中含有自己喜欢的Flash动画文件,只需要单击其中的NetAnts动画链接,FlashGet会自动弹出下载框,这样就可以轻松地进行下载了。

回收站变为保密站
Windows操作系统中“回收站”是被删除文件的暂时存放处,在执行“清空回收站”操作之前,存放在那里的文件并没有真正从硬盘上删除,如果想恢复被误删的文件还可以从“回收站”中还原,所以“回收站”还可以用于恢复被误删的文件。但是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用途,而且是个非常有用的用途,这就是可以利用它来隐藏个人文件。下面以Windows 98 为例加以说明。
在Windows 98 操作系统中,每个硬盘分区的根目录下都有一个“隐藏”属性的文件夹Recycled,这才是回收站的实际位置。
被删除的文件暂时存放在“回收站”中,只有当清空“回收站”后,暂存在“回收站”中的内容才会从硬盘上“真正”地被删除掉。在Windows 98中利用“查找”功能是不能看到Recycled子目录中的文件的,只有打开“回收站”或通过资源管理器才能看到其中的内容。
其实Recycled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这就是使用DOS方式的“Copy”命令拷贝到Recycled子目录中的文件,无论是打开“回收站”还是通过资源管理器都无法被显示,即使对“回收站”执行“清空”操作,这些文件仍然会保留在“Recycled”子目录中而“毫发未损”,而且在MS-DOS方式下,若不用“CD”命令进入到Recycled子目录,在其他任何路径下,即使用“DIR/S”命令也搜索不到Recycled子目录。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利用“回收站”的这一特性,将“回收站”变成文件的“保险箱”,用来备份或保存文件、资料,特别是那些不想让他人看到的文件资料。

用录音机播放MP3 
很多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录音机,但不一定会配音箱,想听MP3的朋友就不爽啦。其实音箱可以利用录音机来替代,其方法如下: 
准备一根双头音频线。把音频线一端插在声卡的输出插孔,另一端插入录音机的AudioIn插孔,用MP3播放软件打开一首MP3歌曲,按下录音机上的Play(播放)键,美妙的音乐就从录音机中播放出来了。


把磁带转录成MP3
将录音机里的磁带转录成MP3,具体作法是: 
准备一根双头音频线,一头插入录音机的AudioOut插孔,一头插到声卡的声音输入插孔。
从网上下载Wavecn14.exe软件,它能把录制的声音直接保存为MP3格式,而且还提供了一些专业的设置。
双击Wavecn14.exe文件,按照安装提示将软件安装好;双击桌面右下角的声音控制图标,打开“选项→属性”菜单,选中录音并勾选“Linein”,确定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再选中“Linein”。
开始录音:将磁带调节到要录制的开始处,双击桌面上的录音软件快捷图标,在主窗口单击工具栏中的红色录音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勾选“监控”这一项,可以看到录制声音的频率波动情况。接着按下录音机上的Play键,同时用鼠标单击[开始]按钮,开始录音。结束录制时,用鼠标单击[停止]按钮,关闭录制窗口,返回主窗口。在主窗口可以编辑、预览录制的声音。如果没问题,单击工具栏的[保存]按钮,选择保存格式为MP3,然后按[确定],弹出一个MP3选项窗口,对保存文件进行一些最后的设置。如果没问题,按[确定]进行文件保存。
如果还想让这些磁带的“生命周期”更长,就再让它接受些新的东西。用一根双头音频线一端插入录音机的AudioIn插孔,一端插入声卡的输出插孔,用声音播放软件打开要录制的声音文件,调整好录音机的音量,按下录音机上Record(录制)键的同时,用鼠标单击声音播放软件的[播放]按钮,这样可以把电脑播放的声音录制到磁带上。

用ACDSee抓图
大家是否听说过ACDSee 4.0可以抓图? 
启动ACDSee4.0,在程序窗口中单击“File(文件)→Acquire Images(获取图像)”,选择其中的“Screen Capture”(屏幕捕捉),弹出屏幕捕捉对话框,进行必要的设置。
1.设定Source(来源),即要抓取的对象:
“Desktop(桌面)─Current monitor(当前监视器)”,也就是全屏捕捉;
Window(窗口),包括“Entire window”(整个窗口)或“Content only”(仅内容,即不包含标题栏);
Region(区域),包括“Fixed size”(固定大小)或“Selected region”(选定区域);
Object(对象),包括“Child window”(子窗口)或“Menu under cursor”(光标下的菜单)以及是否“Include mouse cursor”(包含鼠标指针)。
2.设置Destination(目标),即抓图后的处理方式。选项有:“Clipboard”(输送至剪贴板)、“File”(保存为文件)、“Editor”(启动图片编辑器FotoCanvas Lite进行编辑处理。FotoCanvas Lite是ACDSee4.0的一个组件)。
3.改变Initiate Capture(开始抓图)的方法。选项有:“Hot Key”(热键);“Timer”(计时器)。
完成必要的设置后,单击对话框右下角的“Start(开始)”按钮,ACDSee4.0的程序窗口将最小化为图标,同时在系统托盘里出现一个照相机模样的图标,说明系统已处于屏幕捕捉状态了。
1.抓取全屏:按下热键后(默认为“Ctrl+Shift+P”。当然也可以设置Timer,以实现定时抓图),即可进行保存或编辑处理了。
2.抓取固定大小(可随意设定)的图像:按下热键后,鼠标变为手形,同时出现一个随光标移动的固定大小的红色方框(当背景不同时,框线颜色也会有变化),移动鼠标到你要抓取区域内的图像上,按下左键即可。
3.抓取选定区域内的图像:按下热键后,鼠标下方将出现一虚一实两个小方框。移动鼠标到你要抓取区域内的图像上,按下左键不放,拖动鼠标,使随之出现的蓝色方框包围住你要抓取的图像,松开左键即可。
4.抓取子窗口(包括Windows任务栏、系统托盘,程序窗口的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状态栏等)。按下热键后,鼠标变为手形。移动鼠标到你要抓取的子窗口,该子窗口周围会出现一个红色方框,按下左键即可。
5.抓取菜单项。单击该菜单项,弹出下拉菜单,并将光标置于该下拉菜单的任意地方,然后按下热键即可。

用ACDSee解压文件
对于比较大的图像文件需要从网上传给朋友时,一般要用压缩软件将它压缩,然后再传送。不过有时朋友的计算机上没有压缩软件,当然也没有解压缩软件,只好望图兴叹。还好,朋友的计算机安装了ACDSee 4.0,完全可利用ACDSee软件将文件解压。下面便来看看如何将文件解压。 
1.首先启动ACDSee,单击【工具】菜单中的【插件设置】,在打开的【插件设置】窗口中选择【压缩包】标签,选中其中的【AM_ZIP.apl】选项,单击【确定】按钮,然后选择【工具】菜单中的【文件关联】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压缩包】标签,并选中其中的【ZIP压缩包】选项,单击【确定】按钮。接下来在ACDSee窗口双击要打开的压缩包,ACDSee就会把它当成一个文件夹来打开,这样我们就可以查看其中的图像文件了。
2.如果我们还想把压缩包里的图像文件解压缩出来的话,只要用鼠标选中图像文件,然后直接把它们拖放到一个普通文件夹上,等鼠标变成“+”号时松开鼠标即可。
3.当设置ZIP压缩包文件与ACDSee关联后,我们还可以使用ACDSee来建立新的ZIP压缩包文件。
方法是:在资源管理器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菜单中的【ACDSee ZIP压缩包】命令,就可以建立一个新的ZIP压缩包文件。
然后,将要进行压缩的文件直接用鼠标拖到该ZIP压缩包文件上,当鼠标变成“+”号后松开鼠标即可。

用ACDSee批量修改文件名 
在许多场合,经常要对文件进行重命名,一两个的文件改起名来很好办,然而要是文件非常多时,那就要费很长时间,太麻烦!
精通DOS命令的读者可以使用“ren”命令,它比Windows自带的资源管理器好用多了,但不会DOS命令的读者却大有人在,这里介绍一下如何使用ACDSee来批量修改文件名的方法。
1.启动ACDSee,到浏览方式下,同时选中要改名的图片,使用“Shift+鼠标左键”可选中连续的多个文件,使用“Ctrl+鼠标左键”可选中不连续的多个文件。
2.从【工具】菜单中选择【序列重命名……】命令,或直接使用快捷键“F2”或“Alt+R”,弹出如下对话框:
在“模板”中输入“XX##”,在“开始于”中输入“0”,则选中的文件被重新命名为XX00、XX01、XX02……

Animagic GIF Animator帮你快速制作动画
Animagic GIF Animator是一款小巧的制作动画的共享软件,下面通过实例介绍如何用它来快速制作GIF动画。
1.用Photoshop或其他工具制作3幅内容各异、图像属性完全相同的BMP图像,分别用gif1.bmp、gif2.bmp、gif3.bmp名字存盘。 
2.运用Animagic GIF Animator,打开File菜单,选择Append Frames,在“打开文件”窗口选取gif1.bmp之后,在Frames List窗口中即出现一行“gif1.bmp”,按同样的办法增加动画的另外两帧gif2.bmp、gif3.bmp。 
3.做完上面两步,本幅动画即告完成。如感觉到动画速度太快了,而且两帧之间没有任何过渡效果。那么,请按停止按钮(Stop),再对动画设置一些必要的属性。 
4.按工具条上的“Frame Rate”按钮,设置ALL Frames的Milliseconds per Frame为1000,即这三幅图像均是1秒钟。 
5.设置两帧之间的过渡效果,选择主菜单中的Effects菜单项,可以看到Animagic GIF Animator支持Fade in、Fade out、Dissolve、Banner scroll、Wipe、Spiral、Blind等7种效果,而每种效果又有多项参数设置,只要加以组合,便可以制作出多种动画效果。 
6.在Frames List窗口中选择gif1.bmp,然后打开Effects菜单项,选择效果Fadeout,即可打开Effects dialog对话窗口,设置Number of new frames to insert为10,即插入10帧,按“OK”按钮。 
7.按同样的方法,选择gif2.bmp的效果为Spiral,设置Effect属性为Spiral to next frame,设置Direction属性为from inside out。 
8.设置t3.bmp的效果为Dissolve,设置Effect属性为Dissolve to next frame,设置Cell size的Width和Height均为1,根据经验把这两个数值设小些,效果会更好。 
9.再点击播放按钮,就可以看到这3幅图像的动画效果了:第一幅图像显示之后,逐渐淡出,然后显示第二幅图像;第二幅图像从中间开一个小窗口,逐渐扩大,显示出第三幅图像;最后第三幅图像以随机颗粒方式逐渐消隐,显示出第一幅图像。效果是不是强多了,只不过有个遗憾,那就是第三幅图像完全消隐时,会出现一个没有任何内容的背景图像,应将它去掉。 
10.在Frames List窗口中选择SolidColor这一行,按工具条上的“Cut”按钮,将其去除。 
11.最后不要忘了用File菜单中的Save As命令存盘,存盘格式为(*.gif)。 

Flash动画变屏保
Flash的动画效果只能用“酷”来形容,笔者也经常从网上下载较酷的Flash动画,在欣赏Flash动画之余,是否想过将Flash制作的特效转换成屏幕保护程序?
FlashJester Creator是3rd Eye Solutions公司推出的一款专门将Flash动画制成屏保的共享软件,其下载网址是www.Flashjester.com。
启动软件,即可见到程序的主操作界面,具体操作如下:
1.设置用户个人信息
单击操作界面左边流程图中的“General Settings”(一般设置)(见图1),其中“Company Name”必须填写。
2.屏幕保护程序名称设置
设置“Details”选项(见图2),4个文字栏都必须填写。
3.选择/设置Flash文件
设置“Flash File”选项(见图3)。然后在“Flash Projector”(Flash专案)中选择一个你已经制作好的Flash文件即可。
4.为屏幕保护程序指定一个图标
如果没有指定,将使用默认图标。
5.在Flash文件的不同层上插入不同的影像
如果要附加影像文件,请按“+”按键,反之按“-”按键。但是层与层之间的结合需要用Flash指令完成,如果你的Flash专案比较简单,也可以略过此步骤。
6.为屏幕保护程序指定MIDI文件
建议大家将此项设置为“Give the user a choice”,这样用户就可以自己选择在屏幕保护程序出现时是否播放MIDI音乐。
7.屏幕保护程序设置窗口
从本软件操作界面的流程图中指定“Settings Box”(屏幕保护程序设置窗口)。在此你可以发挥想象力定制自己的屏幕保护程序设置窗口。
首先开启一张256色的图片,将“X”符号移动到图片上合适的位置。如果想将图片上的某种颜色设为透明,请单击[Mask Colour]键,然后在需要设定透明的颜色上双击鼠标左键。按住[Elements]键,则可以看到随后出现的功能菜单中列出了前面设置为“Give the user a choice”的选项和一些相关信息。在功能菜单的相关选项上单击,就可以将它们拖放到背景图片上。然后,我们再单击[Preview]键就可以随时预览自己定义的屏幕保护程序设置窗口的效果。
8.设置屏保程序的运行选项
从流程图中选定“Screen Layout”(屏幕安排),在此可以选择想采用的屏幕保护程序的背景。一是用常见的过渡色,二是用图片作背景。在“Readme”中,可以添加关于该屏幕保护程序的说明。
接下来选定流程图中的“Dialogs”(对话框)进行设置(图4)。如果你想在对话框中核对某一个安装步骤,可以预览相应的对话框。你既可以取消对话框中的“打钩符号”来停止某一步骤,也可以用鼠标双击预览界面中的图片和文字来修改它们。但是请注意,带有“%”号的数字请不要修改,因为它们都各自代表一个程序字符串。
最后,单击流程图最下面的“Build”键,设置建立屏幕保护程序的路径和可执行文件名,再按住“F9”键就创建出你的第一个Flash屏幕保护程序。
FlashJester Creator上手容易、功能独特。如果你曾经用Flash制作过效果不俗的Web动画,并想让更多人看到你的大作,不妨试一下这款屏幕保护程序制作软件!

用Swift 3D做Flash 3D动画
Flash自从推出以后,风靡全球。到现在,我想大家对MacroMedia公司的 Flash 并不陌生,用Flash能做出互动性很强、动感丰富的动画。拥有很多传统GIF动画所不可比拟的特性,相同效果Flash做出来的文件比GIF要小很多,而且用Flash做出来的动画在网络上可边下载边播放。Flash在2D动画方面很强,但是对3D动画可以说就无能为力了。如果要做Flash的3D,以前就只有在Flash中用虚拟的方法,但是很复杂,很多朋友更是无从下手。这样辅助软件便应运而生,Electricrain公司出品的Swift 3D就是一个简便的可导出Flash动画(.swf)的3D动画软件。
Swift 3D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导入AutoDesk 3DS Files(.3ds)或AutoDesk 3DS Project Files(.prj)文件,然后导出为SWF文件(Flash动画文件)见图1;另一种是新建Swift 3D Files (.t3d)工作文件,然后进行动画制作。
Swift 3D还可以在工具栏File中的Import选项中,导入Encapsulated Postscript Files(.eps) 和Adodb Illustrator Files(.ai)。
现在通过一个例子(见图2),向大家介绍怎样使用Swift 3D。
从菜单栏的File中选New或者点击图形工具栏白色底T3D图标,新建工作文件。大家可以在左边的面板(图3)中改变场景设置,Layout项是设置场景大小、镜头的远近、显示的方式;Environment项是设置场景的背景色和周围灯光颜色(影响到整个场景物体的颜色)。但要记住,改动这面板的设置要点击Apply按钮才能生效。
在这个3D Flash动画的主角出场之前,先做个问候语。点击图形工具栏里的文本按钮(图4中的A)。场景中会出现一个立体的TEXT文本,点击缩放按钮(图4中的E),在物件上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控制。对物体缩放后,按钮自动释放(Swift 3D中很多按钮是按下去就启用该功能,再按一次就取消),这时我们可以对物体进行拖放移动。可以在左边的属性面板中的TEXT项修改文本的字体、内容(此例为Hello)。
图形工具栏里的文本、球形、锥形、环状形按钮(图4中的A、B、C、D),能便捷地生成相应的3D图形,而且按生成的顺序先后,各图形的高度也不同,越后面的越高,高的能在同一面上覆盖低的。
点选每个物体,动画时间线中都会有相应的显示,就是说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动画(类似于Flash中的Movie Clip)。每个动画时间线中都含有3条属性变化时间线(注意,并不是类似于Flash的层),它们分别是位置(Position)、旋转(Rotation)、缩放(Scale)。在动画过程中物体的属性变化都会在这里显示(见图5)。
我们给这个问候语来个小动画。在场景中点选文本,在动画时间轴标尺的第14格点一下,该格会变红色(图6)。然后将文本离开原来位置一段距离,点击时间轴下面的播放按钮,可见到文本在移动。
开始做出这个3D Flash动画的主角。
分别点击图形工具栏里的球形、锥形按钮、圆环按钮(图七中的B、C、D),场景中会出现一个球体和一个锥体。按缩放按钮对物体缩放。
Swift 3D界面的左下角有两个球体面板(图7),左边一个是控制物体的摆放角度,点选一个物体,该物体就会出现在里面。我们可以在面板里随意地或是固定在左右、上下、圆周上转动物体,场景中的物体跟着变化;右边一个是控制灯光的面板,我们可以随意改变光源的位置、增添或删减光源(包括探照灯光源),这可是立体世界中不可缺的元素。把那环状体改变一下角度,我们将用它做我们主角的项链。
图2就是通过上述操作做出来的主角。
在右下角的面板集成了材质、动画两个资源库(图8)。按下蓝色的球状按钮启用素材库,你会见到在它右边有很多不同颜色的球体,而且用活页标签作了分类。这些素材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只要把要用的材质按着鼠标左键拖到指定的物体上去就行了。此时,球状按钮的下方有个小按钮可按,所起作用是切换填充属性。材质的填充有两种选择,一是只填充所拖动到的立体面上(按下去时),第二就是填充物体的所有面(凸起时)。
按下球状按钮下面的Electricrain公司标志的按钮切换到动画资源库。这个库分两类,一类是路径(Paths)方面的动画,另一类是规则旋转(Regular Spins)的动画,点击可预览它们,使用方法跟材质库相同。启用动画库时,按钮下面也相应会有一个小按钮,所起作用是切换动画效果作用属性。按下去时,动画效果作用于每一个文本或群组物件中的每一个相对独立物件;凸起来时,动画效果作用于整个文本或群组物件。如果此例的问候语采用动画方式,h、e、l、l、o五个字母会重叠在一起运动(图9),用按下去那种方式就不会了。
按住Shift选定主角,按“alt+g”将它们群组了。然后从动画库中挑一个Fly In Left套入给主角。这样就完成了一个简单的移动放大动画。如果想改变移动路线,只须点选时间标尺的运行动画某一格,然后在场景区移动主角就行了。
最后就是把这段3D动画导出。选择工具栏的File里的Export项,会出现一个导出界面,上伴部分是储存路径、文件名的设置,下半部分是导出设置。帧(Frames)选项中,可选择是导出全部帧(All Frames)、当前帧(Current Frame)或者某一部分连续的帧。在输出选项(output option)中,可选择是否含有图像的边,选中此项的话又可以选择是输出外框还全部网格;另外在填充物件项(Fill Object)中,可选择平面填充(FLat filled)、区域阴影(area shading)、网格阴影(mesh shading)。在文件选项(File option)中可选择导出的Flash版本格式,有Flash 3和Flash 4可选。选好后按保存。
以上是对Swift 3D制作3D Flash动画的一个简要介绍。用Swift 3D做出来的3D效果还是不错的,具体要看个人的功力,当然肯定不可能跟3DS MAX的专业级的相比,不过用它来制作一些简单的3D图、作转换器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由于动画过程中,3D物体会有光影变化,所以大家把它导出的SWF文件导入Flash中,可以看到类似于传统动画GIF的逐帧逐帧的情况。所以即使是刚才那一段简单的移动放大,都要差不多300KB左右。所以应用到网络上面时要慎重考虑。

动态IP照样组建网站 
申请宽带后,想为网友提供Web、FTP等服务,让网友每次访问直接输入IP地址,但有一个问题,即现在提供给个人用户的宽带IP地址都是动态的,每一次上网ISP提供的IP都不同。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在网上提供的免费动态域名解析软件,轻松解决上述问题,动态主机(DynamicHost)即是该类软件的一种。
该软件可以做到的是:无论你的计算机的上网IP地址如何变化,用户都能通过自己设定的互联网域名(免费的二级域名或用户自己的顶级域名)访问到自己的计算机,也可将自己的电脑设置成一台Web服务器、FTP服务器、News服务器、媒体服务器、MUD服务器或其他互联网游戏服务器。完全可以利用PC实现以前完全不可想像的功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试用它吧。
第一步:安装
该软件的下址是ftp://ftp1.mydown.com/home2/soft33/dynamichost.exe,文件大小为2.44MB。下载后直接双击它,启动安装程序,在弹出的欢迎使用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出现许可证协议对话框;单击“Y”(同意) 选择安装路径,默认安装路径为%systemroot%\Program Files\Sharella\DynamicHost;单击“下一步”选择程序文件夹,默认文件夹为Sharella DynamicHost,单击“下一步” 后文件开始复制,复制完毕,单击“完成”,计算机不需要重新启动。
第二步:使用
单击“开始菜单→程序→Sharella DynamicHost→DynamicHost”启动动态主机。启动后,可以看到在右下角任务栏中多了一个像显示器一样的图标,右击该图标→选择“用户管理器” →出现图一界面→假如你还不是DynamicHost的用户,则需要先注册才能使用→单击下方的“注册新用户” →在弹出的使用条件对话框中单击“我同意” →输入详细的信息,在域名处输入具有代表意义的名字,比如笔者输入的是chinalan(即中华蓝盟),电子邮件一定得输入正确,不然收不到注册码,单击右下角“创建”按钮→显示欢迎加入界面,同时告诉软件使用者该软件只具有30日试用权,可以使用升级服务进行升级(升级到标准版国内用户免费,升级到专业版99.9元/年),单击“返回”。
在如图1处,变更用户下的注册码处填下该软件的注册码(DynamicHost 会把注册码发到刚才所填的邮箱当中,不会意外的话立即使可收到),单击右边的“变更”按钮,紧接着界面上域名、用户名等信息皆由未知变更为你注册的信息如图2。同时你即可通过DynamicHost提供的地址来访问自己的主机(即chinalan.sharella.com),当你想让主机离线时,单击“签出”即可。
OK,一切都是这样简单,接下来便是测试工作。
第三步:测试
打开IE,在IE地址栏中输入chinalan.sharella.com,显示中华蓝盟网站,换台计算机再试试,还是一样,这证明DynamicHost 已经正常工作。如不行则参照前文检查是否自己操作有误。有一点说明:DynamicHost支持拨号上网、ISDN、DDN、宽带等用户,但不支持通过代理上网的用户。另外DynamicHost是一款新产品,稳定性还需大家共同测试,本文旨在告诉大家有这样一个新玩意,同时国外dns2to.com也提供类似服务。



文章作者: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