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人..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是..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一..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部..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是..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虎钤经》卷七
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军中之标..
《素女经》简介
  简介   《素女经》中国..
《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黄..
《三十六计》第四套 混战计..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
《房内记》断鬼交第廿五
  断鬼交第廿五   《玉房..
《房内记》十动第九
  十动第九   素女曰:“..
 文 章 信 息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三○ 善恶之行祸福所归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颜氏家训〗〖阅读选项
  归心篇

  一三○、善恶之行祸福所归

  【原文】

  释二曰: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获报耳。善恶之行,祸福所归。九流百氏,皆同此论,岂独释典为虚妄乎?项橐,颜回之短折,伯夷、原宪之冻馁,盗跖、桓之福寿,齐景、桓的之富强,若引之先业,冀以后生,更为通耳。如以行善而偶钟祸报,为恶而傥值福征,便生怨尤,即为欺诡;则亦尧、舜之云虚,周、孔之不实也,又欲安所依信而立身乎?

  【注释】

  [1].影响:影子与回声。
  [2].业缘;佛教指善业生善果、恶业生恶果的因缘。谓一切众生的境遇、生死都由前世业缘所决定。
  [3].九流:战国时的九个学术流派。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又有小说家一派,合为十家。
  [4].业:即梵语“羯磨”。佛都谓在六道中生死轮回,是由业决定的。业包括行动,语言,思想、知识三个方面。分别指身业,口业(或语业)、意业。

  【译文】

  第二:我相信诽谤因和报应之说的种种证据,就好像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一样可以验证。这类事,我耳闻目睹得非常多。有时报应之所以未发生。或许是当事者的精诚还不够深厚,“业”与“果”尚未发生感应,倘如此,则报应就有早迟的区别,但,终归会发生的。善与恶的行为,将分别招致福与祸的报应。中国的九流百家,都持有与此相同的观点,怎么能单单认为佛经所说虚妄的呢?像项橐、颜回的短命而死,伯夷,原宪的挨饿受冻;盗跖、庄的有福长寿,齐景公;桓的富足强大,如果我们把这看成是他们的前辈的善业或恶业的报应寄托在后代身上,那就说得通了。如果因为有人行善而偶然遭祸,为恶却意外得福,你便产生怨尤之心,认为因果报应之说只是一种欺诈蒙骗,那就好比是说尧、舜之事是虚假的,周公、孔子也不可靠,那你又能相信什么,又凭什么去立身处世呢?

  【评语】

  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从其积极角度来讲,可抑恶扬善,规范人的行为,有利于社会安定。其影响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之中。

文章作者:颜之推  更新日期:2011-01-05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二九 人力神奇神力通天2011-01-05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三一 其于戒行何责精洁2011-01-05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三二 忠孝在心不必削发2011-01-05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三三 形体虽死精神犹存2011-01-05
·《颜氏家训》养生篇 一二三 养生有方调养有度2011-01-05
·《颜氏家训》养生篇 一二四 欲求长生先须虑祸2011-01-05
·《颜氏家训》养生篇 一二五 舍生取义君子无怨2011-01-05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二六 儒释两教本为一体2011-01-05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二七 遥大之物不可度量2011-01-05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六八 百里穷困以键当薪2011-01-05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