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心
] [
发布文章
][
发布软件
] [
中文繁體
]
文章
·
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电脑·手机·网络
学习
话题
娱乐
故事
文化·历史
国学典籍
法律法规
操作系统
网络
办公·文件
音频视频
图形图像
硬件·驱动程序
行业
教学学习
编程
游戏
安卓
苹果
鸿蒙
其他
ASP
ASP.NET
JSP
PHP
HTML
·
CSS
·
JavaScript
本 站 搜 索
文章
软件
[选项]
文章类别:
[全部]
电脑·手机·网络
话题
故事
文化·历史
娱乐
学习
法律·法规
国学典籍
搜索选项:
文章编号
文章标题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
相关链接
关键字词
文章标签
文章内容
软件类别:
[全部]
操作系统
网络
办公·文件
音频视频
图形图像
行业
编程
教学学习
游戏
硬件·驱动程序
安卓系统
苹果系统
鸿蒙系统
其他系统
HTML·CSS·JavaScript
ASP
JSP
PHP
ASP.NET
搜索选项:
软件编号
软件名称
软件作者
软件来源
相关链接
关键字词
软件标签
软件简介
发 送 文 章
《颜氏家训》音辞篇 一六四 以讹传讹谓颗为果
〖
评论()
〗〖
留言
〗〖
收藏
〗
收信地址
填写收信人的电子邮箱
邮件主题
填写邮件主题
邮件内容
音辞篇 一六四、以讹传讹谓颗为果 【原文】 《三辅决录》云:“前队大夫范仲公,盐豉蒜果共一筒[1]。”“果”当作魏颗之“颗”[2]。北土通呼物一由,改为一颗[3],蒜颗是俗间常语耳。故陈思王《鹞雀赋》曰[4]:“头如果蒜,目似擘椒[5]。”又《道经》云:“合口诵经声璅璅[6],眼中泪出珠子[7],其字异,其音与意颇同,江南但呼为蒜符,不知谓为颗。学士相承,读为裹结之裹,言盐与蒜共一苞裹[8],内筒中耳[9]。《正史削繁》音义又音蒜颗为苦戈反,皆失也。 【注释】 [1].前队(sùi遂):指南阳郡。大夫:南阳郡置大夫,职如太守。 [2].魏颗:春秋时晋国大夫。 [3].由,同块。 [4].陈思王:即曹植。 [5].擘:分开;剖裂。 [6].璅:同琐。琐琐:形容声音细碎。 [7].:同“颗”。颗粒。 [8].苞裹:犹包裹。 [9].内:同“纳”。纳入。 【译文】 《三辅决录》说:“前队大夫范仲公,盐豉蒜果共一筒。”“果”字应当读作魏颗的“颗”,北方地区普遍把“一块”东西,改称为“一颗”,蒜颗就是世间的常用语。所以陈思王曹植的《鹞雀赋》说:“头如果蒜,目似擘椒。”另外《老子化胡经》说:”合口诵经声琐琐,眼中泪出珠子。”这个“字虽然写法不同,但它的发音和意义与“颗”字是很相同的。江南地区只是称呼为蒜符,不知道叫作蒜颗。学者互相承袭,把这个字读成了裹结的裹,说范仲公把盐和蒜一起包在包裹里,放进竹筒中。《正史削繁》音义又给蒜颗的“颗”注音为苦戈反,两者都是错误的。 【评语】 通假是古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不知通假必然误解。因此,读书时应予以注意。
文章网址:
https://dangbai.cn/Article.asp?ID=10003971
填写邮件内容
发信地址
填写发信人的电子邮箱
邮件签名
填写邮件签名
验证码
填写验证码,单击刷新验证码
程序执行中,请稍候...
发送协议
·欢迎使用本站在线文章发送系统。
·不得使用本站在线发送邮件系统发送垃圾邮件、广告邮件。
·如果收信人地址或其服务器出现错误,可能无法成功发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
网站管理员
]。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