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汉语成语》上篇:率 雍 冰 冷 冶 冻 凄 凛 凝 冠 冢 冥 冤 凶 |
【率以为常】 成为经常的事。
【率由旧章】 ①完全依循旧规办事。②原封不动,老样子。 【率马以骥】 以骏马领群马,比喻以贤者为众人之表率。 【率尔操觚】 语出晋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本 谓文思敏捷,成文迅速。后称草率成文为“率尔操觚”。 【率兽食人】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 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本指统治者为政失职,只图享乐,不关心百姓疾苦。后因以“率兽食人”比喻虐政害民。 【雍门刎首】 相传越军至齐境,烈士雍门子狄闻之,刎颈而死。越军知之, 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军而退。齐王葬雍门以上卿之礼。见汉刘向《说苑·立节》。后用为忠君的典实。 【雍容大雅】 见“雍容閒雅”。 【雍容典雅】 形容文气舒缓,词藻优美而不俗。 【雍容华贵】 形容仪态大方,服饰豪华而无俗气。 【雍容雅步】 谓神态从容,举止斯文。 【雍容閒雅】 谓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 【雍容尔雅】 见“雍容閒雅”。 【冰天雪地】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极为寒冷。 【冰天雪窖】 同“冰天雪地”。 【冰炭不同器】 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冰炭不同炉】 同“冰炭不同器”。 【冰消瓦解】 比喻事物消失或崩溃。 【冰消冻解】 同“冰消瓦解”。 【冰消雪释】 同“冰消雾散”。 【冰消云散】 同“冰消雾散”。 【冰消雾散】 亦作“冰销雾散”。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冰雪聪明】 形容人聪颖。 【冰清水冷】 冷冷清清。 【冰清玉粹】 同“冰清玉洁”。 【冰清玉洁】 比喻德行高洁。 【冰清玉润】 ①《世说新语·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南朝梁刘孝标注引 《卫玠别传》:“世咸谓诸王三子,不如卫家一,娶乐广女。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资,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晋书·卫玠传》作“妇公冰清,女婿玉润”。后遂以“冰清玉润”为翁婿的美称。②比喻人品高洁。 【冰壸秋月】 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冰散瓦解】 同“冰消瓦解”。 【冰寒于水】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后遂以“冰寒于水”指后来居上。于,也写作“於”。 【冰寒於水】 见“冰寒于水”。 【冰魂素魄】 同“冰魂雪魄”。 【冰魂雪魄】 形容清白纯洁的品质。 【冰解的破】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冰解冻释】 比喻障碍和困难像冰融那样消释。 【冰解云散】 同“冰消雾散”。 【冰解壤分】 冰冻消融,土壤分解。比喻障碍消除。 【冰销叶散】 犹冰消瓦解。 【冰销雾散】 见“冰消雾散”。 【冰洁玉清】 同“冰清玉洁”。 【冰洁渊清】 犹冰清玉洁。 【冰肌玉骨】 形容女子洁美的体肤。 【冷心冷面】 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冷血动物】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俗称变温动物。如爬行 类、两栖类、鱼类等。常用以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冷言冷语】 含有讥讽意味的话。 【冷言热语】 犹冷言冷语。 【冷若冰霜】 象冰霜一样寒冷。形容人态度严肃,不易接近。 【冷眼旁观】 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 【冷窗冻壁】 亦作“冷窗冻壁”。形容贫寒。 【冷暖自知】 本指水之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喻证悟的境界。亦以 喻体会深浅,心中自明。 【冷暖自知】 见“冷暖自知”。 【冷语冰人】 用冷酷的言语伤害人。 【冷嘲热骂】 尖刻的嘲笑和谩骂。 【冷嘲热讽】 尖刻的嘲笑和讽刺。 【冷窗冻壁】 见“冷窗冻壁”。 【冶叶倡条】 形容扬柳枝叶婀娜多姿。亦借指妓女。 【冻浦鱼惊】 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徵,琅 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后因以“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冻解冰释】 比喻困难和障碍象冰冻融解那样消释。 【凄风冷雨】 见“凄风苦雨”。 【凄风苦雨】 语本《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后以“ 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或比喻境况的凄凉悲惨。 【凄风寒雨】 见“凄风苦雨”。 【凛如霜雪】 同“凛若冰霜”。 【凛若冰霜】 形容态度严肃,不易接近。 【凛若秋霜】 同“凛若冰霜”。 【凝脂点漆】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面如凝脂,眼如点 漆。”后因以“凝脂点漆”形容人皮肤白嫩,眼睛明亮。 【凝瞩不转】 目不转睛。 【冠上加冠】 犹言画蛇添足。 【冠冕堂皇】 ①庄严正大。②常用为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正大,而实际上 并非如此。③形容某种行为是公开的或合法的。 【冠盖相望】 ①指使者或仕宦富豪之人,一路上往来不绝。②指世代仕宦, 相继不断。 【冠履倒易】 比喻上下颠倒。 【冠履倒置】 见“冠履倒易”。 【冠屦倒施】 见“冠履倒易”。 【冠山戴粒】 《艺文类聚》卷九七引《符子》:“东海有鰲焉,冠蓬莱而游 於沧海,腾跃而上则干云,没而下潜於重泉。有红蚁者闻而悦,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鰲之行,月馀未出群作也。数日风止,海中隐沦如岊,其高天,或游而西。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冠山喻大,戴粒喻小。比喻大小各得其宜。 【冢木已拱】 比喻老死多年。 【冢中枯骨】 犹言死人。用以讥讽志气卑下、没有作为的人。 【冥行擿埴】 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李轨注: “埴,土也。盲人以杖擿地而求道,虽用白日,无异夜行。”后以“冥行擿埴”比喻研求学问不识门径,暗中摸索。 【冥昭瞢闇】 指昼夜未分的混沌状态。 【冥思苦索】 绞尽脑汁,苦苦思索。 【冥顽不灵】 愚昧无知而又顽固不化。 【冥漠之都】 亦称“冥漠之乡”。①指天庭或地府。②比喻最高境界。 【冥漠之乡】 见“冥漠之都”。 【冤有头,债有主】 比喻处理事情必寻负主要责任的人。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 见“冤有头,债有主”。 【冤家路狭】 见“冤家路窄”。 【冤家路窄】 谓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容易碰见,来不及回避。 【冤家对头】 仇人,仇敌。 【冤冤相报】 以冤报冤的因果报应。 【凶年饥岁】 灾荒的年头。 【凶神恶煞】 星命家以神煞观念来推断命运,神煞有凶吉,名目亦繁,凶者 多称为“凶神恶煞”。因泛指凶恶害人的鬼神。 【凶神恶煞】 凶恶害人的鬼神。亦用以形容人的形貌或举止凶恶可怕。 【凶终隙未】 谓交道不永,朋友最终变成仇人。隙,嫌隙,仇恨。 文章作者: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