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心
] [
发布文章
][
发布软件
] [
中文繁體
]
文章
·
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电脑·手机·网络
学习
话题
娱乐
故事
文化·历史
国学典籍
法律法规
操作系统
网络
办公·文件
音频视频
图形图像
硬件·驱动程序
行业
教学学习
编程
游戏
安卓
苹果
鸿蒙
其他
ASP
ASP.NET
JSP
PHP
HTML
·
CSS
·
JavaScript
本 站 搜 索
文章
软件
[选项]
文章类别:
[全部]
电脑·手机·网络
话题
故事
文化·历史
娱乐
学习
法律·法规
国学典籍
搜索选项:
文章编号
文章标题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
相关链接
关键字词
文章标签
文章内容
软件类别:
[全部]
操作系统
网络
办公·文件
音频视频
图形图像
行业
编程
教学学习
游戏
硬件·驱动程序
安卓系统
苹果系统
鸿蒙系统
其他系统
HTML·CSS·JavaScript
ASP
JSP
PHP
ASP.NET
搜索选项:
软件编号
软件名称
软件作者
软件来源
相关链接
关键字词
软件标签
软件简介
发 送 文 章
《将苑》不陈
〖
评论()
〗〖
留言
〗〖
收藏
〗
收信地址
填写收信人的电子邮箱
邮件主题
填写邮件主题
邮件内容
不陈 【原文】 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若舜修典刑,咎群作士师.人不干令,刑无可施,可谓善师者不陈。苦尧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可谓善陈者不战。苦齐桓南服强楚,北服山戎,可谓善战者不败。若楚昭遭祸,奔秦求救,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 【译文】 古代,善于治理国家的君王,不动用军队便能达到国泰民安的境界;善于治理军队的将帅,不出动军队便让敌军屈服;善于用兵布阵的将领,可以不打仗便取得胜利;善于甲兵作战的将领,可以百战百胜,善于面对困境,并从失败中总结教训、找出对策的首领,便不会灭亡。以往先贤圣人们治理天下时,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所以百姓们永远不会争斗杀伐,那就是善于治理国家,不需动用军队的典范。舜治理国家时注重严明法纪,并任命大臣咎繇掌管刑法,便没有人敢作违法之事,所以也就用不着执行刑罚,那就是善于治理军队那种典范。如唐尧派舜讨伐有苗时,舜只用舞蹈用的干盾和羽扇便让苗民屈服的事例,可算是“善陈者不战”的范例了。齐桓公慑服其南边的强国——楚国,征服其北面的山戎,则是百战百胜的范例。而楚昭王被吴国打败时,及时逃到秦国求救,因而得以返回楚国执掌君权,刘邦屡败干项羽,但能接受教训,总结经验,改进战略战术,最后坟下一战成功。这些便是“善败者不亡”的例证了。 【解析】 这篇文章提出了领兵作战的最高指挥艺术:”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这和我国历代军事名家追求的“不战而屈人之乓”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是人们刻意追求的治国领兵的尽善尽美境界,历史上能做到这一境界的政治家、军事家是很少的,诸葛亮作为论据列举的尧、舜、禹、齐、楚的旱例,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圣贤之人所创造的,实在并非一般帝王将相所能做到。不过,诸葛亮运筹于相府之中,没打一仗,没损一兵一卒,而退了魏王精心安排的五路大军,保证新生的蜀国安然无恙,倒是一段佳话。 刘备称帝不久,只知力其义弟关云长报仇,不听诸葛亮的苦谏,出兵伐吴,因指挥不当,被吴军统帅火烧连营,全军覆没。刘备自己连气带病,死于白帝城。消息传到魏国都城,魏主曹丕得报大喜,当即就要趁蜀国国中无主,起兵怔讨蜀国。司马懿献了一个五路进兵的主意,不必魏主亲征而取蜀国。这五路兵是:第一路,派使臣收买鲜卑国王,让其出10万羌兵,攻西平关;第二路,派使臣封官赏赐南蛮王孟获,让其出兵10万从南面攻打益州、永昌等四郡;第三路,派使臣修好东吴,许以割地,让孙权出兵10万,攻峡口,取涪城;第四路,命降将孟达出动上庸兵10万,攻汉中;第五路,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带兵10万,攻阳平关,取西川。五路大军,总共50万,五路并进,让蜀国首尾不能相救,无法抵挡。司马懿这条计策确实够厉害的,曹丕一听高兴极了,立即照计办理,传旨执行。边报送到蜀国都城成都。有人报告后主:魏军五路大军来取西川,已报 告了丞相,不知什么原因,丞相几天不出来料理事务。后主急忙派人去宣召孔明人朝,却回说丞相染病不能出来。第二大,后主又派黄门侍郎董允、谏议大夫杜琼去,结果连门都没让进,等了很久,门官才传丞相令:“病体稍好,明天早晨再到都堂议事。”二人叹息而回。第三天,众官在相府前等了一整天,仍不见丞相出来。杜琼入奏,请后主圣驾亲自前去相府。后主带众官入奏皇太后,太后大惊说:“丞相为什么这样呢?辜负先帝托付的心意了!”太后要亲自去质问,董丞劝住,让后主先去。 后王车驾到相府门前,门官拜迎。后主下车步行,单独进第三道门,看见孔明一个人,拄着竹杖在池边看鱼。后主在孔明身后站了很久,才慢慢说:“丞相好了吗!”孔明转身,见是后主,慌忙拜见说:“臣该万死!”后主扶起,向及魏兵来犯之事。孔明大笑,扶后主到内室坐下,奏道:“五路兵到,臣怎会不知道!我不是看鱼,我是在想事。现在,四路兵已被我退了,只有孙权一路尚未退,我也有退兵的办法了。只不过还没找到合适的使臣,所以在考虑。陛下有什么可优虑的?”后主又惊又喜。接着,孔明说,“先帝把陛下托付给我,我哪敢有丝毫怠慢。只不过兵法贵在不测,怎能泄露给别人呢?马超被羌人认为是神威天将,我己派人去让他坚守西平关,埋伏了四路奇兵,这一路不必担忧了。我命魏延带一军南下,布好疑兵什,蛮兵多疑,必定不敢进,这一路也不用忧虑了。李严和孟达有生死之交,我回成都时,已写了一封书信,作为李严的亲笔信,派人送给孟达,孟达必然推病不出,这一路也不用忧虑了。阳平关地势险峻。我命赵云坚守不出,曹真没办法攻破,不久也会退兵,第四路也不必担忧。我还密调关兴、张苞各领3万兵,驻扎在紧要之处,作为各路救应。以保万全。我调动这些人马,都不经过成都,所以无人知觉,曹丕有三路侵犯东吴的事,孙权必定不会轻易出兵,只有四路获胜,他才会出兵。现在需要派一位善辩的人出使东吴,陈说利害,先退东吴。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所以还在思考。何必劳动圣驾亲临呢?”后主说:“我也想看看相父。现在听了相父的话,如大梦初醒,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孔明和后主一起饮了几杯酒,送后主出来,众官见后主面露喜色,但不知究竟,仍是疑惑不定。孔明见一人仰天而笑,脸上也有喜色,仍细一看,是邓芝,字伯苗,现往户部尚书,汉司马邓禹的后代。孔明让人留下邓芝,众官散去,孔明把邓芝请到书院,谈论三分天下应时的国策,邓芝提出:“应该和东吴联合,结为唇齿相依的关系。”孔明大笑,便把出使东吴的事托付给他了。 再说东吴情况。魏使到达东吴,拜见孙权,提出联合攻取西川.各分一半。孙权决断不下,间张昭、顾雍,二人请求召陆逊间计。陆逊提出的谋略果如诸葛亮所料:看魏兵四路的进展而定。不久,孙权得知魏兵四路皆退,因而更加信任陆逊。这时,蜀使邓芝来到。孙权听信张昭主意,命人在殿前立一个大鼎,灌上几百斤油,烧沸等待。又选1000名身材高大的武上,手执大刀,从宫门一直排到殿前,然后再叫邓芝入见。邓芝毫无惧色,昂首而入。到殿前,见油正在滚沸,武士看着他,他只微微一笑。走到帘前,邓芝只作揖而不跪。孙权命卷帘喝问:“为什么下拜?”邓芝说:“上国天使,不拜小邦之主!”孙权以油炸威胁,邓芝大笑,然后责备孙权君臣。邓芝应对自如,从容说明自己是为吴国利益而来,令孙权惶愧。孙权斥退武上,请邓芝上殿、赐坐,向邓芝请教。邓芝问明孙权确实愿和蜀国讲和,就细为分析,说明必须吴、蜀联合的道理,邓芝最后说:“如果大王认为我说得不对,我就死在大王面前,以免落个说客之名。”说完,撩起衣服下殿,就要往鼎中跳,孙权急忙让人拦住,请入后殿,围对上宾的礼节招待。孙权在明和好的意思,请邓芝回去向蜀国君主介绍,并派出使臣和邓芝一起去蜀通好。 后主按孔明的安排,优礼接见吴使。孔明也专门设宴招待,请他回去美言回奏。吴使张温渐渐露出傲慢的意思来。后主在城南邮亭设宴款待张温,秦宓装醉诘难张温,斗得张温无言答对。张温心悦减服,回去见孙权时,极力称赞后主和孔明的美德,说明应该永结同盟。邓芝再次随同入吴,坦诚对孙权应答,更得孙权信任。从此,吴蜀和好。曹丕得知吴国不但没有派兵攻打蜀国,反而和蜀国修好,顿时大怒,决定派兵伐吴。曹丕采纳司马懿的计谋,赶造十艘大龙船,每艘长二十多丈,可载2000人。另有战船3000多只,带领张辽、张邵、文聘、许褚、徐晃、吕虔等猛将,统兵30多万,御驾亲怔。正当曹、吴在大江两岸对峙时,曹丕得报:“赵三从阳平关出来,直奔长安而去。“曹丕大惊失色,急令退军。吴兵从后追杀,丁奉使用火攻,魏军船只全都着火。曹丕慌忙弃船骑马逃跑。途中被丁奉截杀,张辽中箭,回到许都就箭伤迸发一命鸣呼了。而赵云刚出阳平关,又被诸葛亮招回了,并未真奔长安去。 这一段讲诸葛亮运筹于相府,妙退曹丕五路大军,反而令曹兵损失惨重的故事,读来给人许多启示,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对《不陈》一文加深理解,而且可以深刻地领会诸葛亮在这篇文章中所论述的为将之道的种种奥妙,仔细琢磨,定会回味无究,受益良好。
文章网址:
https://dangbai.cn/Article.asp?ID=10003675
填写邮件内容
发信地址
填写发信人的电子邮箱
邮件签名
填写邮件签名
验证码
填写验证码,单击刷新验证码
程序执行中,请稍候...
发送协议
·欢迎使用本站在线文章发送系统。
·不得使用本站在线发送邮件系统发送垃圾邮件、广告邮件。
·如果收信人地址或其服务器出现错误,可能无法成功发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
网站管理员
]。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