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口诀、..
  节气起源   二十四节气..
中国年号列表
  汉朝和新朝  西汉  建元..
吉祥画、龙凤呈祥、八仙过..
  吉祥画系列传说   中国..
生活中常说的词语(成语)知识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
中华民族
  1、中华民族概念提出  ..
《二十四孝》图文
  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经..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个人求职简历封面(创意/简..
..
中国古代十大阵法
中国古代十大阵法:一字长蛇阵二..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贵妃醉..
  三、贵妃醉酒   杨贵妃(7..
中国历史年表--西汉时期
前206年------汉王元年 十月..
《二十四孝》图文
  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经..
大清帝国19个附属国的变迁史
  前段时间无意间看到..
 文 章 信 息
幸福之道 之二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文化·历史 / 宗教信仰〗〖阅读选项

    (七)敬畏 

    敬畏上天、敬畏佛祖。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宋明儒家的功夫就是主敬存诚。主敬,不是说周围没有人就可以懈耽就可以随便,还是要如见大宾一般,这就是慎独的精神。要主敬存诚,对每一件物体都要敬,不能因为生气,一句话不高兴,就把那盛饭的勺子往地上一摔,那叫不敬,它又没得罪你,你干嘛要摔它?这个叫迁怒。我们不管对人、对每样物品都要敬。 

    我有一个朋友,他在办公室里,如果长官夸了他两句,他做事便很顺利,回家见到儿子,就抱起来举在头上,甚至骑在他脖子上。他要是在公事上碰了钉子,事情做得不如意,回家见小孩迎上来,他伸手就是两耳光。这是个事实,我偶而也会这样,但程度没有这么深,人人都会犯这个毛病,有的人没有发露,有的人发露了。所以凡事一定要心存敬畏,不要随便迁怒。 

    (八)谨慎 

    我们知道诸葛亮的一生,就是得力于谨慎。我们说话以前应三思,话到口边留半句,做每一件事情都很小心、谨慎,就不会出毛并就不会招来烦恼、就不会破坏幸福。人活在烦恼里是不会有幸福的,人要想不活在烦恼里,就要特别谨慎。很多人说话放肆、随便,第一次说错话,第二次、第三次依然说错,明天、后天、乃至于明年都还是如此,那就叫不谨慎。谨慎就是谨言慎行,说话不随便,做事行动不随便,我们能够做到不随便,才会珍惜自己的幸福。珍惜幸福才能拥有、保有幸福,所以谨慎虽说是老生常谈,但很重要。 

    (九)反省 

    反省什么呢?凡是影响幸福的东西,我们都要反省,凡是影响幸福的限制因素都要去掉,我们就一定能幸福。反省的内容很多,等一下我们再讲。 

    (十)感恩 

    我们看报纸说:衣索匹亚、索马利亚每天饿死多少人,我们想想自己天天过著安乐的日子,一家人过著天伦之乐的生活,就要知足,就要感恩。 

    人若不藉父母之缘,就无法出生到这个世界上;在成长的过程中,食衣住行都靠别人的贡献,自己才能生活。而阳光、空气、水的无偿之爱,父母出自天性的呵护之爱,国家的栽培及教育之关爱,社会大众相辅相成的协助与友爱,都是我们这一趟人生之旅所应该知恩、感恩与报恩的物件。 

    佛教有上报四重恩:感谢天地的恩、感谢父母的恩、感谢国家的恩、感谢众生的恩。为什么要感谢众生?因为没有众生你我都活不下去。你能当鲁宾逊吗?不能,所以要心存感激。心存感激人才会变得厚道,厚道才能载福,你若不厚道、很尖刻、忘恩负义,那你这个人不会有福气,福气都被你破坏掉了。 

    (十一)守法 

    讲幸福为什么要守法呢?因为有很多人不守法,一旦犯了法,法院开传票,一家人都不得安宁。一个进步的国家、进步的社会,一个高水准的国民,他都重视守法。台湾虽是小国寡民,可是你看看那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他们人口更少,只有我们的十分之一左右,地方也很小,但实力很好,他们的观光事业比我们发达。为什么?因为人人守法。政府说’不许吃口香糖。’立刻就没有人再吃口香糖。我们这里若是说不许吃口香糖,马上就可能有人上街游行抗议,说吃口香糖是最基本的自由,你不准许,那你就是不民主。 

    民主泛滥,就是大灾难;民主不是一个好东西,守法才更重要,最公平的不是民主而是法治。 

    法治是什么?法治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内人人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法律之上没有权威。法律之上不许有权威,谁是权威?总统不是权威,法律才是权威。法律之外不要谈民主,法律之外的民主太多,民主就会成为灾难。 

外国那些自由主义者也承认,国家是必要之恶,虽然它是讨厌,但它是必要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国家,那有个人?所以守法是幸福的先决条件。你要是犯了法,不但破坏了自己的幸福,也破坏了别人的幸福。 

    (十二)弘法 

    我们讲佛法强调种因,种因就是要弘法。弘法贵能以法来供养众生,这叫做法布施。一切供养以法供养最为殊胜,法是救心的。各位要是写文章,参加征文比赛,一晚上没睡觉,第二天上班铁定是无精打采。但你要是给禅刊写文章,虽然一夜未睡,第二天照照镜子,保证会容光焕发,这就是老子所讲的’既以兴人,己愈有’,以法供养人,你会得到生命力。 

    真正的法供养,就是幸福的根源,功德最大,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而救人慧命,那是永恒的功德,救人一命他可以活下去,救人慧命他可以成佛。成佛之后他可以照亮世间、照亮宇宙,他能散播安祥,所以这也是我们所讲的幸福的条件。你若是具备了以上这些条件,铁定会得到幸福。 

    五、幸福的代价--日行一善,周去一恶 

    我们都知道,付出是获得的前提,在想要获得的时候,必须要先付出一些代价。讲过了幸福的条件之后,再来谈谈幸福的代价是什么?幸福的代价就是日行一善,周去一恶。 

    参加童子军的小朋友都知道日行一善,我们如果不能日行一善,那是很惭愧的。有人说日行一善很难,难在什么地方呢?他说:我家收入有限,没有多余的钱做好事。六祖坛经讲:功德不在施钱。有钱固然很好,没有钱照样可以做功德。 

    我们日行一善怎样行呢?在座有很多是女士如果你每天买菜带个菜篮子,恢复三十年以前的作风,不用塑胶袋,这就是一善。各位知道,我们太对不起天地了!地球在过去五千年来,还没有现在五年污染得厉害,再污染下去,我们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我们是在自掘坟墓。大家或许说这塑胶袋是小事,可是它埋在地下多少年都不会腐烂,植物因此而不能扎根,土地也变成了废土,如果再加以高温,它会释放出毒素。所以我们日行一善,人人都能做得到。 

    善事随时可做。我们坐公车,看到年纪大的,可以让位子,像我这样的年纪就够资格了。我不是要你让位子给我坐,而是告诉你日行一善随时都可以做得到。 

    我最近在电视上看到两则报导:有一位老先生,原先身体很不好,他的儿女事业都有成就,他也不需要工作,闲得无聊,于是每天修补登山的道路。修补了一年以后,身体变得很健康,过去的慢性病都好了;而且跟一些老年人在山上搭个棚子,没事就用山泉水泡’老人茶’喝,既健康又享受,他每天都在修,愈修愈健康。如果他换个方式,吃饱没事干,只想睡觉,或许老早就死了。人若是不动,早晚会懒出毛病来。这位老先生他付出了心力,他获得了健康、获得了喜悦、获得了友谊,获得的还真不少。 
  
    我们要日行一善,尤其在环保方面非常重要。各位看看今天的环境,快要变成垃圾国了,到处都是垃圾。 

    另一则报导说,有位老先生每天到山上去捡垃圾,因为登山烤肉的人留下了很多垃圾,罐头盒、铝箔包等等,把山区都破坏了,这位老先生就拿个袋子去捡,他并不是求人知道,而是感觉人应该为社会、为大众做点有益的事,像这种都是不需要花钱,而能够日行一善的。 

    接下来是周去一恶,一个礼拜去掉一点毛玻也许你会说我没有毛病,那你是圣人,你不要叫我老师,我叫你老师好了!(哄笑)人若没有缺点,那就是佛了。我们做一些善事,起码每天做一件,做两件功德更大,做三件那是多多益善,如能吻合’为而不有,善而不居’,那就更是功德无量了,但我们要去恶很不容易啊! 

    我有个小孩他没事爱抠鼻孔,我劝他不要抠,我说你抠破了表皮,细菌会从微血管进去容易得鼻窦炎,最好用药棉沾点双氧水擦一擦。我说你这个毛病能不能改?他说能改。过了一个多月之后,我问他这个毛病改掉了没有?他说改掉了,说著说著又抠了。可见人要去掉坏毛病是很困难的。 

    我们要修正自己,必须先订个计划,逐步把这些坏毛病都改掉,我们才会活得幸福。如果不肯付出代价,也就得不到任何东西。好比你到超级市场拿点东西回来,你必须先付出代价,你若是不付出代价而拿了东西,那你就是犯法。所以要付出日行一善,周去一恶的代价,我们才会健康、才会喜乐,因为为善最乐。那两位修登山步道及捡拾山上垃圾的老先生,都是我们学习的物件,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菩萨行。 

    很多人有宗教偏见,信佛教的就说别的宗教不好,信别的宗教就说佛教不好,这是错误的。神职人员他可以这样说,因为他靠这个吃饭,我们就不可以了,因为真正的宗教与艺术,都是人类的公产,不应该有门户之见。 

    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个整型的医生,专门治疗小孩的兔唇,虽然他是个牧师,但我认为他就是个活菩萨。 

    有人说旧约圣经很不科学,说人有原罪,人刚生下来就有罪了,这简直太荒谬!但人确实是有原罪的,因为人有思想就有好恶,有好恶就有我执,有我执就有占有欲,有占有欲就有支配欲,然后就会造业,这就是罪啊! 

    为什么叫原罪?亚当、夏娃住在伊甸园里,经过了无量的时间,也不穿衣服,两个人过得很好,等到吃了禁果以后,就发现你是女的,我是男的,你跟我长得不一样,我们两个没有穿衣服,感觉很难为情。在没有吃禁果以前,这些问题不存在,吃了禁果分别心就产生了,分别心一产生就有了二元思想,有了二元思想就有了矛盾,既有你我,就有了占有欲。 

    你说小孩有没有原罪?他有原罪!小孩一有知觉他就不做好事。我的小孩三岁的时候,给他买个玩具,他玩腻了,就摆在床底下,问他还玩不玩?他说:爸爸!丢掉好了,这个没意思。过两天隔壁的小朋友来了,一动他的玩具,他马上动手打人家,说这是我的,你不能动!就凭这一点可以知道人确实是有原罪的。 

    人的分别心,就是原罪的基因,就是无始无明。人要是没有分别心,耶稣的理念就可以实现了,他说’我的旨意行在地上就如同行在天上’,确实是如此。佛教叫人离分别,离分别就是灭原罪。旧约讲亚当与夏娃或许只是一个寓言;不一定真有这两个人,但是它说明了人的分别心、自我意识、自我执著;人的占有欲、支配欲、人的二元思想是不对的,是破坏幸福的毒素。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以后,我们就会常常找自己的毛病,想办法修正自己的缺点,而不要找别人的麻烦,不要看别人的缺点,我们活得会愈来愈快乐、愈来愈好。 

    六、幸福的能源--爱与慈悲 

    接下来讲幸福的能源。我们思索一个问题会消耗能量;我们完成一件工作,也会消耗能量;要获得幸福,当然也需要找到能源。比方说你有一部汽车,如果没有汽油,那还不如牛车呢! 

    什么是幸福的能源?就是爱与慈悲。今天世界上凶杀、仇杀、绑架、勒索、金光党、骗子、夫妻反目、家庭破碎的事件层出不穷,都是由于缺少爱。爱就是牺牲,爱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爱是道德的根源。没有爱,就没有创造;没有爱,就没有道德;没有爱,就没有生命。这话怎么讲呢? 

    我们看历史上最大最凶猛的动物是恐龙,它体积大、力量大、食量大,但它绝迹了。有的人说恐龙是因为冰河期而绝迹,这个说法不一定全对;跟恐龙同期而遗留下来的动物、植物还很多。有人说是陨石造成的,那也不对!人类比恐龙更脆弱,人类能留下来,恐龙为什么不能留下来?因为恐龙缺少爱心。恐龙在肚子饿的时候觅食很困难,连它的幼儿小恐龙都会吃掉,它连最基本的爱都没有,所以它绝迹了。 

    爱是生命。所有生命能够延续的主因是爱,你看现在的淡水河畔环境多么恶劣,污染多么严重,但是很多水鸟在那里孵卵、在那里哺育幼鸟,这也是因为爱。 

    爱是生命的动力、生命的根芽,也是人的天性。夫妻之爱应该是夫妻两个人生命的融合,而不是世俗所谓的夫妻做爱就叫爱,这个不是爱,这叫本能,本能有没有错?没有错!这是天赋与人的,但是你若违反了中道那就错了。爱为什么是生命的根源呢?如果母鸟不爱小鸟,老虎残暴得连小虎都吃的话,现在恐怕老虎也绝迹了。 

    爱也是道德的源头。中庸上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什么叫做君子?就是有自尊、有尊严的人,他的道德是从夫妇开始。而人类的进化,由草昧进入文明,由浑浑噩噩进入大清明的人类社会,也是从夫妻开始。因为没有夫妻以前,只知有母不知有父,这样的社会谈不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有了夫妻之爱以后,才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子有亲、夫妇有义,所以爱也是道德的根源。 

    道德的总纲就是智、仁、勇,人类的智慧是由爱产生的。各位知道爱迪生只受过两年家教,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的智慧那里来?是来自于他爱研究。有一次他在火车上做研究,不小心把黄磷掉在地板上,地板烧了起来,车长一怒之下打聋了他一只耳朵,但他还继续研究,他不是被人逼迫著研究,也不是为了要赚钱,他是经由喜爱而研究,而产生智慧。于是他成了大发明家,发明了一千三百多种东西。我们现在用的电话、看的电影、听的音乐,都是他发明的,只不过当初发明的比较粗糙,现在是经过很多次改进的成果。例如电灯,他发明的是用碳丝,后来改用钨丝,虽然他没有发明日光灯,但是如果没有他先发明碳丝做电灯,今天可能还没有日光灯。他的发明是为兴趣而发明,工作本身就是喜乐。 

    我们再看瓦特做实验时,常常忘了进食与睡眠,晚上家人给他准备了两个鸡蛋,旁边有个煤油炉子,家人关照说:你夜里饿了就把煤油炉点上,把两个鸡蛋丢进去煮熟了吃。第二天清早,感觉有点饿了,准备吃了鸡蛋充饥,结果发现锅里煮的是他的怀表。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所以一个对工作全神贯注的人而言,工作的本身就是享受。 

    我们读儒林外史,王冕画的荷花,居然能把蜜蜂蝴蝶都吸引来。王冕原是一个牧童,只因他对荷花的挚爱而成为大艺术家。他看到雨后的荷花清纯姿容,雨珠滴在荷叶上的晶莹婉转、一尘不染,他感觉由衷的喜爱,连作梦都会梦到。于是他先拿棍子在地上勾描,给人家放牛赚的一点零用钱。拿去买颜料、纸张来画荷花,最后成了大画家。这也是因为爱才产生出智慧,终于成功的例子。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的国学大师,他读书常常不睡觉,他说:我只要读书就会得到生命力的泉源。有一天读到天亮,他姊姊端来一碟白糖、一碟年糕。他说:好!你先放在那里,我边看书边吃。等一下他姊姊来收盘子时,发现他满嘴发黑,哧了一跳,会不会是食物中毒啊!再仔细一看,一碟白糖原封未动,那碟年糕已经醮著墨汁吃完了,这就是发愤忘食、心无二用。 

    很多读书人讲中国人的诚是孔圣心法,那没有错!诚是什么?诚是知情意的合一,把你全部的感情,投入你的真理智,在那一点上坚持下去,就会产生意志力,那种真爱的意志力是很大的,超过练瑜伽术的意志锻炼。 

    西方学术的知、情、意是分开的,中国学术的知情意是合一的,这个合一的知情意就是诚,诚的动力根源就是一个爱,一个真爱、热爱。西方所谓的哲学,就是爱智慧。真正的爱才是我们幸福的根源,它可以发挥生命中应有的价值与意义,贡献给社会,贡献给人群。爱的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一种勇气,爱会使胆小的人变成胆大。 

    过去一个同事和我住在同一间寝室里,他胆子很小,每次要等我回来,他才敢进屋里去,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电灯,点的是桐油灯,我要是没有回来,他一个人不敢进去,怕鬼啊!过了一个时期,他交了一个女朋友,去约会必须要通过一个公墓,那个地方鬼多不多?他老兄只要小姐一约他,他是准时报到。因为那个时候谈恋爱,不像现在那么公开,都是悄悄的、趁没有人看见的时候约会,免得人家风言风语,所以他都是晚上去,回来大多是半夜了,必须一个人通过那个墓地,我问他怕不怕鬼啊?他说什么鬼?那里有鬼!(哄笑)所以爱也能产生勇气。 

    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孝里的黄香打虎。黄香小时候不乖、不睡觉,他妈妈说老虎来了,他就赶快盖著被子睡了,他是怕老虎的。有一天爸爸带著他去打柴,突然来了只老虎把他爸爸叼走了,他那时候才八岁,拿著斧头就朝著老虎屁股上砍了一家伙,老虎丢下他父亲就逃跑了。为什么?因为突然的袭击,是老虎所没有料到的。黄香回到村子里,别人问他:你平常最害怕老虎,一听说老虎你就不敢哭了,为什么你敢去砍老虎呢?他说:我爱爸爸,我不能让老虎把我爸爸叼走。所以爱也是勇气。 

    基督教讲神爱世人;耶稣说爱你的敌人;佛教讲冤亲平等。仇人、恩人你都要爱他,所以爱才是我们幸福的泉源,如果家庭没有爱,它就不是个完整的、温馨的家庭。爱你该爱的,不管他是好是坏,也不管他合不合你的意。一般人常犯的毛病,大都认为人家不合我的意。但是你反省一下,你又合过谁的意呢?你一辈子也没合过几个人的意,却要求别人合你的意,这是暴君思想,这是不对的。如果要求父母合我的意,才孝顺他们,那古代的舜对鼓叟,就不会那么孝顺了;舜的孝才是大孝。 

    孝是因为爱他的父亲;慈是因为爱他的儿女;智慧是因为爱他的知识;勇是因为不让别人破坏他所爱。懂得真爱,才会自尊自重,只有爱才能长久,只有爱才能和谐;只有爱才能发挥自己生命的潜力,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 

为什么讲慈悲呢?慈悲是爱的升华。爱是有条件的,爱是有等级的,爱是有步骤的,爱我自己的国家,再爱别人的国家;爱我自己的爸爸妈妈,再爱别人的爸爸妈妈;这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杨子为我,看起来杨朱这个人只管自己,别人的事我不管,社会的事我也不管,好像连皇帝都不要了;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不尊重国家、不尊重政府。其实人人若都像杨朱那样,国家就会富强。杨朱有一句话说’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纵使拔掉我一根汗毛对全天下有益我也不干。他下面还有一句话说’举天下富于一身而不敢’--你把天下的财富都给我我也不要。这是极端个人主义,若人人都能照顾自己,照顾得很好,这个国家就会富强,为什么?因为社会没有垃圾,社会没有包袱,当然就富强。 

    佛的爱是慈悲。什么是慈?就是予众生以乐;什么叫悲?就是给予众生以欢喜、快乐与幸福,这就是慈悲。 

    观音菩萨是无缘大慈,缘就是条件,无条件的同情。对于众生烦恼痛若,都会同情,不因为认识你,也不因为你是我的什么人,都一概同情。 

    什么是同体大悲呢?你长一个疮,等于是长在我身上,而感同身受,这就是同体大悲。 

    像这样的人,他不但赢得幸福,而且会赢得永恒。 

    观音菩萨他是无所不在,法身遍虚空,从中国到东南亚,没有一个国家不供奉观音,甚至可以说是遍及全世界。 

    我们了解爱是幸福的动力,家庭充满了爱,家庭一家会温馨、和谐、完整;社会充满了家,就没有凶杀、仇杀,没有绑架、勒索、金光党,没有了这些事,社会就是一个祥和的社会,是一个温馨的社会。如果人人献出爱心,社会就是天堂,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先进国家。 

    反过来说,我们若缺乏爱也就没有创造幸福人生的动力,我们若没有爱,就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不会很健康,也不会是天才;天才都是情感丰富、热情洋溢的。所以要想活得健康幸福,就必须充满爱心,充满爱心再进一步升华,到了大慈大悲,我们才能够创造幸福的生活,也才能为人类带来永恒的希望。 

    七、反省的要项--去除幸福之贼 

    最后,我们要讲幸福之贼,也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反省的要项。反省什么呢?反省一下幸福之贼。为什么叫做幸福之贼呢?因为这些因素足以破坏我们的健康、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破坏我们的良心道德、破坏我们的幸福,所以称它们为幸福之贼。 

    归纳起来有那些因素呢? 

    (一)虚伪 

    虚伪的因必得幻灭的果。有些人活得很虚伪,他见了你满脸笑容,但却只是皮笑肉不笑,面笑心不笑,明明心里很恨你,却是满脸堆欢、曲意奉承,这就是虚伪。人生已经如梦幻泡影般的不真实了,他再给加上一点虚伪,这样的人只有活在虚假之中、活在卖不掉票的表演当中,他不但不幸福,而且很可怜。 

    (二)愚迷 

    就是愚昧加迷信,愚迷的人善恶不分、是非不明,也弄不清楚正邪,这样的人怎么会幸福呢?先说迷信吧!很多人去拜拜,求佛祖保佑。老实告诉各位,除非你具备了这个条件,种了善因,否则不管是上帝或佛祖,它都不会保佑你、不会给你特权的。 

    过去大家乐盛行的时候,很多菩萨、神像都倒了楣,怎么说呢?大家一窝蜂的去求明牌,结果有些并不灵,为了泄忿,就把菩萨像的耳朵削了、把神像的手砍了出气,这菩萨不是倒了楣吗?它又没招谁惹谁,这叫做迷信。 

    人不种因只求果;不耕耘只求收获;不付出只要获得,这完全不合乎宇宙法则。 

    大宇宙的主宰,我们不论叫它上帝也好,叫它佛祖也好,它是依循因果律的。人不要迷信,不要不种善因,只求神佛保佑;佛不是特权、不是霸道,佛是讲因果法则的。所以你具备了幸福的条件,不信佛你也会幸福;但不信佛你也找不到幸福的条件,真正幸福的条件就是佛法。佛说的成佛的方法,不是所谓真理,宇宙当中没有什么东西叫做真理,都只是一种方法,所以我们刚才讲了半天,也不是在讲真理,顶多只是方法而已。 

    其次讲到愚昧,愚昧就是罪恶,愚昧就是无明。佛经上说的无始无明就是愚昧。人从生下来就做错事,如果说人生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这是正确的。因为人一生下来就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只能慢慢的探索,尽管人类的历史有几千年,但他还在探索,还摆脱不掉愚昧。 

    愚昧为什么是罪恶呢?记得多年前,我住的村子发生一件事,台风过去了之后,有位妈妈看到地上掉了一根高压线,就跟她的小孩讲:把这根电线捡回来,可以晒衣服。结果小孩一捡触了电,死掉了。这妈妈一看孩子触电了,赶紧跑去拉,结果也死掉了。可见愚昧是可以杀人的。 

    还有一个老太太,七、八十岁了,一天到晚埋怨儿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她的儿子是将军,五十多岁,媳妇是教授,四十多岁,一直没有生儿子。那是三十岁年前,医学还没有那么发达,老太太到处烧香拜拜求孙子,结果媳妇怀孕生产了,一家人充满了喜悦,孙子养到两岁时,却得病死掉了。老太太天天骂他儿媳妇,为了上班赚钱牺牲了孙子,儿媳妇也只能忍气吞声,家里的保母忍不住说:老太太!你不要骂你媳妇了,你自己负点责任吧!医院里说你孙子的病是你传染的,说你有肺病,你天天嚼饼干喂孙子……。结果老太太到医院里去问,孙子的确是被她传染了肺病,病发身亡。老太太回到家就上吊死了,因为受不了惭愧、懊恼、难过的折磨。是不是老太太杀了自己的孙子?不是!是愚昧断送了全家的人希望和可爱的幼儿。所以人不可以愚昧。 

    现在一些落后的部落里还有吃人族,这是愚昧;还有人见天不下雨就拜拜,这也是愚昧、迷信。 

    我在军中时有个战士休完假回来,把眼睛给弄瞎了。原来是他害眼病,他妈妈帮他去求了一点香灰,往眼睛里洒,眼睛就看不见了。他妈妈的确是一番好心,过去他妈妈得胃病,吃了香灰的确是好了,好得还很科学,为什么呢?因为他妈妈是胃酸过多,香灰是碱性的,吃了两次就好了。但是她不知道,这个眼睛是不能放香灰的!结果医院给他治疗,用眼角膜移植,还救回来一个眼睛。 

    所以说愚昧与迷信最足以破坏幸福,我们想追求幸福,就要摆脱愚昧、摆脱迷信。如果你照著佛经上说的去做,你不得善果,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一定要如说而行,而不是磕头拜拜,磕头拜拜是没有用的,要照著佛说的去做。 

    (三)吝啬 

    吝啬就是小气、刻薄,刻薄成家。自己有很多钱,死的时候一毛钱也带不走。做人不要太吝啬,该花的钱要花,对大家有益的钱要花,无谓的浪费,例如大拜拜的钱就不要花,既不吝啬,也不浪费,这才合乎中道。 

    (四)依赖 

    依赖是一种坏习惯,不努力充实自己,老想去依赖别人,靠著托人情、送红包来谋取升选,这不合乎中道;你不具备这个条件,勉强爬上去,最后还是会跌下来。应该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不要攀藤倚树的去依赖权势、亲友,一旦你所依赖的人垮台了,你也就跟著倒下。所以依赖只会破坏幸福。 

    (五)懒惰 

    懒惰是许多人的通玻不愿下工夫,只想等运气,结果越等越倒楣,好运没有来,衰运倒来了。所以我们不要懒惰,要勤奋,下扎实的功夫,然后向时间讨回绩效,时间过去了,效果必须呈现出来。要爱惜光阴,用今天的努力,赢取明天的成功,而不要让懒惰夺走了我们的幸福。

文章作者:未知  更新日期:2006-05-30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幸福之道 之一2006-05-30
·幸福之道 之三2006-05-30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