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心
] [
发布文章
][
发布软件
] [
中文繁體
]
文章
·
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电脑·手机·网络
学习
话题
娱乐
故事
文化·历史
国学典籍
法律法规
操作系统
网络
办公·文件
音频视频
图形图像
硬件·驱动程序
行业
学习
编程
游戏
安卓
苹果
鸿蒙
其他
ASP
ASP.NET
JSP
PHP
HTML
·
CSS
·
JavaScript
本 站 搜 索
文章
软件
[选项]
文章类别:
[全部]
电脑·手机·网络
话题
故事
文化·历史
娱乐
学习
法律·法规
国学典籍
搜索选项:
文章编号
文章标题
文章作者
文章来源
相关链接
关键字词
文章标签
文章内容
软件类别:
[全部]
操作系统
网络
办公·文件
音频视频
图形图像
行业
编程
教学学习
游戏
硬件·驱动程序
安卓系统
苹果系统
鸿蒙系统
其他系统
HTML·CSS·JavaScript
ASP
JSP
PHP
ASP.NET
搜索选项:
软件编号
软件名称
软件作者
软件来源
相关链接
关键字词
软件标签
软件简介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人..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是..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一..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部..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是..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虎钤经》卷七
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军中之标..
《素女经》简介
简介 《素女经》中国..
《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黄..
《三十六计》第四套 混战计..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
《房内记》断鬼交第廿五
断鬼交第廿五 《玉房..
《房内记》十动第九
十动第九 素女曰:“..
文 章 信 息
《列子》仲尼第四
〖
评论()
〗〖
留言
〗〖
收藏
〗
〖文章分类:
国学典籍
/
列子
〗〖
阅读选项
〗
【字体】
宋体
黑体
楷体
隶体
幼圆
微软雅黑
【字号】
12px
14px
16px
20px
24px
36px
【颜色】
■
■
■
■
■
■
■
■
■
应用到全部文章阅读页面
【原文】
关尹喜曰:“在己无居[1],形物其箸[2]。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故其道若物者也[3]。物自违道,道不违物。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不用心;欲若道而用视听形智以求之,弗当矣。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用之弥满六虚[4],废之莫知其所。亦非有心者所能得远,亦非无心者所能得近,唯默而得之而性成之者得之[5]。知而亡情[6],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发无知,何能情?发不能,何能为?聚块也,积尘也。虽无为而非理也[7]。
【注释】
[1].居——固执,执著。张湛注:“汛然无系,岂有执守之所?”
[2].形物其著——张湛注:“形物犹事理也。事理自明,非我之功也。”杨伯峻,“《庄子·天下篇》作‘形物自著’。细味张注,似张湛所据本亦作‘自箸’。作‘其’者于义不长,或‘为’字之讹误欤?”
[3].若——顺从。
[4].六虚——上下四方空虚之处。
[5].而性成之——俞樾:“‘而性成之’当作‘性而成之’。《汤问篇》‘默而得之,性而成之’是其证。”性,本性,自然之性,此处指顺应事物的本性。
[6].亡——《集释》:“亡,北宋本、吉府本、世德堂本作‘忘’。”
[7].虽无为而非理也——卢重玄解:“夫无为者而无不为也。若兀然如聚块、积尘者,虽则去情无为,非至理者也。”
【译文】
关尹喜说:“只要自己不执著,一切有形之物就会自然显著。这时事物的运动就会像水一样流畅,事物的静止就会像镜子一样平净,事物的反应就会像回声一样迅速,所以事物的道本来是顺应事物的变化的。只有事物违背道,道不会违背事物。善于顺应道的人,也不用耳朵,也不用眼睛,也不用体力,也不用心思;想去顺应道却又使用眼睛、耳朵、形体与心智去寻求,就不得当了。道看上去在前面,忽然又到了后面;使用它能充满上下四方,不用它又不知道它在哪里。也不是有心人能使它远离,也不是无心人能使它靠近,只有能以沉默去取得、顺应本性去成就的人才能得到它。懂得了而不去用情,有能力而不去作为,这才是真正的知、真正的能。发用无知,怎么会有情?发用无能,怎么会有为?不过是聚集起来的土块,积累起来的尘埃罢了。仅仅是无为,还不是自然的理。
【本文分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文章作者:列子 更新日期:
2011-01-03
〖文章浏览:〗〖
打印文章
〗〖
发送文章
〗
上下篇章
·
《列子》周穆王第三
2011-01-03
·
《列子》汤问第五
2011-01-03
·
《列子》力命第六
2011-01-03
·
《列子》杨朱第七
2011-01-03
相关文章
·
《列子》黄帝第二
2011-01-03
·
《列子》周穆王第三
2011-01-03
·
《列子》汤问第五
2011-01-03
·
《列子》力命第六
2011-01-03
·
《列子》杨朱第七
2011-01-03
·
《列子》前言
2011-01-03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
网站管理员
]。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