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高考“安检”与监考禁艳装
  今年高考期间,沈阳市将在去年为每个考场配备一个手柄式金属探测器的基础上,在考点学校门口增设手柄式金属探测器,所有考生须经“两次安检”后方可进入考场。(《北京青年报》消息)

  沈阳的这一做法,旨在防止高科技舞弊行为,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在很大程度上也确实可防患于未然,但从去年考生的反映看,大多数考生都认为这样的“安检”加剧了他们的紧张心理。

  据报道可知,沈阳市此举主要是为防止考生携带手机、对讲机、耳机等通讯设备。我想,如果在每个考场配备一台通讯屏蔽仪器,就足可有效阻止利用通讯手段舞弊的行径了,而不需对考生身体进行全方位的“安检”。

  与之相映成趣的一则新闻是,北京市为营造温馨、平静的高考环境,考点禁止监考老师穿颜色艳丽的服装。这或许对监考老师有点苛刻,但带给考生的却是一份细节上的人性关怀———减少外部环境对考生心理的影响,有利于他们发挥正常的水平。

  一年一度的高考,社会、学校、家庭都给了极大的关注和期望,这无疑让考生心理紧张。这个时候,考试组织者应在每一个细小环节上多一些人文关怀,有效缓解而不是增加考生的心理压力。对考生来说,多一分轻松就会多一分自信。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该强化高考的考风考纪,而是说,高考组织者也应设身处地、力所能及地让考场充满人性化的关怀。



文章作者: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