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汉语成语》上篇:一 (5)
【一丝不苟】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毫不马虎。


【一丝不挂】 ①原指鱼类不受钓丝的挂碍,禅家常以此喻不为尘俗所牵累。 按:佛语本作“寸丝不挂”。见《景德传灯录·南泉禅师》。②赤身裸体。

【一丝两气】 ①犹言上气不接下气,形容心力俱疲。②犹言气息奄奄,形容 生命垂危。

【一塌胡涂】 见“一塌糊涂”。

【一塌糊涂】 形容乱到不可收拾或糟到极点。

【一鼓一板】 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 相帮衬。

【一鼓作气】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古代作战击鼓进军,擂第一通鼓时士气最盛。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一梦华胥】 《列子·黄帝》:“扞黄帝呴昼寝而梦,游於华胥氏之国。华 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后因称一场幻梦为“一梦华胥”。

【一槌定音】 见“一锤定音”。

【一概而论】 亦作“一而论”。指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笼统地同样看待。 语本《楚辞·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

【一岁三迁】 谓升迁极速。

【一岁再赦】 见“一岁载赦”。

【一岁载赦】 亦作“一岁再赦”。一年之中再次赦罪。谓赦免过滥。

【一路平安】 指旅途顺利。亦常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一路风清】 形容安定升平的景象。

【一路风尘】 形容旅途辛苦。

【一路神祇】 谓同伙的人。意含讥讽。

【一路货色】 犹言一路货。

【一路顺风】 谓诸事顺利。原指帆船的航行,今常用作对出门人的祝颂语, 犹言一路平安。

【一路福星】 宋鲜于侁为京东转运使,比行,司马光谓人曰:“福星往矣。” 见宋秦观《鲜于子骏行状》。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祐更化》、清翟灏《通俗编·祝诵》引《四友斋丛说》均作“一路福星”。福星,即岁星,旧时术士谓岁星照临能降福于民。宋代行政大区称路,后以路为道路之“路”,以“一路福星”为祝人旅途平安之语。

【一乱涂地】 形容乱到不可收拾。

【一意孤行】 《史记·酷吏列传》:“禹(赵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 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谓谢绝请托,按己意执法。后以“一意孤行”指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

【一资半级】 犹一官半职。

【一褱而论】 见“一概而论”。

【一碧万顷】 形容青绿无际。

【一模一样】 样子完全相同。

【一模二样】 犹言一模一样。

【一榻胡涂】 见“一塌糊涂”。

【一团和气】 ①本谓一团祥和之气。后多用以形容态度十分和蔼。②今亦指 无原则地与人和气相处,常含贬意。

【一团漆黑】 ①形容非常黑暗。②喻一无所知。

【一鸣惊人】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有惊人的表现。

【一个半个】 谓为数甚少。

【一语中的】 见“一语破的”。

【一语破的】 一句话就击中要害。的,箭靶的中心,比喻要害之处。

【一语道破】 一句话说穿。

【一语双关】 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即表面上一个意思,而暗中却藏着另一 个意思。

【一误再误】 谓一再失误。语本《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以传国之意 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一尘不到】 形容清净纯洁。

【一尘不染】 ①佛教谓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修道者达到真性清 净不被六尘所染污为“一尘不染”。后多用以形容清净廉洁,品格高尚。②指非常清洁。

【一尘不缁】 犹一尘不染。

【一齐众楚】 一傅众咻。

【一闻千悟】 形容悟性极高。谓略一指点,即完全了悟。

【一网打尽】 原指捕鱼或捕兽,多用以借喻全部获取或彻底肃清,无一遗漏。

【一网尽扫】 犹一网打尽。

【一发千钧】 语本《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 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谓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极其危险。

【一穀不升】 指歉收。

【一穀不登】 见“一穀不升”。

【一瞑不视】 ①闭眼不能再看,指死亡。语出《战国策·楚策一》:“有断 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鲍彪注:“瞑,不视也,谓死。”②形容不怕牺牲。③人为的闭眼不看。指逃避现实。

【一暴十寒】 亦作“一曝十寒”。晒一天,冷十天。比喻做事没有恆心。

【一喷一醒】 ①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王伯大音释引樊汝霖云:“鸡用水喷,神气始醒。”后宋儒常以此语比喻慎独戒惧功夫。②喻推动督促。

【一噎止餐】 犹因噎废食。语本《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饐死者, 欲禁天下之食,悖。”

【一箭上垛】 ①犹言一箭中的。比喻事情一办即成。②喻一见中意。

【一箭之地】 谓距离不远。

【一箭双雕】 见“一箭双雕”。

【一箭双雕】 一箭射中两雕。雕,亦作“雕”,一种性凶猛的大鸟。《北史 ·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又《新唐书·高骈传》:“事硃叔明为司马,有二雕并飞,骈曰:‘我且贵,当中之。’一发贯二雕焉。”后因以“一箭双雕”形容射艺高明,亦用以比喻一举两得。

【一德一心】 大家一条心。

【一彻万融】 犹言一通百通。

【一盘散沙】 形容力量分散,不能团结一致。

【一剑之任】 ①谓以一人一剑之力。指作战的士兵,犹言一人之勇。②指独 力担任艰巨的任务。

【一诺千金】 形容说话极有信用。语本《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谚 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一诺无辞】 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一麾出守】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 守。”麾有挥斥、排挤意,谓阮咸受荀勖排斥,出为始平太守。麾亦有旌麾意,故后多以“一麾出守”用作朝官出为外任之典。

【一潭死水】 一池不流的水。形容死气沉沉,长期没有什么改变的局面。

【一穷二白】 形容经济文化十分落后。

【一浆十饼】 比喻小恩小惠。浆、饼皆微物,故有此语。

【一线之路】 谓一条活路。

【一缘一会】 谓有缘相合。

【一树百穫】 种一次收获百次。常喻培植人才获益长远。

【一还一报】 谓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

【一举一动】 指每一个举动。

【一举三反】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 “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一举千里】 一飞就是千里。喻前程远大。

【一举成名】 原指士子一旦科举及第就天下闻名,后亦泛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一举两全】 谓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

【一举两得】 做一件事能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语本《东观汉记·耿弇传》: “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一举万里】 见“一举千里”。

【一钱不名】 谓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

【一钱不值】 谓毫无价值。值,本作“直”。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

【一钱如命】 形容极端吝啬。

【一锤定音】 本指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后借喻凭一句话作出 最后决定。

【一龙一蛇】 喻时隐时显,变化莫测。

【一龙一猪】 喻二人相去悬殊。

【一掷千金】 原指赌博时一注就投下千金。后用以形容挥霍无度。

【一掷百万】 形容赌徒下注极大。

【一掷乾坤】 谓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语本唐韩愈《过鸿沟》 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一薰一莸】 薰莸相混。比喻善常为恶所掩。

【一点一滴】 形容微少零星。

【一点半点】 表示微小而不定的数量。

【一点灵犀】 ①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谓犀角上有纹,两头感应通灵,故以“一点灵犀”喻心心相印。②指聪敏。

【一簧两舌】 喻诳言乱语。簧,乐器的发声薄片。

【一谦四益】 《易·谦》:“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 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后以“一谦四益”谓谦虚能使人得到很多益处。



文章作者: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