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汉语成语》上篇:出 函 卬 印 危 |
【出一头地】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 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出一头地”喻高人一着。 【出人望外】 犹出人意表。 【出人意外】 同“出人意表”。 【出人意表】 超出人们的意料之外。 【出人意料】 超出人们的意料。 【出人头地】 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 【出入人罪】 犹言枉断人罪。 【出入生死】 出生入死。 【出入神鬼】 犹言神出鬼没。 【出入将相】 犹出将入相。 【出入无间】 出入无间隔,犹言进出自由。 【出口入耳】 谓言出甲口,入于乙耳,不为他人所知。《左传·昭公二十年》 :“王曰:‘言出於余口,入於尔耳,谁告建也?’” 【出口成章】 脱口而出的话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 【出内之吝】 见“出纳之吝”。 【出水芙蓉】 水面上初放的荷花。多以喻诗文的清新或女子的艳丽。 【出手得卢】 比喻事情一举获胜。古时樗蒲戏中一掷五子俱黑叫“卢”,是 最胜之采。 【出公忘私】 出于公心忘掉私情。 【出文入武】 谓文武兼备。 【出世超凡】 谓高超脱俗。 【出世离群】 脱离人世。 【出生入死】 《老子》:“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王 弼注:“出生地,入死地。”《韩非子·解老》:“人始於生而卒於死。始谓之出,卒谓之入。故曰:出生入死。”原谓从出生到死去。后用以形容冒生命危险,随时有死的可能。 【出乎反乎】 犹言出尔反尔。谓翻悔或说了不照着做。 【出乎意外】 出于意料之外。 【出乎意表】 出于意料之外。 【出乎意料】 出于意料之外。 【出乎预料】 见“出乎意料”。 【出出律律】 象声词。 【出奴入主】 唐韩愈《原道》:“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於杨,则入於墨, 不入於老,则入於佛;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后以“出奴入主”谓挟门户成见。 【出有入无】 出入于有无之中。 【出死入生】 ①从死亡里获救。②犹出生入死。 【出死断亡】 谓效死捐生。 【出夷入险】 出入于安危之中。 【出自意外】 出于意料之外。 【出何典记】 诘问见于何书,有何根据。 【出何经典】 谓不知所说出自何书,有无根据。 【出谷迁乔】 从低处移到高处。《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 木。”宋王之道《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词:“黄鸝休叹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本指鸟出自深谷,移居高木,后以“乔迁”为祝贺别人迁居之词。 【出言不逊】 说话傲慢不客气。 【出言成章】 犹言出口成章。 【出言吐气】 犹言谈吐。指说话。 【出言吐词】 见“出言吐气”。 【出言吐语】 见“出言吐气”。 【出言无状】 说话傲慢无礼。 【出没不常】 出现隐没都无规律,捉摸不定。 【出没无常】 见“出没不常”。 【出其不备】 犹言出其不意。 【出其不虞】 犹言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 《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原谓出兵攻击对方 不防备的地方。后多以“出其不意”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见“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语出《孙子·计》。原谓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 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 见“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出奇不穷】 见“出奇无穷”。 【出奇取胜】 见“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 谓用奇兵奇计战胜敌人。亦泛指用常人意想不到的方法、手段 来取得好的效果。 【出奇致胜】 见“出奇制胜”。 【出奇无穷】 谓多出奇兵,多用奇计。比喻变化多端,使人难以捉摸。 【出奇划策】 犹言出谋划策。 【出乖弄丑】 见“出乖露丑”。 【出乖露丑】 出丑;丢脸。 【出於意外】 见“出於意表”。 【出於意表】 谓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门合辙】 按同一规格,闭门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景德传灯录· 匡悟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活计一物无。’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坐地进长安。’”明何景明《述归赋》:“至其矩法则闭户造车,出门合辙,不烦登途比试矣。”因以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要。 【出门如宾】 出外做事象接待贵宾那样认真谨慎。 【出门应辙】 犹出门合辙。 【出幽升高】 犹言出谷迁乔。 【出幽迁乔】 语出《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 出幽迁乔”比喻人的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出鬼入神】 谓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出神入化】 形容技艺达到绝妙境界。 【出神入定】 形容聚精会神。 【出师有名】 有正当理由进行征伐。 【出师无名】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出陈易新】 犹吐故纳新。去掉旧的换成新的。 【出纳之吝】 亦作“出内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 【出处殊途】 见“出处殊涂”。 【出处殊涂】 亦作“出处殊途”。谓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 【出处进退】 出仕或隐退。 【出处语默】 出仕和隐退,发言和沉默。语本《易·系辞上》:“君子之道, 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出浅入深】 犹言深入浅出。 【出将入相】 谓文武双全,出战领兵为将,入阁理事为相。亦泛指官居高位。 【出云入泥】 谓自己一旦青云直上,便不惜将旧时朋友踩入泥中。喻人情浇 薄,世态炎凉。 【出词吐气】 犹谈吐。 【出圣入神】 谓神奇高妙。 【出群拔萃】 见“出类拔萃”。 【出尔反尔】 ①《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 反乎尔者也。’”后因用“出尔反尔”表示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的意思。②指前后言行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出语成章】 见“出口成章”。 【出震继离】 谓帝王登基即位。 【出敌不意】 亦作“出敌意外”。谓行动出于敌方意料之外。 【出敌意外】 见“出敌不意”。 【出头露面】 ①具体显示出来。②在公共场所出现。③犹出人头地,亦指在 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出丑放乖】 犹言出乖露丑。 【出丑扬疾】 暴露丑恶。 【出谋划策】 出主意,想办法。 【出舆入辇】 谓动必乘车。 【出类拔萃】 《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於民,亦类也。出於其类,拔 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於孔子也。”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申指同类丛聚。后以“出类拔萃”形容卓越出众,不同一般。 【函矢相攻】 谓自相矛盾。 【函盖充周】 包容一切。 【函盖乾坤】 佛教语。《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德山缘密禅师》:“ 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原谓泯合无间。后指言语诗文契理或一心专志而绝无杂念。 【<亟凵>刃之地】 比喻狭小的地方。 【卬首信眉】 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信,通“伸”。 【卬头阔步】 抬头大步前行。 【印累绶若】 语本《汉书·佞幸传·石显》:“显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 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颜师古注:“累累,重积也。若若,长貌。”后以“印累绶若”形容官吏身兼多职,权势显赫。 【危在旦夕】 危险就在眼前。 【危如累卵】 如垒起的蛋那样危险。喻极其危险。 【危言正色】 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 【危言逆耳】 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 【危言高论】 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 【危言竦论】 使人感到惊恐或震动的言论。 【危言耸听】 谓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 【危言覈论】 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危若朝露】 危险得象易于消失的早晨的露水那样。比喻面临灭亡。 【危於累卵】 比垒起的蛋还危险。喻极其危险。 【危急存亡】 谓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 【危机四伏】 谓到处存在危险的因素。 文章作者: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