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推 荐 文 章        More...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是让..
我一直有每天看书的习惯,即便..
没有努力过的人,不配谈运气
之前,我开过一间自己的摄影..
真正的出路,是走出自己内..
前段时间,朋友小琳打来电话..
不害怕改变,才是给自己最..
1 前几天,有个新婚不久的..
用多长时间,可以成为一个..
1 一年时间能不能改变一个..
你对人生将就,人生也会对..
  1   前几天和朋友去附..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ASP:Persits ASPMail 发送..
【发送邮件测试代码下载】压..
《帝范》附录一:唐太宗李..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
《帝范》全文
帝范序 序曰:朕闻大德曰生,大..
《帝范》审官第四
唐太宗教给尔用人的绝招:知人善恶..
《帝范》序
「原文」序曰:[序,次也,又述也。..
《帝范》《四库全书·帝范..
臣等谨按:《帝范》十二篇,唐太宗..
 文 章 列 表 文章作者 阅读统计 更新日期
《伤寒杂病论》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张仲景 595 2011-01-02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湿气为病,内外上下,四处流行,随邪变化,各具病形,按法诊治,勿失纪纲。湿气在上,中于雾露,头痛,项强,两额疼痛,脉浮而涩者,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主之。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   黄芪三两桂枝二两茯苓三两细辛一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杂病论》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张仲景 260 2011-01-02
  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伤燥,肺先受之,出则大肠受之,移传五脏,病各异形,分别诊治,消息脉经。   燥病,口渴,咽干,喘,咳,胸满痛甚则唾血,脉浮短而急,此燥邪干肺也,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若移于大肠,则大便难,口渴,欲饮热,脉急大,在下者,麻仁白蜜煎主之。   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方 ..
《伤寒杂病论》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张仲景 313 2011-01-02
  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面,则下阳明,甚则入脾;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中于侧,则下少阳,甚则入肝;病变不一,慎毋失焉。   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若流于腑,则困苦,呕逆,腹胀,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 ..
《伤寒杂病论》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张仲景 355 2011-01-02
  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寒之为病,肾先受之,其客于五脏之间,脉引而痛;若客于八虚之室,则恶血住留,积久不去,变而成著,可不慎欤!   寒病,骨痛,阴痹,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引痛,脉沉而迟,此寒邪干肾也,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其著也则两腘痛,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张仲景 596 2011-01-02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此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张仲景 996 2011-01-02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张仲景 834 2011-01-02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问曰:病有脏结,有结胸,其状何如?师曰: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者,名曰脏结也。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何谓脏结?师曰:脏结者,五脏各具,寒热攸分,宜求血分,虽有气结,皆血为之。假令肝脏结,则两胁痛而呕,脉沉弦而结者,宜吴茱萸汤。若发热不呕者,此为实,脉..
《伤寒杂病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张仲景 1004 2011-01-02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
《伤寒杂病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张仲景 616 2011-01-02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不可发汗,汗则(言严)语,烦躁,此属胃不和也,和之则愈。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
《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张仲景 1589 2011-01-02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饮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
《伤寒杂病论》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张仲景 453 2011-01-02
  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太阳病,发热,无汗,而恶寒者,若脉沉迟,名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若脉浮数,名柔痉。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日痉,为难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
《伤寒杂病论》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张仲景 530 2011-01-02
  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
298299300301302303304305306
文章类别/分类:全部,共有4974篇文章,12篇文章/页,页次:302/415,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