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是让..
我一直有每天看书的习惯,即便..
没有努力过的人,不配谈运气
之前,我开过一间自己的摄影..
真正的出路,是走出自己内..
前段时间,朋友小琳打来电话..
不害怕改变,才是给自己最..
1 前几天,有个新婚不久的..
用多长时间,可以成为一个..
1 一年时间能不能改变一个..
你对人生将就,人生也会对..
  1   前几天和朋友去附..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一夜情”之倾情故事:宁..
  记者调查发现,从事的职业和..
掏尽口袋里的钱
一位老师用当时最先进的教学方法..
真正的好丈夫,从来不是在..
影视剧里总是把爱情打造成完美的..
能随时打扰的人,一个就够了
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
清心禅语,人生八味
  一定有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
深到骨子里的成熟,是不要..
1 看杂志的时候,被一篇文章戳..
 文 章 信 息
和悲观辩论的艺术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故事 / 哲理故事〗〖阅读选项

一、保持距离 
  我们大都可以将自己和别人的无理指责保持一个距离。但是我们要保持与自己的指责的距离就很有困难,因为我们会认为若是这个指责来自自己内心,这个指责一定是真的。这其实是大错特错! 
  我们在挫折时对自己说的话可以和嫉妒的仇人所说的一样毫无根据,完全无理。我们自我反省的解释常常是扭曲的,它们是我们童年不愉快的经验(例如童年的冲突、很严厉的父母、要求过分的棒球教练、妹妹的嫉妒)所造成的一种坏习惯的想法。就因为它来自我们自己,我们就以为它一定是对的。 
  它们不过是想法、念头而已。你相信一件事并不会使这件事成真;一个人害怕他自己是无人爱、无人会雇用他、一无是处的,这并不表示他真的是如此。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退后一步,将自己与自己的悲观解释保持一个距离,给自己一点时间来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反驳最大的功用就是去检查一下你对外界反应的自然想法是否正确。 
  二、与自己辩论 
  也许,你已经有很多反驳的经验,你每次跟人辩论时都有用到这个技术。一旦你开始对你自己无理的指责提出反驳时,你以前学会的技术会自然派上用场。 
  下面提供四个重要的方法来促使反驳令您更信服。 
  1、证据 
  反驳一个负面的念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举证说它是不正确的,不符事实的。大多数时候,事实是站在人这一边的,因为对一件不愉快事情的悲观反应往往是反应过度。所以你就以一个侦探的姿态出现,问你自己:“这种想法的证据在哪里?” 
  通常挫折后的负面念头是不正确的,大多数人会选择最坏的可能性,把一点小事看成大灾难。反驳最有效的技术就是去搜寻证据来证明你在扭曲事实,通常你都能轻易找到,因为真相就在你身边。 
  2、其他的可能性 
  通常一件事情的发生不会只有一个原因,大多数事情都是好几个原因造成的。假如你考试没考好,下面几项都可能是你没考好的原因之一:试题有多难,你花了多少时间准备,你的天资有多好,教授有多公平,其他同学考得怎样,你考试那天身体、精神的状态等等。悲观者每次都能找出最永久性、最普遍性、最个别性的原因来解释:刘女士选了“我年纪太大不能跟这些年轻小伙子拚”。 
  要反驳你自己的念头,先去搜寻一下所有可能的原因,把重点放在可以改变的原因(花在准备考试的时间不够)、特别的原因(这次考试是不像话的难),以及非个人化的原因(这位教授给分不公平)。你可能需要花点心思去找寻其他可能的原因。记住,悲观的想法常是去找最糟、最有杀伤力的理由,并不是它有证据支持这个理由,而是这个理由最阴暗、最恐怖、最让你绝望。你的工作就是去打破这种杀伤力的习惯想法,训练自己找寻可能导致这个事件的各种原因出来。 
  3、潜在的意义 
  这个世界上的事,很多时候,事实并不在你的旁边支持你。有的时候,你对你自己负面的念头是对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的技术是简化灾难法。 
  你要对自己说,即使我的想法是对的,这个想法的意义是什么?刘女士是比班上其他的人年纪大,但是又怎样?这并不表示刘女士比年轻人不聪明,也不表示就没有人愿意雇用她。 
  你应该问你自己,我的负面想法会有多坏的影响?三个B就表示没有人会雇用刘女士了吗?一旦你问你自己,你的想法会带来多坏的后果时,要重复求证明的过程,去搜寻证据。 
  4、用处 
  有时候,考虑保留这个念头的后果会比这个念头是否正确还要重要。常常问问自己:这个念头是否深具破坏性?发现这个念头具有严重的破坏有时会帮助你摆脱这个想法。 
  有的时候,不要去管你的念头是否正确,干脆不理它而继续过日子比较有用。例如一位爆破专家在拆炸弹时,可能会对自己说:“假如现在炸弹爆炸我就没命了!”这样一想,他的手就会开始发抖。在这种情况下,问自己的问题不是“这个念头是对的吗?’,而是“现在想这个对我有利吗?”假如答案是否定的,选用转移注意的方法(停住!定一个时间来想它,把这个念头想法找支笔写下来)。 

文章作者:未知  更新日期:2005-11-09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