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伤寒杂病论〗〖阅读选项〗 |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脉沉弦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利则愈。
悬饮内痛,脉沉而弦者,十枣汤主之。(方见前)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方见前)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如鸡子大(碎)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汗再服。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者,木防已汤主之;不差,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已汤方
木防已三两石膏鸡子大十二枚桂枝二两人参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已二两桂枝二两茯苓四两人参四两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白术二两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厚朴大黄汤方
厚朴八两 大黄四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差再服。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见前)
【本文分页】[1] [2] [3] [4] [5] [6] [7] [8]
|
文章作者:张仲景 更新日期:2011-01-02 |
〖文章浏览:〗〖发送文章〗〖打印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