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心
] [
发布文章
][
发布软件
] [
中文繁體
]
文章
·
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电脑·手机·网络
学习
话题
娱乐
故事
文化·历史
国学典籍
法律法规
操作系统
网络
办公·文件
音频视频
图形图像
硬件·驱动程序
行业
学习
编程
游戏
安卓
苹果
鸿蒙
其他
ASP
ASP.NET
JSP
PHP
HTML
·
CSS
·
JavaScript
本 站 搜 索
文章
软件
[选项]
文章类别:
[全部]
电脑·手机·网络
话题
故事
文化·历史
娱乐
学习
法律·法规
国学典籍
搜索选项:
文章编号
文章标题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
相关链接
关键字词
文章标签
文章内容
软件类别:
[全部]
操作系统
网络
办公·文件
音频视频
图形图像
行业
编程
教学学习
游戏
硬件·驱动程序
安卓系统
苹果系统
鸿蒙系统
其他系统
HTML·CSS·JavaScript
ASP
JSP
PHP
ASP.NET
搜索选项:
软件编号
软件名称
软件作者
软件来源
相关链接
关键字词
软件标签
软件简介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人..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是..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一..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部..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是..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虎钤经》卷七
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军中之标..
《素女经》简介
简介 《素女经》中国..
《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黄..
《三十六计》第四套 混战计..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
《房内记》断鬼交第廿五
断鬼交第廿五 《玉房..
《房内记》十动第九
十动第九 素女曰:“..
文 章 信 息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
评论()
〗〖
留言
〗〖
收藏
〗
〖文章分类:
国学典籍
/
伤寒杂病论
〗〖
阅读选项
〗
【字体】
宋体
黑体
楷体
隶体
幼圆
微软雅黑
【字号】
12px
14px
16px
20px
24px
36px
【颜色】
■
■
■
■
■
■
■
■
■
应用到全部文章阅读页面
葶苈括萎桔梗牡丹汤方
葶苈三两(熬) 括萎实大者一枚(捣) 桔梗三两 牡丹皮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脾脏结,腹中满痛,按之如覆杯,甚则腹大而坚,脉沉而紧,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主之。若腹中胀痛,不可按,大便初溏
后鞕,转失(疑为矢)气者,此为实,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主之。
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方
白术二两 枳实二两 桃仁二十七枚(去皮尖) 干姜一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方
大黄三两 厚朴三两 枳实三两 半夏一升 甘草一两(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肾脏结,少腹鞕,隐隐痛,按之如有核,小便乍清乍浊,脉沉细而结,宜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若小腹急痛,小便赤数者,
此为实,宜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劈)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茯苓二两 枳实二两 芍药三两 甘草一两(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饮食如故,时时下利,舌上白苔滑者,为难治。
何谓结胸?师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于里,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早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误下故也。
结胸病,头项强,如柔痉状者,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 葶苈半斤(熬) 芒硝半斤 杏仁半斤(去皮尖熬)
右四味,捣筛二味,纳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方寸匙,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
去滓,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度,禁忌如药法。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
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忄农),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五苓散主之。
【本文分页】
[1]
[2]
[3]
[4]
[5]
[6]
[7]
文章作者:张仲景 更新日期:
2011-01-02
〖文章浏览:〗〖
打印文章
〗〖
发送文章
〗
上下篇章
·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2011-01-02
·
《伤寒杂病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2011-01-02
·
《伤寒杂病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2011-01-02
·
《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011-01-02
相关文章
·
《伤寒杂病论》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2011-01-02
·
《伤寒杂病论》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2011-01-02
·
《伤寒杂病论》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2011-01-02
·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2011-01-02
·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2011-01-02
·
《伤寒杂病论》伤寒例第四
2011-01-02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
网站管理员
]。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