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人..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是..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一..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部..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是..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虎钤经》卷七
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军中之标..
《素女经》简介
  简介   《素女经》中国..
《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黄..
《三十六计》第四套 混战计..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
《房内记》断鬼交第廿五
  断鬼交第廿五   《玉房..
《房内记》十动第九
  十动第九   素女曰:“..
 文 章 信 息
《礼记》曾子寝疾——事于小处见精神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礼记〗〖阅读选项
  曾子寝疾①  ——事于小处见精神

  【原文】

  曾子寝疾②,病③,乐正子春坐于床下④。曾元、曾申坐于足⑤,童子隅坐而执烛⑥。童子曰:“华而睆⑦。大夫之箦与⑧?”卜也!”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⑨:“呼⑩!”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只赐也⑾。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自此始也。曾子曰:“夫子之病革矣⑿,不可以变⒀,幸而至于旦⒁,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⒂,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⒃。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⒄,斯已矣⒅。”举扶而易之⒆,反席未安而没⒇。

  【注释】

  ①.本节选自《檀弓》上。②.曾子:孔子得弟子,名参,字子舆。寝疾:病倒,卧病。(3)病:意思事病情严重。④.乐(le)正子春:曾子的学生。⑤.曾元、曾申:曾子的儿子。⑥.隅:墙角。⑦.睆(huan):光泽。⑧.箦(ze):席子。与:表示疑问的语气词。⑨.瞿(ju)然:惊惧的样子。⑩.呼(xv):同“吁”,叹息声。⑾.斯:这。季孙:季孙氏,鲁国的大夫。⑿.革(ji):危急。⒀.变:意思是移动。⒁.幸:希望。⒂.尔:你。彼:他。这里指童子。⒃.细人:小人。⒄.得正:合于正礼。⒅.已:意思是可以。⒆.举:起,抬起。⒇.反:同“返”。没:同“殁“,死去。

  【译文】

  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严重。乐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脚旁,童仆坐在墙角,手拿烛火。童仆说:“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得席子吧?”乐正子春说:“住口!”曾子听到了,突然惊醒过来说:“啊!”童仆又说到:“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得席子吧?”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送给我的,我没有力气换掉它。元啊,扶我起来,把席子换掉。”曾元说:“您老人家的病已很危急了,不能移动,希望能等到天亮,再让我来换掉。”曾子说:“你爱我不如爱那童仆君子爱人是用德行,小人爱人是姑息迁就。我现在还要求什么呢?我只盼望死得合于正礼罢了。”于是大家扶起曾子,换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到床上,还没有放安稳,曾子就去世了。

  【读解】

  《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手指,示意为节省灯油要掐灭一根,露出十足的守财奴的嘴脸,吝啬的本性至死不改。曾子临死前要求换掉华丽的卧席,却不是出于悭吝,而是以言行维护他所信奉的“礼”——不是大夫的身份不得受大夫的饿礼遇。曾子的举动与严贡生的守财奴有着质的不同。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他慎终如始,严于律己,直至去世。

  曾子换席子的做法不可仿效,但他的精神大可借鉴的。常言说:“正人先正己。”要求别热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否则便不会有说服力。做人的严谨应当体现在遵守规则之上,尤其是细小的事,更能见出真精神。

  精神源于信念,信念事对自己所确认的价值和意义的执着追求。没有信念做支撑,可能凭兴之所至地做一些事,却不可能始终如一,不可能在大大小小的事上都表现出完全的一致性。局外人,营营苟苟的人,事不可能理解这一点的。

  人在生活中的确应当有精神,不管这种精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都会使我们的言行有所归依,有轨可循。

文章作者:孔子  更新日期:2011-01-02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礼记》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引咎自责的敬业精神2011-01-02
·《礼记》子夏其子而丧其明——劝诫忠告是爱心的体现2011-01-02
·《礼记》子柳之母死——君子不取不义之财2011-01-02
·《礼记》成子高寝疾——生死都要对人有益2011-01-02
·《礼记》发虑宪——使人们变聪明的利弊2011-01-02
·《礼记》玉不琢不成器——学习是为了开发潜能2011-01-02
·《礼记》虽有嘉肴——实践出真知2011-01-02
·《礼记》古之教者——用制度确保教育的是实施2011-01-02
·《礼记》大学始教——做官从上学开始2011-01-02
·《礼记》大学之教也——学习贵在持之以恒2011-01-02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