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颜氏家训〗〖阅读选项〗 |  | 风操篇 
 五七、门不停宾以礼相待
 
 【原文】
 
 昔者,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餐[1],以接白屋之士[2],一日所见者七十余人。晋文公以沐辞竖头须,致有图反[3]之诮。门不停宾,古所贵也。失教之家,阍寺[4]无礼,或以主君寝食嗔怒,拒客未通,江南深以为耻。黄门侍郎[5]裴之礼,号善为士大夫,有如此辈,对宾杖之;其门生[6]僮仆,接于他人,折旋[7]俯仰,辞色应对,莫不肃敬,与主无别也。
 
 【注释】
 
 [1].一沐三握发,一饭三餐:指一次沐浴须三度握其已散之发,一顿饭中间须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两句均形容求贤殷切。
 [2].白屋之士:指平民。古代平民住房不施采,故称其所住之屋为白屋。
 [3].图:考虑。图反:指想法反常。
 [4].阍寺:看门人。
 [5].黄门侍郎:职官名。
 [6].门生:此指门下使役之人。
 [7].折旋:曲行。古代行礼时的动作。
 
 【译文】
 
 从前,周公宁愿随时中断沐浴、用餐,以接待来访的贫寒之士,一天之内曾经接见了70多人。而晋文公以正在沐浴为借口拒绝接见下人头须,以致遭来“图反”的嘲笑。家中宾客不断,这是古人所看重的。那些没有良好教养的家庭,看门人也没有礼貌,有的看门人在客人来访时,就以主人正在睡觉、吃饭或发脾气为借口,拒绝为客人通报,江南人家深以此事为耻。黄门侍郎裴之礼,被称作士大夫的楷模,如果他家中有这样的人,他会当着客人的面用棍子抽打。他的门子、僮仆在接待客人的时候,进退礼仪,表情言辞,无不严肃恭敬,与主人没有两样。
 
 【评语】
 
 俗语说,有理不打上门客。侍人傲慢,甚至拒人于门外,决非一个有教养的人所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环境。
 
 |  | 文章作者:颜之推  更新日期:2011-01-05 |  | 〖文章浏览:〗〖发送文章〗〖打印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