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选项
《伤寒杂病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絷絷汗出,大便难而(言严)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方见前)   

  阳明病,脉浮而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言严)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忄农),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劈) 香豉四合(棉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滓,纳香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阳明病,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一两(去皮) 茯苓一两 泽泻一两 阿胶一两 滑石一两(碎)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阳明病,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本文分页】[1][2][3][4][5][6][7][8][9]

文章作者:张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