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百战奇法》第三卷 骄战 交战 形战 势战 昼战 夜战 备战 粮战 导战 知战 |
导战 凡与敌战,山川之夷险,道路之迂直,必用乡人引而导之,乃知其利,而战则胜。法曰:“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①汉武帝时,匈奴比岁②入寇,所杀掠甚众。元朔五年春,今卫青将三万骑出塞,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遂醉卧帐中。汉兵夜至,围右贤王,虏大惊,独与其爱妾一人、骑兵数百,溃围夜逃北去。汉遣轻骑校尉郭成等追四百里,弗及,得虏裨将十余人,男女万五千余口,畜数十百万。于是,青率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诸将皆以兵属,立号而归。皆用校尉张骞以尝使大夏留匈奴久,导军,善知水草处,军得以无饥渴。 【注释】①.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又见同书《九地篇》)意思是,作战中不使用向导的,就不能获得地利之助。乡导,即向导(乡通“向”)。②.比岁:每年,连年。 知战 凡兴兵伐敌,所战之地,必预知之;师至之日,能使敌人如期而来,与战则胜。知战地,知战日,则所备者专,所守者固。法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①.战国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用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孙膑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②,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涓追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精锐骑兵倍道兼行逐之。孙膑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斫树下,期曰:“暮见举火即万弩俱发。”涓果夜至,立树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刎。 【注释】①.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意思是,能够预知交战的地点,预知交战的时间,那么,即使相距千里之遥也可以同敌人交战。②.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以急行军奔赶一百里去同敌人争利的,其前军主将就有遭到损折的危险;以急行军奔赶五十里去同敌人争利的,部队只有半数兵力赶到。蹶,损折。此局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但因词句有变化,故含义与孙子原文不尽相同。《孙子兵法》原文是:“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 【本文分页】[1] [2] [3] [4] [5] 文章作者: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