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选项〗 |
《传习录》卷下 门人黄修易录 生之谓性 |
【原文】 问:“《易》,朱子主卜筮,《程传》主理,何如?” 先生曰:“占筮是理,理亦是卜筮。天下之理孰有大于卜筮者乎?只为后世将卜筮专主在占卦上看了,所以看得卜筮似小艺。不知今之师友问答,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之类,皆是卜筮。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谓人心尚有所涉,惟天不容伪耳。” 【译文】 有人问:“关于《周易》的解释,朱熹侧重卜筮,程颐侧重明理。二者哪个正确呢?” 先生说:“卜筮就是理,理也是卜筮,天下的理还有大于卜筮的吗?只因后世之人把卜筮仅看成占卦了,所以认为卜筮是雕虫小技。却不知现在师友间的问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类,均为卜筮。占筮只不过是为了决断疑惑,使我的心变得神明罢了。《易》是向天请教,当人有疑而自信心不足时,所以用《易》来向天询问。人心依然有所偏私,唯有天不客虚伪。” 〔评析〕 古人每办一件事,总要先去求龟占卜,其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确立一个共识,一种公理,就象做买卖的凭借于秤而求得公平一样。 【本文分页】[1] [2] [3] [4] [5] [6] 文章作者:明·王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