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
《论语》及其养生学思想
  《论语》是孔子弟子所记录..
《论语》简介
  《论语》是孔子和其弟子的..
《千字文》原文
  《千字文》根据史书记载,..
《三字经》原文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渔樵问对》原文 译文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
《帝范》阅武第十一
兵征凶,圣人万不得已而用之:征..
《礼记》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  —..
《汉语成语》上篇:兹 真 兼..
【兹事体大】 此事重大。语出..
《近思录》卷一·道体
1、濂溪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
《菜根谭》应酬
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
《虎钤经》卷六
水战第四十八 凡水战之具,船..
《罗织经》事上卷第二
事上卷第二 【原文】为上者..
《中庸》简介
  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
《素女经》原文
  【原文】   黄帝问素..
 文 章 信 息
《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伤寒杂病论〗〖阅读选项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右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消渴,欲饮水,胃反而吐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茯苓泽泻汤方

  茯苓半斤泽泻田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

  四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消渴,欲得水而食饮不休者,文蛤汤主之。

  文蛤汤方

  文蛤五两麻黄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石膏五两杏仁

  五十枚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汗出即愈,若不汗,再服。

  小便痛(门C必),下如粟状,少腹弦急,痛引脐中,其名曰淋,此热结在下焦也,小柴胡加茯苓汤主之。

  小柴胡加茯苓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生姜二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茯苓四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师曰:霍乱属太阴,霍乱必吐利,吐利不必尽霍乱。霍乱者,由寒热杂合混乱于中也。热气上逆故吐,寒气下注故利,其有饮食不节,壅滞于中上者,竟上则吐,下者,竟下则利,此名吐利,非霍乱也。  

  问曰:病有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非霍乱,霍乱自吐下,今恶寒,身疼,复更发热,故知非霍乱也。

  霍乱呕、吐、下利,无寒热,脉濡弱者,理中汤主之。


【本文分页】[1][2][3][4][5][6][7][8][9][10][11][12][13][14][15]
文章作者:张仲景  更新日期:2011-01-02
〖文章浏览:〗〖发送文章〗〖打印文章
上下篇章 ·《伤寒杂病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2011-01-02
·《伤寒杂病论》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2011-01-02
·《伤寒杂病论》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2011-01-02
·《伤寒杂病论》辨疟病脉证并治2011-01-02
相关文章 ·《伤寒杂病论》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2011-01-02
·《伤寒杂病论》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2011-01-02
·《伤寒杂病论》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2011-01-02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2011-01-02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2011-01-02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2011-01-02
〖文章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