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颜氏家训》治家篇 二四 严苛致祸忍让无能
  治家篇

  二四、严苛致祸忍让无能

  【原文】

  梁孝元世,有中书舍人[1],治家失度,而过严刻。妻妾遂共货刺客,伺醉而杀之。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饷馈,僮仆减损,施惠然诺[2],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3]:此亦为家之巨蠹[4]矣。齐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尝嗔怒,经霖雨绝粮,遣婢籴米,因尔逃窜,三四许日,方复擒之。房徐曰:“举家无食,汝何处来?”竟无捶挞。尝寄人宅[5],奴婢彻屋[6]为薪略尽,闻之颦蹙[7],卒无一言。

  【注释】

  [1].中书舍人:宦名,为中书省属官,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甚重。
  [2].然诺:应允之辞。
  [3].乡党:泛指乡里。
  [4].靠:本指蛀虫,引申为害家庭的人或事。
  [5].寄人宅,以宅寄人。
  [6].彻:通撤,意为拆毁。
  [7].颦蹙(píncú):皱眉蹙额,不快乐的样子。

  【译文】

  梁朝孝元帝的时候,有一位中书舍人,治家没有一定的法度,待家人过于严厉苛刻。妻妾就共同买通刺客,乘他喝醉时杀了他。世上的一些名士,只知讲究宽厚仁慈,以至款待客人馈赠的食品,被僮仆减损,承诺接济亲友的东西,由妻子把持控制,甚至发生狎弄侮辱宾客,侵犯乡里的事,这也是家中一大弊害。齐朝的吏部侍郎房文烈,从不生气发怒,一次连续几天降雨家中断粮,房文烈派一名婢女买米,婢女乘机逃跑了,过了三四天,才把她抓获。房文烈只是语气平缓地对她说:”一家人都没吃的了,你跑哪里去啦?”竟然没有痛打。房文烈曾经把房子借给别人居住,奴婢们拆房子当柴烧,差不多要拆光了,他听到后皱了皱眉头,始终没说一句话。

  【评语】

  治家之法贵在适度,不可失之偏颇,过于严苛,则容易使家人失和。现代家庭,更需要多一点民主,少一丝独裁。一味宽厚忍让,使仁慈成为软弱,也无异于养虎遗患,更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文章作者:颜之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