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伤寒杂病论》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升半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劈)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苦参汤方

  苦参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去滓,薰洗,日三次。

  雄黄散方

  雄黄一两

  右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纳药于中,以火烧烟,向肛薰之。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眥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赤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毛出曝干) 当归十两

  右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匙,日三服。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二两 蜀椒一两(去汁) 雄黄五钱(研) 当归一两 甘草二两 鳖甲一片(炙)

  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差,再服,取汗。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方

  升麻二两 当归一两 甘草二两 鳖甲一片

  右四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不差,再服。



【本文分页】[1][2]

文章作者:张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