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汉语成语》上篇:包 匍 北 匕 元 允 兄 光 先 凶 |
【包羞忍耻】 忍受耻辱,表示气量大。 【包办代替】 谓应该和有关的人一起商量或一起做的事,却独自办理,不让 旁人参与。 【包藏奸心】 犹言包藏祸心。 【包藏祸心】 暗藏着不可告人的坏心。 【包罗万有】 犹包罗万象。 【包罗万象】 包含容纳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 【包揽词讼】 谓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从中谋利。 【匍匐之救】 谓竭尽全力的救助。 【北门之寄】 谓负军事重任。 【北门之管】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 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杜预注:“管,钥也。”后因用以喻军事要地或守御重任。 【北门管钥】 犹北门之管。 【北门锁钥】 北门之管。 【北叟失马】 犹塞翁失马。喻因祸得福。 【北风之恋】 语本《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 枝。”胡马,北方之马。诗人托物以喻意,后遂以“北风之恋”喻对故土的怀念。 【北郭先生】 《韩诗外传》卷九载,北郭先生却楚庄王之聘不仕。《後汉书 ·方术传·廖扶》载,廖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终身不仕,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后因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北鄙之音】 亦作“北鄙之声”。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北鄙之声】 见“北鄙之音”。 【北辕適粤】 犹北辕适楚。粤在南方。 【北辕適楚】 要到南方的楚国去,却驾车北行。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语本 汉荀悦《申鉴·杂言下》:“先民有言:適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 【北辙南辕】 ①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②车子北往 南来。喻人行无定迹。 【匕鬯不惊】 语本《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后以“匕鬯不惊” 形容法纪严明,无所惊扰。 【元元之民】 众百姓;善良的百姓。 【元元本本】 ①追源寻本。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寻求根本。②指事物的 全过程、全部情况。 【元方季方】 东汉陈寔有子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 世。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寔,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谓两人难分高下。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元戎启行】 谓大军出发。语本《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 行。” 【元奸巨恶】 谓大奸首恶。 【元经秘旨】 微妙的道理。 【允文允武】 谓文事与武功兼备。 【允执其中】 见“允执厥中”。 【允执厥中】 谓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兄弟怡怡】 兄弟和悦相亲貌。 【兄弟阋墙】 《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郑玄笺: “兄弟虽内阋而外御侮也。”阋,争吵。比喻内部纷争。 【兄肥弟瘦】 相传东汉赵礼被盗所虏,欲食之。其兄赵孝自缚诣盗,谓弟久 饿,羸瘦,不如己肥,愿以身代。事见《後汉书·赵孝传》。后用为兄弟友爱的典实。 【光天化日】 ①指太平盛世。②形容大庭广众或清明光亮的场所。③比喻人 人都看得清楚的场合。 【光芒万丈】 同“光焰万丈”。 【光车骏马】 装饰华丽的车马。 【光明正大】 《硃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谓言论 明确而不偏颇。后指胸怀坦白,不搞阴谋。 【光明磊落】 形容胸怀坦白。 【光采夺目】 见“光彩夺目”。 【光怪陆离】 ①斑斓错杂。②离奇古怪。 【光宗耀祖】 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 【光风霁月】 ①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②喻清明的政治局面。③喻人品高 洁、胸襟开阔。 【光前裕後】 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光前启後】 犹光前裕后。 【光前绝後】 ①犹空前绝后。②形容利落而不留痕迹。 【光华夺目】 犹光彩夺目。 【光阴似箭】 形容时间消逝得迅速。语出前蜀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 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光阴如箭】 见“光阴似箭”。 【光彩陆离】 色采斑斓错杂。 【光彩溢目】 犹光彩夺目。 【光彩夺目】 亦作“光采夺目”。形容光采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 【光彩耀目】 光采鲜明,视之耀眼。 【光复旧物】 谓收复故土或恢复旧时典章、文物。 【光焰万丈】 形容极其辉煌灿烂。 【光辉灿烂】 ①形容光亮耀眼。②喻伟大美好。 【先人後己】 谓优先考虑他人利益。语出《礼记·坊记》:“君子贵人而贱 己,先人而後己,则民作让。” 【先入为主】 谓先接受的一种说法或印象,就以为是正确的,有了成见,后 来就不易再接受其它意见。语出《汉书·息夫躬传》:“唯陛下观览古戒,反覆参考,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先下手为强】 谓先于他人行动,可以取得优势。语出《隋书·元胄传》: “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先天不足】 ①指人或动物在胚胎时期营养及遗传状况都很差。②喻事物的 根基不好。 【先行後闻】 犹先斩后奏。 【先花後果】 旧时比喻先生女后生男。 【先见之明】 能预先洞察事物的眼力。 【先来後到】 按照来到的先后而确定的次序。 【先知先觉】 ①《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後知,使先 觉觉後觉也。”后以“先知先觉”指对事物发展的认识早于一般人。②指认识事物在众人之前的人。 【先河後海】 谓分清源流。 【先笑後号】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後笑,大师克相遇。” 后以“先笑後号”指命运先吉后凶。 【先斩後奏】 ①《新五代史·梁臣传·硃珍》:“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 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後白。’”后以“先斩後奏”指执法官吏先处决罪犯,然后向上奏闻。②今多借以比喻先采取行动,然后再上报。 【先发制人】 先下手取得主动权,可以制服对手。 【先圣先师】 ①古代本指圣贤和可以师法的前辈。②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 统治思想,历代王朝均庙祀孔子。魏正始到隋大业年间,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初改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寻复旧。参见“至圣先师”。 【先睹为快】 见“先睹为快”。 【先号後笑】 ①《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後笑,大师克相遇。” 后以“先号後笑”指命运先凶后吉。②指文章或著作结尾比开头精彩。 【先号後庆】 谓初凶后吉。 【先意希旨】 同“先意承志”。 【先意承旨】 见“先意承志”。 【先意承志】 本谓孝子先父母之意而承顺其志,后泛指揣摩人意,谄媚逢迎。 【先意承指】 见“先意承志”。 【先意承颜】 同“先意承志”。 【先睹为快】 谓以先见为快事。语出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若景星 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先忧後乐】 ①谓先忧苦而后得安乐。语本《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 忧事者後乐事,先乐事者後忧事。”②谓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语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兴!” 【先声後实】 谓声威在前,武力在后。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 有先声而後实者,此之谓也。” 【先声夺人】 谓先张扬声威以挫敌士气。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 【先礼後兵】 谓办交涉时,先采用礼貌的方式,行不通时再使用强硬手段。 【先断後闻】 谓先处理后奏闻。 【先难後获】 先劳苦而后有收获。 【先驱蝼蚁】 《战国策·楚策一》:“大王万岁千秋之後,原得以身试黄泉, 蓐蝼蚁。”《艺文类聚》卷三三引作“驱蝼蚁”。后以“先驱蝼蚁”喻效命于人,愿先人而死。 【凶多吉少】 凶险多,吉利少。 【凶相毕露】 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 【凶神恶煞】 凶恶害人的鬼神。亦用以形容人的形貌或举止凶恶可怕。 文章作者: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