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将苑》应机
  应机

  【原文】

  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非智者孰能见机而作乎?见机之道,莫先于不意。故猛兽失险,童子持戟以追之,蜂虿发毒,壮夫彷徨而失色,以其祸出不图,变速非虑也。

  【译文】

  必胜的要诀及掌握情势变化以指挥调动部队的方法是出其不意。如果不是智者,谁又能把握时机当机立断呢?掌握时机的秘诀在于出其不意。如果猛兽离开山区,失去了险峻的山势做依托,就是个孩子手持长戟也可以吓退它;而小小的毒蜂只凭借自己一根毒刺,就可使强壮的大汉不敢靠近,对敌人来说,让灾祸突然出现,防不胜防,无法预料,是最好的制胜办法。

  【解析】

  《应机》一文也是论述基本战术策略的,但这篇文章侧重于论述捕捉战机。文章强调指出抓住战机的重要,文章说,小孩抓住了战机,可以制眼猛兽;小小的毒蜂,如出击得当,可以让壮士大惊失色,文章特别强调抓住战机,出其不意打击敌人,可收到意外的效果。看来,诸葛亮在临战指挥上十分重视捕捉战机这一环,在《机形》一文中作了论述,这里又进一步作了论述。在实践中,这确实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谁能抓住战机,并能出其不意给予打击,谁就在战斗中占了主动,易于取胜。

  1976年6月27日,法兰西航空公司的一架班机,在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飞往巴黎途中,被恐怖分子劫持,飞往乌干达,在恩德培机场降落。机上250名乘吝中的104名以色列人全部成了人质。乌总统阿明到机场迎接劫机的恐怖分子,并派出大批军兵看押人质,阿明还代表恐怖分子与以色列当局进行谈判,要求以色列以释政特拉维夫监狱关押的40名阿拉伯战士或者为每名被扣押的以色列人出100万美元作赎金,换回以色列人质,到7月4日如下兑现,便要将人质全部杀死。结果,以色列既没放阿拉伯人,也没出一分钱,便将被扣押的全部人质解救出来了。

  原来,以色列内阁经多次研究,决定从特种部队“戈兰旅中精选166人”去执行解救人质的任务。为了保证营救任务一举成功,以色列人在沙漠中迅速建起了一个土木结构的模拟恩德培机场,供突击队进行训练。这座模拟机场虽比实际机场小,但十分精确,候机大厦模型连窗户都不少一扇。突击队员仅有一天训练时间。突击队指挥官要求队员每一次向候机大厦冲击都要用最大的声音呐喊,跟实战一样。一天之内,进行了三十二次冲击演练,最后,模型大厦被冲垮了。就在“大厦”倒塌之时,没有一名队员稍显犹豫,仍是以最快速度冲上去。

  同年7月3日黄昏,突击队员登上三架Cl30“大力神”运输机,另有两架波音707一起出动,一架是空中指挥部,一架作野战医院。此外执行这一任务的还有担任空中掩护、空中加油及空中通讯指挥的12架飞机。从西宁半岛最南端的沙姆沙伊赫机场起飞,航程是四千公里,途中要穿越五个阿拉伯国家的领空,这些国家全是以色列的敌对国家,其中的任何一国发现了以色列机群,便意味着这次突击行动的失败,甚至可能引发第五次中东战争。

  在高科技时代,一个如此庞大的机群要航行4000公里,飞越五个阿拉伯国家而不被发现,那真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可是,以色列飞行员确实创造了这样的奇迹,他们全程超低空飞行,离地面和海面的高度不能超过15米,有时仿佛大海的怒涛快吞没飞机了。

  当天晚上23时,以色列人到达恩德培机场上空,对机场管制塔的工作人员说是东非航空公司运送以色列释放的巴勒斯坦人的飞机。机场管制塔里的人立即打电话给阿明,但是,电话打不出去。就在营制塔里的乌干达人还在不停地拨电话时,以色列人已在机场降落。飞机刚停稳,机载的装甲运兵车、吉普车按事先的部署向各自的目标扑去。四个突击组分别突击候机大厦、机场塔台和军用停机坪,以抢救人质、摧毁塔台,炸掉机场上的全部米格机;夺取机场加油设备,并伺机夺取被劫持的法航飞机及阻击乌干达援军。

  当以色列第一架飞机着陆时,一辆豪华奔驰轿车载着“阿明”开到候机大厦前停下了,一声“立正”,大厦前的二十多名乌干达士兵没人敢再动一下。“总统”吃力地从车里出来,向士兵微笑点头,身后还跟着三名黑人卫兵。一名乌干达军官发现总统瘦了一些,但也没有深想,近来,总统常来,但每次都事先通知,“今天为什么突然来到”?军官正想着,又一辆汽车飞驰而来,突然一声枪响,只见“总统”手里的枪口还在冒烟,一名哨兵已倒下了。

  原来,为了配合突击队行动,以色列特工在飞机到达时,切断了机场与外界的一切通讯连络;派出乔装阿明总统及卫兵的接应小组。“总统”枪响的同时,第一突击组的车也到了,这时,从奔驰车里伸出一挺机枪,一通扫射,打死了二十多名乌干达士兵。突击组冲进了候机楼。劫机头领是一名德国姑娘。她和其他劫机者正在大厦前厅的沙发上打盹。突然传来的枪声把她惊醒了。她命令劫机者守住前厅,自己对准以色列人正要扣动板机的一瞬间,响起了一个婴儿的哭声。姑娘稍一迟疑,这时传来一声希伯来语“卧倒”,能听懂的以色列人质全趴到了地上,而劫机者和乌干达士兵都还站着。紧接着突击队的几十支冲锋枪齐射,站着的人全倒下了。突击队把人质带出大厦。与此同时,第二突击组破坏了全部塔台设备等。一队乌干达士兵刚从睡梦中惊醒,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已被以色列突击队的强大火力扫倒。全队士兵仅有一名手持火箭筒的在倒下前发射了一枚
火箭弹,打倒了站在最前面的突击队指挥官,算是没让以色列突击队全部安全返回。从突击队第一架飞机降落,到满载人质的第一架飞机起飞返航,仅化了53分钟。当总统阿明亲率装甲部队赶到机场时,以色列的最后一架飞机已经升空,从他们头上掠过。

  这次以色列突击队营救人质的军事行动之所以快速、干净、利落,首先是他们时机选得好,正当乌干达当局和劫机者等待答复已好几天,而又没到最后时刻时,劫机者和乌干达士兵己有些困倦松懈,突击队在近午夜时到达,正是最好时机。其次是突击行动计划周密,准备充分,行动作神速,给守卫人员和劫机者突如其来的袭击,使他们没有还手的机会。再次特工人员的巧妙掩护,也收到了分散注意力的奇效。



文章作者: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