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
 
 
忽必烈发军侵日本﹐遇台风﹐全军覆没 
郭守敬等制定《授时历》﹐颁行天下  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
 
 
江南各族人民起义﹐凡二百余所。十月﹐福建建宁黄华起事﹐有众十万﹐号头陀军 
元朝发军侵缅国  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
 
 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
 
 
五月﹐元军复侵安南﹐六月退还 
六月﹐以《农桑辑要》颁诸路 
十月﹐元军再次侵缅国  1287年------元至元二十四年
 
 
三月﹐发行至元通行宝钞 
四月﹐诸王乃颜反﹐忽必烈亲征﹐乃颜战败被擒﹐处死 
是年﹐福建钟明亮起义 
忽必烈又发兵侵安南  1289年------元至元二十六年
 
 
二月﹐籍江南户口 
七月﹐海都军进攻漠北﹐忽必烈亲征﹐复和林﹑留伯颜镇守 
江南各族人民起义﹐凡四百余处  1291年------元至元二十八年
 
 
二月﹐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 
五月﹐颁行《至元新格》  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
 
 
九月﹐置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发兵侵爪哇  1293年------元至元三十年
 
 1294年------元至元三十一年
 
 
正月﹐忽必烈死。四月﹐铁穆耳即帝位﹐是为元成宗铁穆耳  1300年------大德四年
 
 1301年------大德五年
 
 
五月﹐云南宋隆济﹑贵州蛇节相继起事﹐围攻元朝侵八百媳妇军 
海都等在岭北与元军战﹐海都败﹐退出岭北﹐死于途中  1303年------大德七年
 
 1304年------大德八年
 
 1307年------大德十一年
 
 
正月﹐元成宗死。三月﹐侄爱育黎拔力八达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自北方迎其兄海山。五月﹐海山即帝位﹐是为元武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被立为皇太子  1311年------至大四年
 
 
正月﹐武宗死。爱育黎拔力八达执政。三月﹐即帝位﹐是为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1313年------皇庆二年
 
 1314年------延佑元年
 
 1315年------延佑二年
 
 1320年------延佑七年
 
 
正月﹐元仁宗死。三月﹐太子硕德八剌嗣帝位﹐是为元英宗硕德八剌  1323年------至治三年
 
 
二月﹐《大元通制》成﹐颁行天下 
八月﹐硕德八剌自上都还﹐驻南坡﹐为铁失等所杀。九月﹐晋王也孙铁木儿即帝位﹐是为泰定帝  1328年------天历元年
 
 
七月﹐泰定帝死。九月﹐泰定皇太子阿剌吉八即帝位于上都。燕铁木儿于大都发动政变﹐迎元武宗之子图帖睦尔为帝﹐是为元文宗图帖睦尔。上都﹑大都两个政权并立﹐发生激烈战斗。十月﹐上都政权失败。十一月﹐图帖睦尔遣使往漠北迎其兄和世  1329年------天历二年
 
 
正月﹐和世 于和林北即帝位﹐是为明宗。五月﹐和世 立图帖睦尔为皇太子。八月﹐和世 南来﹐与图帖睦尔相会于王忽察都﹐数日后暴死。图帖睦尔复即帝位  1331年------至顺二年
 
 1332年------至顺三年
 
 
八月﹐元文宗死。十月﹐明宗和世 次子懿璘质班被立为帝﹐十一月死﹐庙号宁宗  1333年------元统元年
 
 
六月﹐和世 长子妥欢帖睦尔即帝位﹐是为元顺帝妥欢贴睦尔  1337年------后至元三年
 
 
正月﹐广州朱光卿等起义。二月﹐棒胡起义于汝宁信阳州﹔广西徭民再次起义  1338年------后至元四年
 
 1342年------至正二年
 
 1344年------至正四年
 
 1345年------至正五年
 
 
十月﹐《辽史》﹑《金史》﹑《宋史》修成 
十一月﹐《至正条格》成  1346年------至正六年
 
 
四月﹐辽阳吾者野人及水达达起义。六月﹐福建汀州罗天麟等起义。是年﹐武冈徭民吴天保起义  1348年------至正八年
 
 1351年------至正十一年
 
 
四月﹐修治黄河﹐发民工十三万﹐军队二万。十一月﹐黄河堤成 
五月﹐颍州刘福通起义。八月﹐蕲州徐寿辉起义﹐国号天完。邳州李二﹑赵君用﹑彭早住起义﹐攻占徐州等地  1352年------至正十二年
 
 
二月﹐濠州郭子兴﹑孙德崖等起义。闰三月﹐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八月﹐徐州被元军攻陷﹐李二死。是年﹐天完红巾军攻克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1353年------至正十三年
 
 
正月﹐淮东张士诚起义﹐攻克高邮等地。是年﹐元军大举反攻﹐天完红巾军连遭挫折  1354年------至正十四年
 
 
正月﹐张士诚称诚王﹐国号大周。九月﹐元丞相脱脱率大军围高邮。元顺帝突然下令罢脱脱官爵﹐元军溃散  1355年------至正十五年
 
 
二月﹐刘福通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建国号宋﹐改元龙凤。韩林儿号小明王。是年﹐天完红巾军复起﹐连败元军  1356年------至正十六年
 
 
二月﹐张士诚部渡江攻克平江等地。三月﹐朱元璋取集庆。是年﹐天完﹑宋红巾军分头出击﹐连获胜利  1357年------至正十七年
 
 
宋红巾军分三路北伐﹐攻入陕西﹑山西﹑山东等地。是年﹐张士诚降元  1358年------至正十八年
 
 
宋红巾军毛贵部由山东入河北﹐直通大都﹐因孤军无援败退。刘福通于五月间攻占汴梁。天完红巾军连克江西﹑福建广大地区。十二月﹐宋红巾军攻占上都  1359年------至正十九年
 
 
北方元军反攻﹐三路北伐相继失败﹐九月﹐汴梁破﹐韩林儿﹑刘福通逃至安丰  1360年------至正二十年
 
 
五月﹐天完红巾军攻克太平。陈友谅杀徐寿辉﹐称帝﹐建国号汉  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
 
 
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陈败死。张士诚出兵袭安丰﹐刘福通﹑韩林儿为朱元璋救出。张士诚自称吴王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
 
 1366年------至正二十六年
 
 
八月﹐朱元璋发《平周檄》﹐大举进攻张士诚。十二月﹐朱元璋将韩林儿沉于江﹐宋政权亡  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
 
 
九月﹐朱军攻破平江﹐张士诚被擒自杀。朱元璋命徐达率大军北伐。十一月﹐浙东方国珍投降朱元璋。是年﹐北方军阀混战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
 
  明洪武元年
 
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即帝位﹐国号明﹐是为明太祖朱元璋 
闰七月﹐元顺帝逃往上都﹐史称北元。八月﹐明军占领大都﹐元亡 
明定田赋额﹐编定役法﹐定卫所制度  1369年------明洪武二年
 
 
以临濠为中都 
诏天下府﹑州﹑县皆立学。侍官制﹐定封建诸王之制  1370年------明洪武三年
 
 
四月﹐徐达破元将扩廓帖木儿﹐元顺帝病死于应昌﹐昭宗继位 
分封诸王。诏定科举制度  1371年------明洪武四年
 
 1374年------明洪武七年
 
 1375年------明洪武八年
 
 
正月﹐令乡里立社学 
三月﹐立钞法﹐造大明宝钞 
四月﹐改各都卫为都指挥使司 
空印案发﹐诛连甚广  1376年------明洪武九年
 
 1377年------明洪武十年
 
 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
 
 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
 
 
胡惟庸案发﹐左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杀﹐株连三万余人 
罢中书省﹐废丞相制度。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罢御史台﹐废御史大夫  1381------年 明洪武十四年
 
 
徐达等出塞击元﹐俘获甚众 
是年﹐定赋役籍﹐编里甲﹐造黄册  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
 
 1383年------明洪武十六年
 
 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
 
 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
 
 
三月﹐郭桓案发﹐郭下狱死。株连者数万人 
十月﹐颁《大诰》  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
 
 
福建僧彭玉琳组织白莲会﹐称晋王﹐旋被镇压 
令划入匠籍之工匠轮班入京师服役  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
 
 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
 
 
明军至捕鱼儿海﹐俘元皇子及妃嫔等数万人﹐北元主远走  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
 
 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
 
 
蓝玉案发﹐凉国公蓝玉因谋反被杀﹐株连死者一万五千余人  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7年------明洪武三十年
 
 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
 
 
闰五月﹐太祖死﹐皇太孙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即位后议定削藩﹐削废周﹑齐﹑湘﹑代﹑岷五王  1399年------建文元年
 
 1402年------建文四年
 
 
六月﹐燕兵渡江﹐攻入南京。宫中起火﹐建文帝不知所终。燕王朱棣即帝位﹐是为明成祖朱棣  1403年------永乐元年
 
 1405年------永乐三年
 
 1407年------永乐五年
 
 
《永乐大典》成书﹐凡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 
改安南置交址布政使司  1409年------永乐七年
 
 
置奴儿干都司 
是年﹐乌斯藏黄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在拉萨行大祈愿法会﹐黄教渐成执政教派  1410年------永乐八年
 
 1411年------永乐九年
 
 1414年------永乐十二年
 
 1419年------永乐十七年
 
 1420年------永乐十八年
 
 
山东蒲台唐赛儿起义﹐同年失败 
置东厂﹐由宦官掌管﹐专职缉查军民官吏  1421年------永乐十九年
 
 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
 
 
成祖第五次率师亲征鞑靼。七月还至榆木川时病死。皇太子高炽即位﹐是为仁宗  1425年------洪熙元年
 
 1429年------宣德四年
 
 1430年------宣德五年
 
 1433年------宣德八年
 
 
郑和第七次自西洋还。郑和下西洋前后二十八年﹐经三十余国  1435年------宣德十年
 
 
正月﹐宣宗死﹐太子祁镇即位﹐是为英宗 
以宦官王振掌司礼监﹐明代宦官乱政由此开始  1436年------正统元年
 
 1439年------正统四年
 
 1441年------正统六年
 
 1442年------正统七年
 
 1445年------正统十年
 
 
叶宗留起义。处州人叶宗留聚众至福建开矿﹐被禁﹐遂杀官反抗  1447年------正统十二年
 
 1448年------正统十三年
 
 1449年------正统十四年
 
 
瓦剌也先犯大同﹐七月﹐英宗率军亲征。八月十五日﹐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所破﹐英宗被俘﹐明军全军覆没﹐史称土木之变。九月﹐祁钰即帝位。十月﹐也先挟英宗逼京师﹐于谦率军击退也先  1450年------景泰元年
 
 
也先在大同﹑宣府等地被明总兵官郭登﹑朱谦击退﹐乃与明约和  1454年------景泰五年
 
 1457年------天顺元年
 
 
正月﹐宦官曹吉祥及其党羽石亨等乘景帝病危﹐迎太上皇英宗复位﹐史称夺门之变。二月﹐景帝死  1458年------天顺二年
 
 1460年------天顺四年
 
 
鞑靼孛来率军分路南下﹐抵雁门。京师大乱。后鞑靼军退  1464年------天顺八年
 
 
正月﹐英宗死﹐太子见深即位﹐是为宪宗。始以内批授官﹐时称传奉官  1465年------成化元年
 
 1470年------成化六年
 
 1471年------成化七年
 
 1477年------成化十三年
 
 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
 
 
八月﹐宪宗死。九月﹐太子佑樘即位﹐是为孝宗。遣散传奉官两千余人  1488年------弘治元年
 
 
鞑靼小王子遣使至京﹐自称大元可汗(达延汗)﹐从此屡与明通使。达延汗在位时统一漠北﹐蒙古复强  1492年------弘治五年
 
 1505年------弘治十八年
 
 1506年------正德元年
 
 
以杨一清总制陕西﹑延绥﹑宁夏﹑甘肃。命刘瑾掌司礼监﹐大权尽归刘瑾  1508年------正德三年
 
 1510年------正德五年
 
 
霸州文安人刘六﹑刘七起义﹐为明中叶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  1518年------正德十三年
 
 1519年------正德十四年
 
 
宁王宸濠反于南昌﹐南赣巡抚王守仁发兵征讨﹐克南昌。宸濠兵败被俘  1521年------正德十六年
 
 
三月﹐武宗死。四月﹐武宗从弟厚熜即位﹐是为明世宗朱厚熜 
大礼议起  1524年------嘉靖三年
 
 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
 
 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
 
 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
 
 1551年------嘉靖三十年
 
 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
 
 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
 
 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
 
 
巡抚谭纶率戚继光﹑俞大猷﹑刘显三将大破倭寇﹐收复兴化﹐浙﹑闽倭寇渐平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
 
 1567年------隆庆元年
 
 1569年------隆庆三年
 
 
海瑞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贪官污吏不敢作恶 
戚继光任总兵官﹐镇守蓟州等地  1570年------隆庆四年
 
 
冬﹐俺答孙把汉那吉降明 
应天巡抚海瑞疏浚吴淞江﹐浚白茆河﹐并抑制豪强﹐被劾离职  1571年------隆庆五年
 
 
封俺答为顺义王﹐开互市。自此宣大以西平静无事 
戚继光修成蓟镇长城﹐又调浙兵加强边军训练  1572年------隆庆六年
 
 
五月﹐穆宗死。六月﹐太子翊钧即位﹐是为明神宗朱翊钧 
张居正任首辅  1573年------万历元年
 
 1578年------万历六年
 
 
诏清丈天下田亩﹐限三年完成 
俺答汗尊乌斯藏喇嘛领袖索南嘉措为达赖喇嘛﹐是为达赖三世 
张居正举潘季驯总理河漕  1579年------万历七年
 
 1581年------万历九年
 
 1583年------万历十一年
 
 1587年------万历十五年
 
 
明政府封索南嘉措为"朵只儿唱达赖喇嘛" 
海瑞死于南京右都御史任﹐人民为之罢市致哀  1588年------万历十六年
 
 1590年------万历十八年
 
 
以大理评事雒于仁谏疏﹐神宗不欲外人得知﹐留中不发﹐自是章奏留中遂成为例  1592年------万历二十年
 
 
宁夏之役起。二月﹐哱拜据城反﹐后命李如松讨平 
朝鲜之役起。五月﹐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侵朝鲜。明兵赴援﹐大败。乃任李如松为防海御倭总兵官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
 
 
李如松收复平壤﹑开城﹐进攻王京﹐日军弃王京﹐退据釜山。明撤主力回国  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
 
 
吏部郎中顾宪成被责革职﹐遂回无锡修东林书院﹐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讲学﹐讽议朝政评论人物﹐东林党议始于此  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
 
 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
 
 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
 
 
遣宦官至各地征税﹑办矿。临清﹑沙市﹑武昌﹑汉阳等地民变  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
 
 
播州杨应龙作乱多年﹐明军平乱﹐史称播州之役 
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到京﹐神宗允许在京师建教堂传教  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
 
 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
 
 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
 
  后金天命元年
 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
 
  后金天命三年
 
后金汗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征明﹐毁抚顺﹐拔清河堡  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
 
 
明经略杨镐率四路军攻后金﹐大败。萨尔浒之战﹐西路军被歼 
后金灭叶赫﹐至是﹐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均亡  1620年------明泰昌元年
 
  后金天命五年
 
七月﹐神宗死。八月﹐太子常洛即位﹐是为光宗。光宗病﹐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红丸九月朔﹐光宗死。时人疑下毒致死﹐是为红丸案。廷臣恐光宗选侍李氏操纵朝政﹐迫令迁宫﹐是为移宫案。皇长子由校即位﹐是为熹宗  1621年------明天启元年
 
  后金天命六年
 1622年------明天启二年
 
  后金天命七年
 
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 
白莲教首领徐鸿儒在山东起义﹐称中兴福烈帝。不久败死  1623年------明天启三年
 
  后金天命八年
 1625年------明天启五年
 
  后金天命十年
 
魏忠贤兴大狱﹐捕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人﹐杨﹑左﹑魏受刑死。杀前辽东经略熊廷弼﹐罢孙承宗。命放弃关外各城 
三月﹐后金迁都沈阳﹐是为盛京  1626年------明天启六年
 
  后金天命十一年
 
苏州居民因反对滥捕东林党人﹐发生民变。后颜佩韦﹑杨念如等五人挺身投案被杀﹐葬于虎丘﹐称五人墓 
八月﹐努尔哈赤死。九月﹐皇太极即位﹐是为清太宗皇太极 
后金制订严禁八旗奴仆逃亡的"逃人法"  1627年------明天启七年
 
  后金天聪元年
 
皇太极攻宁远﹑锦州﹐被袁崇焕击退﹐时称宁锦大捷 
八月﹐熹宗死﹐弟信王由检即位﹐是为明思宗朱由检。十一月﹐宣布魏忠贤罪状﹐魏自缢死  1628年------明崇祯元年
 
  后金天聪二年
 
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总督蓟辽 
陕西连旱﹐王嘉胤﹑高迎祥等起义﹐明末农民战争开始 
张溥﹑孙淳等联合几社﹑闻社﹑南社﹑匡社等结成复社  1629年------明崇祯二年
 
  后金天聪三年
 
后金大举攻明﹐袁崇焕入援。崇祯帝中后金反间计﹐将袁下狱 
开历局﹐以徐光启监督  1630年------明崇祯三年
 
  后金天聪四年
 1633年------明崇祯六年
 
  后金天聪七年
 1635年------明崇祯八年
 
  后金天聪九年
 
高迎祥﹑张献忠东进﹐破凤阳。明廷因战区扩大﹐命卢象升总督山﹑陕 
张献忠率部西入陕西﹐与李自成合  1636年------明崇祯九年
 
  清崇德元年
 
高迎祥在盩厔为孙传庭所败﹐被俘牺牲。李自成代为闯王 
四月﹐皇太极即帝位﹐改国号为清  1637年------明崇祯十年
 
  清崇德二年
 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
 
  清崇德三年
 
明廷推行招抚政策﹐张献忠据谷城受抚﹐但拒绝解甲。李自成屡为明军所败﹐兵力微弱﹐起义军入商雒山中 
清多尔衮大举攻明。高阳失守﹐孙承宗殉难。卢象升奉命督天下兵。十二月﹐卢象升在巨鹿阵亡 
清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  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
 
  清崇德四年
 
五月﹐张献忠在谷城再起﹐破房山﹑保康。九月﹐杨嗣昌出京督师  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
 
 
张献忠﹑罗汝才合兵攻四川﹐破绵州﹐逼成都。李自成重入河南  1641年------明崇祯十四年
 
  清崇德六年
 
张献忠东进。正月﹐破明军于川东开县黄陵城。二月﹐破襄阳﹐进破光州等地。是年﹐李自成攻入洛阳﹐杀明福王朱常洵  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
 
  清崇德七年
 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
 
  清崇德八年
 
李自成自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八月﹐清太宗死﹐子福临即位﹐是为清世祖福临。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亲王多尔衮辅政 
九月﹐李自成进兵汝州﹐大败孙传庭。十月﹐破潼关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
 
  清顺治元年
 
正月﹐李自成陷西安﹐改西安为长安﹐号西京。并于西安称王﹐国号"大顺" 
三月﹐李自成率大顺军攻占北京﹐明崇祯帝自缢死﹐明亡 
四月﹐山海关之战﹐李自成败退﹐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五月﹐多尔衮率清军入北京。九月﹐福临(顺治帝)入北京﹐十月﹐即帝位。以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遣豫亲王多铎西进潼关﹐英亲王阿济格由边外进﹐西击李自成军□ 
五月﹐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帝位﹐建立南明弘光政权 
十二月﹐颁圈地令 
 
 文章作者: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