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
《论语》及其养生学思想
  《论语》是孔子弟子所记录..
《论语》简介
  《论语》是孔子和其弟子的..
《千字文》原文
  《千字文》根据史书记载,..
《三字经》原文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渔樵问对》原文 译文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
《帝范》阅武第十一
兵征凶,圣人万不得已而用之:征..
《礼记》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  —..
《汉语成语》上篇:兹 真 兼..
【兹事体大】 此事重大。语出..
《近思录》卷一·道体
1、濂溪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
《菜根谭》应酬
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
《虎钤经》卷六
水战第四十八 凡水战之具,船..
《罗织经》事上卷第二
事上卷第二 【原文】为上者..
《中庸》简介
  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
《素女经》原文
  【原文】   黄帝问素..
 文 章 信 息
《了凡四训》第一篇 立命之学(命运的创立)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了凡四训〗〖阅读选项
  说到修,所有身口意的过恶,都应当把它除去。说到等待,是静候时机的自然成熟,不存一毫的非分侥幸,一毫的期待思想。如有预期或将迎的心,都应当斩尽杀绝。到这地位,直造无念无求,先天之境,即此便是真实的学问。你不能做到无心的功夫,只要能持诵《准提咒》,不必计较,勿令间断。(念佛也有同样功效。)--功夫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不持中持,到了念头空寂不动,那就灵验了。

  我的号原叫学海,从这一天起就改号了凡。因明"了"立命的道理,不愿再落"凡"夫的窠臼了。从此以后,一天到晚,心地都在约束着自己,一切心念行就和以前不同了。从前只是悠悠地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励的景象。虽在暗室屋漏处,也恐怕得罪天地神鬼。遇到别人憎恨我,或是毁谤我,自能安然容受了。

  到了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他的话就不应验了。而秋闱考试就中了举人。但是我检讨自身,还是有许多的错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犹豫不决,或身勉强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能操持而醉后便放逸。以过折功,日常虚度。从己巳岁开始发愿直至己卯岁,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完成以后,就发起求子的愿,也许愿行三千善事。辛巳岁生天启。

  我每次行善事,就用笔记上。你母不能写,每做一件善事,就用鹅毛管印一个朱圈在日历本上面。或布施贫人,或买放生命,所做种种善事,有时一天多到十几圈。到了癸末年八月,三千之数已经圆满。九月十三日,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条。

  丙戌年登第,授宝砥县长。我备空格一册,名叫《治心篇》,放在案上,所行善恶事,就是微小的也把它登记起来,夜里在庭前摆了一张桌子,焚香告天,你母见到我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善,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

  夜间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我告诉他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神人说:“只减粮一节,一万善事都已经圆满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砥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我把它减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人民减轻了负担。虽然神人这样告诉我,但我自己的心里还有此疑惑。恰遇幻余弹师从五台山来,我便把这梦告诉他,并问这个梦可以相信吗?禅师说:“只要发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的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我就捐出俸银,请他在五台山斋僧一万人,代为回向。

  孔公算我五十三岁要死,我虽不曾祈祷求寿,这一年居然无恙。今年我已六十九岁。《商书》说:“天道难信,因为命在变异,是不肯定的。”《周书》也说:“无命无常,修德为要。”这不是古人欺人的话。我因此相信"所有幸福都是自己可以求得的。”这句话,是圣贤的名言。若是说,祸福是天所掌握,是天所注定的。这就是世俗浅识人的言论了。

  你(天启)的命运前途,现在还不知道是怎样的,但不论如何,即使命里应该荣耀显达的,也要常作冷落寂莫想;即使时运亨通顺利的,也要常作指意逆境想;即使眼前衣食丰足的,也要常作贫穷想;即使别人对我敬爱的,也要常作谦和不骄傲想;即使门第高名望重的,也要常作卑下低微想;即使学问很优良的,也要常作浅陋想。从远一点来说,要发扬祖先的遗德,近一点来说,要弥补父母的过失,对上要报答国家的恩惠,对下要创造家庭的幸福,对外要救济别人的急难,对内要约束克制自己的私心杂念。天天要检查自己的不是,要改过自新。倘使一天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那就是一天安于自是;一天无过可改,就是一天没有进步。天下聪明俊秀的人不少,他们为什么德不加修,业不加广?只是因为因循二字耽误了一生。云谷禅师所传授的立命学说,乃是很精、很深、很真、很正的道理,务必熟读而努力去实行,不得贻误了自己!


【本文分页】[1][2][3][4]
文章作者:袁了凡  更新日期:2011-01-11
〖文章浏览:〗〖发送文章〗〖打印文章
上下篇章 ·《了凡四训》第二篇 改过之法(错误的改正)2011-01-11
·《了凡四训》第三篇 积善之方(善业的积累)2011-01-11
·《了凡四训》第四篇 谦德之效(谦和的效益)2011-01-11
相关文章 ·《了凡四训》前言2011-01-11
·《了凡四训》第二篇 改过之法(错误的改正)2011-01-11
·《了凡四训》第三篇 积善之方(善业的积累)2011-01-11
·《了凡四训》第四篇 谦德之效(谦和的效益)2011-01-11
·《了凡四训》附录 袁了凡居士传2011-01-11
〖文章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