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汉语成语》上篇:五
【五大三粗】 形容膀阔腰圆,身材魁梧,力气大。

【五子登科】 ①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兒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 事见《宋史·窦仪传》。后用为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参见“五桂”。②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接收大员到收复地区先抢金子、银子、房子、车子、女子,被人讽刺为“五子登科”。

【五日京兆】 汉京兆尹张敞,因杨恽案受牵连,贼捕掾絮舜以为敞即将免官, 不肯为敞办案,曰“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敞收舜下狱,告舜曰:“五日京兆竟何如?”遂将舜处死。见《汉书·张敞传》。后因以比喻任职时间不会长,或凡事不作久长打算。

【五方杂厝】 谓各地方的人杂居一处。形容居民复杂。

【五方杂处】 见“五方杂厝”。

【五尺之童】 亦作“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兒童。古尺短,故称。

【五尺之僮】 见“五尺之童”。

【五尺童子】 同“五尺之童”。

【五尺竖子】 同“五尺之童”。

【五世其昌】 ①到了第五代就昌盛。②谓子孙昌盛。亦用为祝颂新婚之词。

【五石六鹢】 语出《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霣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 飞过宋都。曷为先言霣而後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後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五申三令】 三令五申。谓再三告诫。

【五冬六夏】 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五光十色】 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语出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 光徘徊,十色陆离。”

【五行八作】 泛指各行各业。

【五行并下】 见“五行俱下”。

【五行俱下】 谓读书敏捷神速。

【五色无主】 神色不定。形容仓皇失措。

【五色缤纷】 形容色彩纷繁艳丽。

【五花八门】 本指战术变化很多的五行阵和八门阵,后用以比喻事物花样繁 多,变幻多端。

【五花大绑】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五花杀马】 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五车腹笥】 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五步成诗】 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诗金 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五男二女】 《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 五男二女。”谓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

【五角六张】 比喻遇事不顺遂。角、张,星宿名。

【五典三坟】 犹言三坟五典。泛指古代典籍。

【五侯七贵】 泛指达官显贵。

【五侯蜡烛】 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 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后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五风十雨】 语出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塊,五日一 风,十日一雨。”谓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后用以形容风调雨顺。

【五洲四海】 泛指世界各地。

【五马分尸】 古代一种酷刑,即车裂。亦谓处以极刑。

【五脊六兽】 ①一种屋顶建筑样式,其上有脊五条,四角各有瓷制六兽踞蹲。 多用于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②比喻心烦意乱,忐忑不安。

【五陵年少】 指京都富豪子弟。

【五陵英少】 同“五陵年少”。

【五陵豪气】 谓高门贵族的豪迈气概。

【五彩缤纷】 同“五色缤纷”。

【五鼎万钟】 指高官厚禄。

【五短身材】 指人的四肢和躯干都短小。

【五劳七伤】 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

【五湖四海】 古人泛称分布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几个大湖为“五湖”,又以为 我国四面为海环绕。因以“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五抢六夺】 竞相抢夺。

【五零二落】 犹言七零八落。

【五零四散】 零落分散。

【五谷不分】 语出《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 硃熹集注:“五谷不分,犹言不辨菽麦尔,责其不事农业。”后多形容脱离生产实践,缺乏常识。

【五谷丰登】 亦作“五谷丰熟”。各种农作物丰收。

【五谷丰熟】 见“五谷丰登”。

【五积六受】 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

【五亲六眷】 指各种关系的亲眷。

【五藏六府】 亦作“五脏六腑”。指体内全部器官。五藏:心、肺、脾、肝、 肾。六府: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

【五颜六色】 形容色彩繁多;各种各样。

【五脏六腑】 见“五藏六府”。

【五体投地】 ①双肘、双膝及头一起着地。原为古代印度表示虔敬的行礼方 式,佛教沿用。②泛称跪拜。③比喻佩服到极点。

【五体投诚】 同“五体投地”。



文章作者: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