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将苑》和人 |
和人 【原文】 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将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谋不用,群下谤议,谗恳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子匹夫,况众人乎。 【译文】 将帅领兵作战的关键,在于军队内部的团结和谐,如能做到此点,那就不用动员,全军将士也会自觉地投入战斗。如果上下猜忌,互不信任,有谋略的人得不到重用,士卒在背后议论纷纷,谗言与恶念滋生迅速,那么就是有商汤、周武王那样的智慧,也不能打败一般的庸人,更何况是人数众多的敌军呢? 【解析】 《和人》一文是论述军队内部团结问题的文章。文章开门见山便把“人和”作为带兵作战的根本提了出来,明确指出“人和”便是战斗力,“人和”是胜利之本,紧接着又列举了军队内部不和的种种表现,并作出结论:“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这个结论发人深省:一旦内部不团结,文武猜忌,上下失和,排斥忠良,谣言四起,谗言诽谤,这样的军队便没有胜利的希望了。文中用“汤、武”对“匹夫”作比,商汤王和周武王都是大智大慧、善于用兵的杰出统帅,而匹夫则是平庸之辈,一个具有大智大慧的杰出统帅,带领一支大军而不能战胜平庸之辈,这样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之所以出现,全在于这支军队内部失和,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人和”在用兵作战中之重要吗? 诸葛亮的一番论述,把军队内部团结之重要说得十分透彻。事实上,从古至今,许许多多军队的胜和败,大都与“人和”有关。唐朝就有一个“九节度受制鱼朝恩”的故事。事情发生在平定“安曳之乱”的战事中,为了讨伐继承安禄山反叛事业的安庆绪,唐肃宗派出了九名节度使,统领五六十万大军前往贼巢邱城。这九名节度使包括当时的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在内,真可以称得上兵多将强,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从乾元元年十月开始围困邮城,直至第二年正月,不但没攻下邺城,反而折损了镇西节度使李嗣业,后来又被史思明用计解围,并使唐军遭受了惨败。为什么占绝对优势的唐军会有如此下场呢?这便是唐军大失“人和”之故。唐肃宗不任用平叛作战屡立战功的郭子仪为统帅,反而派出根本不懂军事的奸宦鱼朝恩去当监制全军的观军客使。九位能征惯战的节度使怎能服气,怎肯听命于这名宦官,这便造成了将帅不和。在实际作战中,鱼朝恩不听李光弼的合理计谋,各节度使又意见不一,相互推倭,无人肯作主,致使全军如同一盘散沙,所以迁延时日,久困不克。李嗣业忍不住满腔烦恼,但孤军出战,中毒箭身亡。正是失和导致唐军大败。 从理论到实际都一再证明一个真理:团结就是力量!在我国,多年流传的成语和民间谚语格言形象、生动地说明团结的重要,这类成语和格言有,“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家和万事兴”等等。团结不仅对用兵作战极其重要,干任何其他工作也无不如此,团结确实可以产生奇迹。 我国是一个经济和科学技术都相对落后的国家,在60年代更是困难重重。然而,就在那个困难时期,我国的两弹试爆成功,一箭一星也上了天。在世界上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原子弹、氢弹、运载火箭、卫星的国家屈指可数,而且都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强国。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能研制成功两弹一箭一星,确实是令全世界吃惊的一大奇迹。创造这个奇迹靠的就是团结协作。当中央在50年代末作出研制决定后,周总理便亲自组织各方面的人才集中攻关,在聂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领导下,所有参加研制的人员竭尽全力,团结奋战,以集体的力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在短短几年中,便取得了令世人震惊的奇迹。在今天的新长征中,研读诸葛亮的文章,回顾从古至今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给人们得出有益的启示。 文章作者:诸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