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运钞员的冷漠源于运钞车的特权 |
运钞员是完美执行者还是道德的失败者?运钞员的冷漠源于运钞车的特权。关东客 5月30日下午,长沙县春华镇207线公路一个小岔口,一辆运钞车准备返回星沙时,一辆交叉行驶的摩托车因紧急刹车导致翻车,摩托车上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头部摔伤。由于运钞员呆在车内不肯出来,数十名群众将车围堵了近两小时,对此,运钞车司机直呼“委屈”。 群众看着不公,运钞车司机直呼“委屈”,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既然是这样,板子似乎只有打在那个冒冒失失的婴儿家长身上了,可不要忘了重要的一点,婴儿和他的家长才是这起事件的苦主。 群众是无罪的,他们并没有抢劫运钞车的企图,他们只不过是一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谁没有自己的孩子,当看到一个孩子脑袋撞到地上,还留了血,人们势必会有一种本能的同情,然而坐在运钞车上的人却似乎丧失了这种最基本的本能。 我是不惮于用最坏的恶意去揣测运钞车和运钞车上的人的,可我却不能不去揣测。运钞车属于特种车辆,押运途中任何一个运钞员都不能下车,哪怕是真的发生车祸。如果站在坚持制度的角度,在他们的上司的眼里,他们绝对是一群很好的执行者,所以我们不能说他们是错的。但是在笔者看来,他们只是一群僵化的执行者。如果他们面对的是一群全副武装的歹徒,难道还会坚持不能下车吗?恐怕不能,所以不能下车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 其实群众的愤怒来源于两点,一是对于运钞车这种特权车辆的心理抵触。这种抵触其实很大程度上因为运钞车这些特权车辆在马路上横冲直撞,招摇过市,为所欲为,在群众心中留下很恶劣的印象;二是对于乘车者冷漠的愤怒。运钞车上的运钞员可以用制度做挡箭牌,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冷漠其实也是“特权”的冷漠。谁又能保证运钞车上的人心中没有这种“特权意识”呢? 在非武装押运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今天,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会有如此之多的运钞车在跑?当那一辆辆加装了防护措施的依维柯被喷上“运钞车”的大字,我不知道是想吓唬那些抢劫犯还是生怕他们不知道呢?在道德的法庭上,运钞车上冷漠的人们其实都是一群失败者。因为一个人一旦对生命失去了敬畏,即使是一个完美的执行者,那同机器又有何异?我们其实也当过看客,可运钞员是更可怕的看客,因为他们身上都有一道制度的护身符。 文章作者: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