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
《论语》及其养生学思想
  《论语》是孔子弟子所记录..
《论语》简介
  《论语》是孔子和其弟子的..
《千字文》原文
  《千字文》根据史书记载,..
《三字经》原文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渔樵问对》原文 译文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
《帝范》阅武第十一
兵征凶,圣人万不得已而用之:征..
《礼记》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  —..
《汉语成语》上篇:兹 真 兼..
【兹事体大】 此事重大。语出..
《近思录》卷一·道体
1、濂溪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
《菜根谭》应酬
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
《虎钤经》卷六
水战第四十八 凡水战之具,船..
《罗织经》事上卷第二
事上卷第二 【原文】为上者..
《中庸》简介
  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
《素女经》原文
  【原文】   黄帝问素..
 文 章 信 息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四○ 区区小草难倒名儒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颜氏家训〗〖阅读选项
  音辞篇

  一四○、区区小草难倒名儒

  【原文】

  《月令》云[1]:“荔挺出。”郑玄注云[2]:“荔挺,马薤也。”《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3]。”《广雅》云[4]:“马薤,荔也。”《通俗文》亦云马蔺[5]。《易统卦验玄图》云:“荔挺不也,则国多火灾[6]。”蔡邕《月令章句》云:“荔似挺[7]。”高诱注《吕氏春秋》云[8]:“荔草挺出也。”然则《月令注》荔挺为草名,误矣[9]。河北平泽率生之。江东颇有此物,人或种子阶庭,但呼为旱蒲,故不识马薤。讲《礼》者乃以为马苋;马苋堪食,亦名豚耳,“俗名马齿。江陵尝有一僧,面形上广下狭;刘缓幼子民誉,年始数岁,俊晤善体物[10]。见此僧云:“面似马苋。”其伯父縚因呼为荔挺法师。縚亲讲《礼》名儒[11],尚误如此。

  【注释】

  [1].《月令》:《礼记》篇名。
  [2].郑玄:东汉经学家。见《勉学》。马薤:草本植物名。薤:音谢(xiè)
  [3].蒲:草本植物名。
  [4].《广雅》:训诂书。
  [5].《通俗文》:书名。汉服虔撰。
  [6].此二句依颜氏文意当理解为:“荔草茎儿不出,则国家多火灾。”但亦有不同理解者,见注[9]
  [7].蔡邕: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8].高诱:东汉人。
  [9].颜氏认为郑玄把“荔挺”二字作草名是错误的。但后人亦有不同意见。
  [10].俊晤:亦作“俊悟。”聪明卓异。体物“铺陈描摹事野的形态。
  [11].亲:犹言本人或本身。此句说刘縚本人是讲《礼》的名儒。

  【译文】

  《月令》说:“荔挺出。”郑玄作的注释说:“荔挺就是马薤。”《说文解字》说:“荔像蒲而较小,根可做刷子。”《广雅》说:“马薤就是荔。”《通俗文》也称它为马蔺。《易统通卦验玄图》说:“荔草茎儿长不出,则国家多火灾。”蔡邕的《月令章句》说:“荔草以它的茎儿冒出地面。”高诱注释《吕氏春秋》说:“荔草的茎儿冒出来。”这样看来,郑玄的《月令注》把“荔挺”作为草名是错误的了。这种草在河北地区的沼泽地带到处都得有。江东地区也有不少此物,有的人把它在阶庭内,只不过是称它为旱蒲,所以就不知道马薤的名字。讲解《礼记》的人竟把它当成马苋;马苋可以吃,也叫做豚耳,俗名叫马齿。江陵曾经有一位僧人,脸形上宽下窄,刘缓的小儿子叫民誉,年龄才几岁,却异常聪明,善于描摹事物,他看见这位僧人就说:“他的脸像马苋。”民誉的伯父刘縚因此就称呼这位僧人叫荔挺法师,刘縚本人就是讲解《礼记》的有名学者,尚且会这样的误解。

  【评语】

  身为名儒,亦有出错之时,可见学无止境,如果粗通文墨,便沾沾自喜,甚至恃才例物,目空一切,岂不可笑?

文章作者:颜之推  更新日期:2011-01-05
〖文章浏览:〗〖发送文章〗〖打印文章
上下篇章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三九 牡牧有别不可乱用2011-01-05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四一 江南旧本恐为少误2011-01-05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四二 俗写有误云当为雨2011-01-05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四三 考证“犹豫”解释“狐疑”2011-01-05
相关文章 ·《颜氏家训》养生篇 一二三 养生有方调养有度2011-01-05
·《颜氏家训》养生篇 一二四 欲求长生先须虑祸2011-01-05
·《颜氏家训》养生篇 一二五 舍生取义君子无怨2011-01-05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二六 儒释两教本为一体2011-01-05
·《颜氏家训》归心篇 一二七 遥大之物不可度量2011-01-05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六八 百里穷困以键当薪2011-01-05
〖文章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