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百战奇法》第四卷 斥战 泽战 争战 地战 山战 谷战 攻战 守战 先战 后战 |
斥战 凡行兵之法,斥堠①为先。平易用骑,险阻用步。每五人为甲,人持一白旗,远则军前后左右,接续候望。若见贼兵,以次递转,告白主将,令众预为之备。法曰:“以虞待不虞者胜。”②汉宣帝时,先零诸羌叛,犯边塞,攻城邑,杀长吏。时后将军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御史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上遣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③,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④。然羌戎小夷,逆天背叛,灭亡不久,愿陛下属之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⑤衔枚先渡,渡辄营阵,会明,遂以次尽渡。虏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至,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中勿击。遣骑候望四望狭中,亡虏。夜半兵至落都,召诸校司马,谓曰:“吾知羌虏不能为[兵]矣。使虏发数千人守杜四望狭中,兵众岂得入来!”充国常以远斥堠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垒,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遂平先零。 【注释】①.斥堠:亦作“斥候”。意为侦察,候望;亦指侦察人员。②.以虞待不虞者胜: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意思是,以有准备的军队来对付没有准备的敌人,就能够取得胜利。虞,准备、防范。③.隃度:在远处估计。隃,通“遥”,遥远;度,推测,估计。④.图上方略:绘制军事地图,依敌情而拟定攻讨方略,一并上报陛下。⑤.三校:校,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汉武帝时设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八校,每校兵数不等,少者七百人,多者一千二百人。统带一校的军官称校尉。三校,这里也可理解为三支部队。 泽战 凡出军行师,或遇沮泽、圮毁之地①,宜倍道兼行速过,不可稽留也。若不得已,与不能出其地,道远日暮,宿师于其中,必就地形之环龟②,都中高③四下为圆营,四面受敌。一则防水潦④之厄,一则备四周之寇。法曰:“历沛圮,坚环龟。”⑤唐调露元年,突厥阿史德温傅反,诏礼部尚书、检校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之。军次单于界北⑥,暮已立营,堑壕既周,行俭更命徙营高冈。吏曰:“吏士安堵,不可扰。”不听,徙之。比夜,风雨雷霆暴至,前设营所,水深丈余,莫不骇叹,因问何以知风雨也,行俭笑曰:“自今但依我节制,毋问我所由知也。” 【注释】①.沮泽、圮毁之地:沮泽,即沼泽之地,圮毁,即被水冲毁的坍塌之地。②.环龟:四周低中间高的形似龟背之地。③.都中高:居于四周低中间高之地。④.水潦:水淹。⑤.历沛圮,坚环龟:语出《司马法·用众第五》:“历沛历圮,兼舍环龟”。沛,有水草的低洼地。意思是,部队经过沼泽低洼地或被水冲毁的坍塌地时,要选择四周低中间高的地形宿营。⑥.军次单于界北,军队进入突厥境内单于都护府北界。次,停留,驻扎。单于,这里指单于都护府。 【本文分页】[1] [2] [3] [4] [5] 文章作者: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