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硬盘及光驱跳线设置
  一块主板上有两个IDE口,每个IDE口可以接两个IDE设备,最多可以接四个IDE设备。 一般我们装机时只安装一个硬盘和一个光驱。一般IDE1接硬盘,IDE2接光驱。其连接线俗称为硬盘线以及光驱线。(其实是80芯和40芯之分)。当一根数据线连接两个设备时,就产生了主从盘的问题,其中一个为主,另一个为从。同一数据线两个设备后部跳线,一个为MA(主),另一必须为SL(从)。对于80芯的数据线,还必须蓝头接主板,黑头接主盘,灰头接从盘,否则无法获得最大DMA传输速度。硬盘出厂默认为主盘,光驱出厂默认为从盘。当一根数据线只有一个设备时,建议设置为主盘,理论上可以减少检测时间和微小的传输速度提升。如果跳线没有错误,应检查BIOS是否关闭了IDE相关选项,或取默认值就可。如果还是无法检测到,用替换法确认是数据线问题还是主板上的IDE口出了问题。如果开机自检到设备,而操作系统无法检测到,则是驱动的问题。在设备管理器内卸载相关设备,重启后一般能够找到。当然,还可以在有些主板加速程序内找找原因。操作系统和软件都越来越大,还要经常泡网,看见好东东就DOWNLOAD,原来的硬盘早就不够用了。趁现在的新硬盘容量大、速度快、性能好、价格便宜,何不再买一个呢?可是,旧硬盘好端端的,卖了吧,不值几个钱,放着也是浪费,不如挂个双硬盘吧!这可是个好主意。

  一、设置硬盘跳线的方法

  挂接双硬盘前,首先要设置好硬盘跳线,硬盘的跳线方法可参考硬盘说明书,不同的硬盘,跳线方法一般也不同。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唯一的一个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ZIP或MO等),就不需要对这个唯一的IDE设备设置跳线,系统会自动识别这个IDE设备(例如硬盘)的身份。一般都是将性能好的新硬盘(第一硬盘)设为主盘MA(Master Device)接在第一个IDE接口(PrimaryIDE Connector)上。至于旧硬盘(第二硬盘),有几种接法: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SL(Slave Device)。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Secondary IDE Connector)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Master Device,另一个设为Slave Device,这由你自己决定。

  二、选择CS跳线区分主次盘

  你可别忘了,在硬盘或光驱上,除了MA、SL跳线外,还有一个CS(Cable Select,电缆选择)跳线。如果跳线选择为CS有效,该IDE设备的主、从身份就由硬盘数据线决定。一般来说,连接在硬盘数据线中间插头上的盘是主盘,连接在硬盘数据线末端插头上的盘是从盘。但是,光有CS跳线还不行,还需要对普通的40芯硬盘数据线进行改造,即:从带颜色的一边数起,把在两个主、从盘插头之间的第28根线切断,注意一定不要切断其它线,这样就可以配合CS跳线作为一条专用硬盘数据线。当需要交换主、从盘身份时,只要把这条硬盘数据线接硬盘的两个插头对调一下即可,而不必把硬盘拆卸下来重新跳线。这对于双硬盘接在同一根数据线上、需要变换硬盘主、从设置的朋友来说,是很方便的。



文章作者: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