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推 荐 文 章        More...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是让..
我一直有每天看书的习惯,即..
没有努力过的人,不配谈运气
之前,我开过一间自己的摄..
真正的出路,是走出自己内..
前段时间,朋友小琳打来电..
不害怕改变,才是给自己最..
1 前几天,有个新婚不久..
用多长时间,可以成为一个..
1 一年时间能不能改变一..
你对人生将就,人生也会对..
  1   前几天和朋友去..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近思录》卷四·存养
1、或问:圣可学乎?濂溪先生曰:..
《颜氏家训》风操篇 四七 ..
  风操篇   四七、灵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微软“必应”,谷歌之后又..
  曾几何时,我们觉得“谷歌..
 文 章 列 表 文章作者 阅读统计 更新日期
《六韬》卷一 文韬 盈虚 210 2010-12-31
  卷一   文韬   盈虚   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   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   文王曰:“古之圣贤,可得闻乎?”   太公曰:“昔者帝尧之王天..
《六韬》卷一 文韬 国务 204 2010-12-31
  卷一   文韬   国务   文王问太公曰:“愿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   太公曰:“爱民而已。”   文王曰:“爱民奈何?”   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   文王曰:“敢请释其故。”   太公曰:“民不..
《六韬》卷一 文韬 大礼 228 2010-12-31
  卷一   文韬   大礼   文王问太公曰:“君臣之礼如何?”   太公曰:“为上唯临,为下唯沉。临而无远,沉而无隐。为上唯周,为下唯定。周则天也,定则地也。或天或地,大礼乃成。”   文王曰:“主位如何?”   太公曰:“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
《六韬》卷一 文韬 明传 215 2010-12-31
  卷一   文韬   明传   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曰:“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①之言,以明传之子孙。”   太公曰:“王何所问?”   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   太公曰:“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
《六韬》卷一 文韬 六守 211 2010-12-31
  卷一   文韬   六守   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者何也?”   太公曰:“不慎所与也。人君有六守、三宝。”   文王曰:“六守何也?”   太公曰:“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   太公曰:..
《六韬》卷一 文韬 守土 202 2010-12-31
  卷一   文韬   守土   文王问太公曰:“守土奈何?”   太公曰:“无疏其亲,无怠其众,抚其左右,御其四旁。无借人国柄,借人国柄,则失其权。无掘壑而附丘,无舍本而治末。日中必彗①,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涓涓不塞,将为..
《六韬》卷一 文韬 守国 230 2010-12-31
  卷一   文韬   守国   文王问太公曰:“守国奈何?”   太公曰:“斋,将语君天地之经,四时所生,仁圣之道,民机①之情。”   王即斋七日,北面再拜而问之。   太公曰:“天生四时,地生万物。天下有民,仁圣牧之。故春道生,万物荣;夏道长,万物成;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
《六韬》卷一 文韬 上贤 249 2010-12-31
  卷一   文韬   上贤   文王问太公曰:“王人者,何上何下?何取何去?何禁何止?”   太公曰:“王人者,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故王人者有六贼、七害。”   文王曰:“愿闻其道。”   太公曰:“夫六贼者,一曰臣有大作宫室池榭,游观倡乐者,伤王之德..
《六韬》卷一 文韬 举贤 176 2010-12-31
  卷一   文韬   举贤   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能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至危亡者,何也?”   太公曰:“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文王曰:“其失安在?”   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   文王曰:“何如?”  ..
《六韬》卷一 文韬 赏罚 184 2010-12-31
  卷一   文韬   赏罚   文王问太公曰:“赏所以存劝,罚所以示惩。吾欲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不闻见者莫不阴化①矣。夫诚,畅于天地,通于神明,而况于人乎?”   【注释】①.阴化:暗中受道感化。
《六韬》卷一 文韬 兵道 194 2010-12-31
  卷一   文韬   兵道   武王问太公曰:“兵道何如?”   太公曰:“凡兵之道,莫过于一①。一者,能独往独来。黄帝曰:‘一者,阶于道,几于神。’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故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今商王知存而不知亡,知乐而不知殃。夫存者非存,在于虑亡;乐者非乐..
《六韬》卷二 武韬 发启 195 2010-12-31
  卷二   武韬   发启   文王在丰,召太公曰:“呜呼!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   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
278279280281282283284285286
文章类别/分类:全部,共有4974篇文章,12篇文章/页,页次:282/415,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