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孟子》简介 |
《孟子》这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着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史记•孟荀列传》:“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谓《孟子》七篇由孟轲自作。赵岐《孟子题辞》曰:“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又曰:“于是退而论集,所与高弟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答问,又自撰其法度之言,着书七篇。”此亦主孟子自撰。清阎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亦以孟子自作,且曰:“《论语》成于门人之手,故记圣人容貌甚悉。七篇成于己手,故但记言语或出处耳。”但考诸《孟子》,孟轲所见时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等皆称谥号,恐非孟子自作时所为也;又记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屋卢子皆以“子”称,也断非孟子之所为,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主要注本有《四部备要•孟子注疏》本14卷;《四部备要•孟子集注》本7卷;《四部备要•孟子正义》本30卷。今注本有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本)。 文章作者: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