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百战奇法》第九卷 声战 和战 受战 降战 天战 人战 难战 易战 离战 饵战
  声战

  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法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①后汉建武五年,耿弇与张步相拒,步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相去四十余里。弇进兵画中,居二城之间。弇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乃敕诸将会,俟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日夜为备。至期,弇敕诸将夜半皆蓐食②,会明至临淄。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弇曰:“[不然]。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备守;临淄出其不意,至必惊扰,攻之则一日可拔。拔临淄则西安孤,张蓝与步隔绝,必复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先攻西安,不卒③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蓝帅兵奔还临淄,并兵合势,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后无转输④,旬日之间,不战而困。诸君之言,未见其宜。”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果将兵亡去。

  【注释】①.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意思是,善于进攻作战的,能使敌人不知道该如何防守。②.蓐食:饱食。蓐,厚。③.卒:同“猝”。意为突然、急促。引申为马上、立即。④.转输:转运输送物资。这里指后勤供应。

  和战

  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言语不一。因其懈怠,选锐卒击之,其军可败。法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①秦末,天下兵起。沛公西入武关,欲以二万人击峣关,张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闻其将多屠、贾子②,易以利动。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且日益张旗帜为疑兵,而使郦生[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怠击之。”沛公乃引兵出击秦军,大破之。

  【注释】①.无约而请和者,谋也:语出《孙子兵法·行军篇》。意思是,敌人尚未受挫屈困而主动来讲和的,其中必有诈谋。”约,困屈。②.屠、贾子:即屠夫、商人子弟。



【本文分页】[1][2][3][4][5]

文章作者: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