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颜氏家训》治家篇 三○ 爱护书籍潜心研读 |
治家篇 三○、爱护书籍潜心研读 【原文】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1]之一也。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2]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或有狼籍几案,分散部[3]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4]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5]也。 【注释】 [1].百行:封建社会上大夫所订立身行已之道,共有百事,称之为百行。 [2].卷束:南北朝时,书籍是抄写在绢帛上,然后卷成一类收藏,称之为书卷。 [3].部:古代书籍按内容分为若干门类称部,引申后称一种书为一部书。帙:古人用以装书卷的书套。 [4].点:通“玷”。 [5].秽用:指把书卷用于覆瓿。糊窗等之用。 【译文】 借别人的书籍,都应当爱护,借来时如有缺坏,就替别人修补好,这也是士大夫百行之一啊。济阳的江禄,在读书未结束时,虽然碰上急事,也一定要把书卷束整齐,然后才起身,所以他的书没有损坏的,别人也不讨厌他来借书。有的人把书乱七八糟地堆放在桌上,那些分散的书卷,大多被孩童、婢女、侍妾弄脏,或被风雨侵蚀、被虫鼠蛀咬所毁伤,实在有损道德。我每次读圣人的书,都严肃恭敬地面对它的。那些古书上有《五经》的文义以及贤达的姓名,可不敢用在污秽的地方呀。 【评语】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书籍的存在,这世界必然是一片愚昧与黑暗。对书籍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甚至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我们更应该给书籍以应有的地位。 文章作者:颜之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