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孝经〗〖阅读选项〗 |
谏争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大意】本章讲述对孝要有辩证态度的道理。一味地恭顺父母之命,并不一定是孝,面对父母违背道义的行为或主张,儿子要进行谏争,帮助父母改正错误。如果此时“从父之令”就是不孝。推而广之,臣之于君,亦是如此。
|
文章作者:孔子 更新日期:2010-12-30 |
〖文章浏览:〗〖发送文章〗〖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