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人..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是..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一..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部..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是..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虎钤经》卷七
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军中之标..
《素女经》简介
  简介   《素女经》中国..
《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黄..
《三十六计》第四套 混战计..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
《房内记》断鬼交第廿五
  断鬼交第廿五   《玉房..
《房内记》十动第九
  十动第九   素女曰:“..
 文 章 信 息
《了凡四训》第四篇 谦德之效(谦和的效益)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了凡四训〗〖阅读选项
  【译文】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中,都详明肯切地告诫我们,谦虚是进步受益的基础,而骄傲自满是堕落失败的阶梯!《易经》里的谦卦中六爻都吉。《易经》“满招损,谦受益”。谦和骄傲是祸福关头,不可不慎啊!

  我每次结伴投考,往往见到寒士将要发达,必有一段谦光洋溢,虚怀克制自己的景象。可知谦抑的人心气愈收敛,光彩便愈焕发。

  辛未年,我赴省考举人,我们嘉善县参加考试的共十人,只有丁敬宇年纪最轻,他的态度极其谦虚。我对费锦坡兄说:“此兄今年必定登科"他问我:“你怎么知道呢?”我说:“惟谦受福。你看十人之中,哪有信实厚朴、不敢先人,如敬宇的态度的?哪有恭敬对人、一切顺受、小心谨慎,如敬宇的态度的? 哪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的容量的?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天地鬼神也会保佑他,岂有不发达之理呢?”到了开榜,敬宇果然登科了。

  丁丑年,我在北京和冯开之住在一起,看见他的态度非常谦虚,跟幼年时的他大不相同。李实岩为人很爽直,有时当面批评他的不是。只见开之平怀顺受,没有一句反驳的话。我对他说:“福有福的开端,祸有祸的预兆,此心真的能做到谦虚,表现在行动上,这是得福的开端,你今年是决定及第的了。”过了不久,果然如我所说。

  赵始峰山东寇县人,童年就举于乡,可是过了很久,还没有及第。他的父亲任嘉善县的主薄。他随着父亲到任,仰慕钱明吾学问的渊博,把自己的文章拿去向他请教。明吾把他的文章都涂抹了。赵不但不发怒,而且表示心服,完全接受。到了明年,赵就登科了。

  壬辰年,我到北京觐见,遇着夏建所,见他心气和平,谦光动人。我对其他的友人说:“一个将要发迹的人,福虽未至而慧先发,智慧一发,那轻浮的就转变为诚实,平时放肆的也就自然收敛了。建所的态度这样地谦和,他的前途必然是光明的了。”及至开榜,果然中了。

  江阴张畏岩,学识很渊博,善于作诗文,在文人学士中颇有声誉。甲午年南京乡试,他寄宿在佛寺里,发榜没有他的名,就大骂考官瞎了眼睛。当时有一道人在旁微笑着。张就迁怒到他,道人说:“相公的文章,一定做得不好的”。张听了更是火冒三丈,就斥诉他:“你没有见过我的文章,怎知道我写得不好呢?”道人说:“听说写文章贵在心气和平,现在听到了你在骂人,满腹牢骚,心气不平极了,文章怎么写得好呢?”张感到他的话有些道理,因而屈服,就向他请教.

  道人说:“一个人要考中,全得靠命,命不该中,文章虽做得好,是无益的。你今后需要自己做个转变”。张问道人:“既是命定,怎么能够转变呢?”道人说:“所以形成现在之命的是前世的业报,业报是自己所作的,创立今后的却在于你自己啊!只要尽力做善事,广积阴德,有什么福不可求得呢?”

  张畏岩说:“我是穷人,有什么办法呢?”道人说:“善事阴功都由心造,常存善心功德无量!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你为什么不责自己不奋勉努力,而反骂试官!张很佩服道人的话。从此痛改前非。一切有益于人的善事,每天努力去做,因此品德日增。

  丁酉年梦到一所大的房屋里,得试录一册,其中有好多行是空白的.于是他问旁边的人。有人说,这是今科的试录。张接着又问:“为什么有这许多缺名呢?”那人回答说:“阴间对于科第每三年作一次考核,要积德而没有过失的才有名。如这一册中所缺的,都是本该中试,因新近有了缺德的行为而被删去了的。”后来又指着一行说:“你三年来持身很谨慎,有可能填补这一空白的,你要好好自爱啊?”在这一科,张畏岩果中一百零五名。

  由此看来,趋吉避凶,这是断然由我自己作主的。因此,须要自己约束行为,丝毫不得动恶念、行恶事,这样才是受福的基础。凡是骄傲自满的人,必非远大的人才。即使发迹,也是不得长久受用的。稍有见识的人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况且只有谦虚才有机会受到教育,从而能得到无止境地进步。因此,谦是求学进德所必不可少的啊!古人说:“有志于功名的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的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要念念谦虚,时时方便,无微不至,这样就自然转变业报,造福由我自主了!


【本文分页】[1][2]
文章作者:袁了凡  更新日期:2011-01-11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了凡四训》第三篇 积善之方(善业的积累)2011-01-11
·《了凡四训》前言2011-01-11
·《了凡四训》第一篇 立命之学(命运的创立)2011-01-11
·《了凡四训》第二篇 改过之法(错误的改正)2011-01-11
·《了凡四训》第三篇 积善之方(善业的积累)2011-01-11
·《了凡四训》附录 袁了凡居士传2011-01-11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