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颜氏家训〗〖阅读选项〗 |
音辞篇
一六一、音同形异不可擅借
【原文】
《后汉书》云:“鹳雀衔三鳝鱼[1]。”多假借为鳣鲔之鳣[2];俗之学士,因谓之为鳣鱼。案:魏武《四时食制》:“鳣鱼大如五斗奁[3],长一丈。”郭璞注《尔雅》:“鳣长二三丈。”安有鹳省能胜一者,况三乎?鳣又纯灰色,无文章也。鳝鱼长者不过三尺,大者不过三指,黄地黑文,故都讲云[4]:“蛇鳝,卿大夫服之象也[5]。”《续汉书》及《搜神记》亦说此事[6],皆作“鳝”字。孙卿云:“鱼鳖鳣[7]。”及《韩非》、《说苑》皆曰:“鳣似蛇,蚕似蠋[8]。”并作“鳣”字。假“鳣”为“鳝”,其来久矣。
【注释】
[1].鳝:黄鳝。
[2].鳣(zhān粘):鱼名。鲔(wěi伟):即鲟鱼。
[3].奁(lián帘):古代盛放梳妆用品的器具,作圆形、长方形或多边形。
[4].都讲:门弟子中成绩优良者。
[5].象:征像。
[6]《续汉书》:晋秘书监司马彪撰。《搜神记》:志怪之书。晋干宝撰。
[7].孙卿:即荀卿。
[8].蠋(zhú烛):鳞翅目昆虫的幼虫。青色,似蚕,大如手指。
【译文】
《后汉书》说:“鹳省衔三条鳝鱼。”这个鳝字大多假借为鳣、鲔的“鳣”字。那些世俗的学者,因此而称呼它为鳣鱼。按:魏武《四时食制》说:”鳣鱼大如五斗奁,长度为一丈。”郭璞在《尔雅》注文中说:“鳣鱼长度为二三丈。”哪里会有鹳雀能够衔得起一条鳝鱼的,何况足三条呢?而且鳣鱼是纯灰色,身上没有花纹。鳣鱼长的不过三尺。大的精细不超过三指,黄的底色黑的花纹,所以都讲说:“蛇鳝是卿大夫衣服的征象。”《续汉书》及《搜神记》也说到此事,都写作“鳝”字。荀卿说:”鱼鳖鳅。”以及《韩非子》、《说苑》都说:“鳣像蛇,蚕像蠋。”都写作“鳣”字。假“鳣”作“鳝”、由来已久了。
【评语】
汉字属象形文字而非拼音文字,子形夏杂而字义丰富,音同而形异者比皆是,而各自又有其特定含义,不可随意混用。如若不然,轻者辞不达意,重者面目全非。
|
文章作者:颜之推 更新日期:2011-01-05 |
〖文章浏览:〗〖发送文章〗〖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