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过半人不识正体字即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你是否认同?
  中新网7月15日电 自嘲“拍过很多烂片”的香港知名演员黄秋生近日在微博“发声”。他用繁体字在微博写道:“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在中国写中文正体字居然过半人看不懂,哎,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议。

  正体字在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特定时代及范围内使用的符合标准或规范的文字,此概念多用于指标准汉字。由于现在汉字演变的历史,中国大陆的规范字是简化字。在语言政策的争议上,台湾采用“正体字”这一词除了含“标准”之义,还意味着“正统的汉字”。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曾发表谈话表示,不应将“正体字” 称为“繁体字”。他认为“繁体字”这称谓这对中国人使用好几千年的“正统汉字”,即所谓的“繁体字”来说“不公平”,因此应称为“正体字”。

  汉字的简繁之争由来已久

  台湾亲民党“立委”李桐豪2013年3月14日表示全世界使用繁体字越来越少,但这才是中华文化最重要传承精髓,并指出“简体字已经把我们文化彻底摧毁”。

  大陆方面,方舟子曾发表过文章专门解释汉字简化的历史以及现实意义。简化汉字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定前进”。在尽量采用在民间已经长期流行的简体字情况下,“简体字政策”只负责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绝不擅自造字。关于“简体字是共产党发明的”、“简体字是郭沫若等人造出来的”等谣诼,方舟子称这只是台湾方面的宣传战术而已。

  网友之间也曾为简繁之争编写过段子。坚持繁体字为“正统”的人群表示:“汉字简化后,亲不见,爱无心,产不生,厰空空,面无麦,运无车,导无道,儿无首,飞单翼,涌无力,有云无雨,开関无门,乡里无郎,圣不能听也不能说,买成钩刀下有人头,轮下有匕首,进不是越来越佳而往井里走,可魔仍是魔,匪还是匪”。他们用这种方式嘲讽大陆的简体字政策。而大陆的网友也编写桥段回敬:“汉字简化后,党内无黑,团中有才,国含宝玉,爱因友存,美还是美,善还是善,虽丑无鬼,只不过台无吉,湾无言。”大陆网友对繁体字优于简体字的说法不以为然,认为汉字简化是历史必然:“汉字从金文篆书一直到现在简化是大势所趋。”

  正方观点

  不认同。大陆普及简化字,香港台湾使用正体字(繁体字)。而且简体字使用拼音标注,而正体字(繁体字)使用注音,在国外简体字优势更胜于正体字(繁体字)。黄秋生看待事情如此不全面,不客观,就草率的擅自发言,而且是作为公众人物,那么无疑是在暴露自己的无知和片面。

  反方观点

  认同。简体字便于普及,正体字(繁体字)则凝聚了智慧和历史,可以不会写正体字(繁体字),但作为一个华夏民族子孙来说不能不认识正体字(繁体字),更何况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在香港和台湾保留的要比在大陆保留的更好。



文章作者: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