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人..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是..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一..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部..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是..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虎钤经》卷七
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军中之标..
《素女经》简介
  简介   《素女经》中国..
《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黄..
《三十六计》第四套 混战计..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
《房内记》断鬼交第廿五
  断鬼交第廿五   《玉房..
《房内记》十动第九
  十动第九   素女曰:“..
 文 章 信 息
《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竹书纪年〗〖阅读选项
  穆王

  名满。(《史记·周本纪》:‘立昭王子满,是为穆王。’)

  元年己未春正月,王即位,作昭宫。

  命辛伯余靡。(《吕氏春秋·音初篇》语,见上。)

  冬十月,筑只宫于南郑。(《穆天子传》注引《纪年》:‘穆王元年,筑只宫于南郑。’)

  自武王至穆王享国百年。(《晋书·束皙传》引《纪年》。)穆王以下都于西郑。 (《汉书·地理志》注。)

  六年春,徐子诞来朝,锡命为伯。(《后汉书·东夷传》:‘穆王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

  八年,北唐来宾,献一骊马,是生騄耳。(《穆天子传》注引《纪年》:‘北唐之君来见,以一骝马是生騄耳。’《史记·秦本纪》集解引‘骝’作‘骊’。)

  九年,筑春宫。(原注:王所居有春宫、郑宫。《御览》一百七十三引《纪年》:‘穆王所居春宫、郑宫。’)

  十一年,王命卿士祭公谋父。

  十二年,毛公班、井公利、逢公固帅师从王伐犬戎。(《穆天子传》:‘命毛班、逢固先至于周,又乃命井利、梁固聿将六师。’)

  冬十月,王北巡狩,遂征犬戎。(《穆天子传》:‘天子北征于犬戎。’)

  十三年春,祭公帅师从王西征,次于阳纡。(《类聚》九十一引《纪年》:‘穆王十三年,西征,至于青鸟之所憩。’《穆天子传》:‘

  天子西征,骛行至于阳纡之山,河宗柏夭先白囗,天子使○父受之。’)

  秋七月,西戎来宾徐戎侵洛。(《后汉书·东夷传》:‘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

  冬十月,造父御王,入于宗周。(《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赤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

  十四年,王帅楚子伐徐戎,克之。(《后汉书·东夷传》:‘穆王后得骥騄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

  夏四月,王畋于军丘。(《穆天子传》:‘囗辰,天子次于军丘,以畋于薮囗。’)

  五月,作范宫。(《穆天子传》:‘甲寅,天子作居范宫。’)

  秋九月,翟人侵毕。(《穆天子传》:‘季秋,囗乃宿于房,毕人告戎曰:“难翟来侵。”’)

  冬,搜于萍泽。(《穆天子传》:‘季冬丙辰,天子筮猎苹泽。’)

  作虎牢。(《穆天子传》:‘有虎在于葭中,天子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请生捕虎,必全之。乃生捕虎而献之,天子命之为柙,而畜之东虞,是为虎牢。’)

  十五年春正月,留昆氏来宾。(《穆天子传》:‘留昆归玉百枚。’注:‘留昆国见《纪年》。’)

  作重璧台。(《穆天子传》:‘天子乃为之台,是曰重璧之台。’)

  冬,王观于盐泽。(原注:一作‘王幸安邑,观盐池’,非是。《穆天子传》:‘仲冬戊子,至于盬。’注:‘盬,盐池。’)

  十六年,霍侯旧薨。(《穆天子传》:‘霍侯旧告薨。’)

  王命造父封于赵。(《史记·秦本纪》:‘缪王以赵城封造父。’)

  十七年,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穆天子传》注引《纪年》:‘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来见,宾于昭宫。’《西次三经》注引‘穆王五十七年,西王母来见,宾于昭宫。’)

  秋八月,迁戎于太原。(《后汉书·西羌传》:‘王乃西征犬戎。获其五王,遂迁戎于太原。’)

  王北征,行流沙千里,积羽千里。(《大荒北经》注引《纪年》。)征犬戎、取其五王以东。(《穆天子传》注引《纪年》。)西征,至于青鸟所解。(原注:三危山。《西次三经》注引《纪年》。)

  西征还履天下,亿有九万里。(《穆天子传》注引《纪年》。)

  十八年春正月,王居只宫,诸侯来朝。

  二十一年,祭文公薨。(《逸周书·祭公解》:‘谋父疾维不瘳。’)

  二十四年,王命左史戎夫作《记》。(《逸周书·史记解》:‘维正月,王在成周。昧爽,召三公左史戎夫曰:“今夕朕寤,遂事惊予,乃取遂事之要戒,俾戎夫主之,朔望以闻。”’)

  三十五年,荆人入徐,毛伯迁帅师败荆人于泲。

  三十七年,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架鼋鼍以为梁。遂伐越,至于纡。(《文选·恨赋》注引《纪年》:‘穆王三十七年,伐越,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路史·国名纪》:‘纡,穆王伐之,大起九师,东至九江,蚖蝉为梁。’亦本《纪年》。此兼取二书,遂云‘伐越至于纡’矣。)

  荆人来贡。(《类聚》九引《纪年》:‘穆王三十七年,伐楚。’)

  三十九年,王会诸侯于涂山。(《左·昭四年传》:‘穆有涂山之会。’)

  四十五年,鲁侯垊薨。(《史记·鲁周公世家》:‘幽王弟垊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魏公五十年卒。’)

  五十一年,作《吕刑》,命甫侯于丰。(《书·吕刑》:‘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案《史记·周本纪》言:‘

  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吕刑》云:‘王享国百年’,故系之于五十一年。)

  五十五年,王陟于只宫。(《御览》八十四引《史记》:‘穆王在位五十五年。’《帝王世纪》同。《左·昭十二年传》:‘王是以获没于只宫。’)

  共王

  名繄扈。(《史记·周本纪》:‘穆王崩,子共王繄扈立。’索隐:‘《世本》作“伊扈”。’)

  元年甲寅春正月,王即位。

  四年,王师灭密。(《周语》:‘共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康公弗献。一年,王灭密。’)

  九年春正月丁亥,正使内史良锡毛伯迁命。(《考古图·○敦铭》:‘惟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邵宫,丁亥,王格于宣射。毛伯内门立中庭,右祝○。王呼内史册命○。’‘○,从‘鼻’,即‘迁’字,前人当有释为‘迁’字者,乃伪为此条。不知敦铭中毛伯与○实二人,非一人也。)

  十二年,王陟。(《御览》八十四引《帝王世纪》:‘共王在位二十年。’《外纪》:‘在位十年。’又引皇甫谧曰:‘在位二十五年。’)

  懿王

  名坚。(《史记·周本纪》:‘共王崩,子懿王傦立。’索隐:‘《世本》作“坚”。’)

  元年丙寅春正月,王即位。

  天再旦于郑。(《事类赋》注、《御览》二引《纪年》:‘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七年,西戎侵镐。(见下。)

  十三年,翟人侵岐。(《汉书·匈奴传》:‘至穆王之孙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此与上条,即据《汉书》为之。)

  十五年,王自宗周迁于槐里。(《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槐里,周曰犬丘,懿王都之。’)

  十七年,鲁厉公擢薨。(《史记·鲁周公世家》:‘魏公卒,子厉公擢立。厉公三十七年卒。’)

  二十一年,虢公帅师北伐犬戎,败逋。

  二十五年,王陟。(《御览》八十四引《史记》:‘懿王在位二十五年。’《外纪》同。)

  懿王之世,兴起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共其职,于是诸侯携德。

  孝王

  名辟方。(《史记·周本纪》:‘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

  元年辛卯春正月,王即位。

  命申侯伐西戎。(《史记·秦本纪》:‘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适。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骊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复与大骆妻,生适子成。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

  五年,西戎来献马。

  七年冬,大雨电,江、汉水。(原注:牛马死,是年,厉王生。《御览》八十四引《史记》:‘周孝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八年,初牧于汧、渭。(《史记·秦本纪》:‘非子居犬丘,周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

  九年,王陟。(《御览》八十四引《史记》:‘孝王在位十五年。’《外纪》同。)

  夷王

  名燮。(《史记·周本纪》:‘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元年庚子春正月,王即位。

  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玉,宾于河,用介圭。(《书钞》三十一、《御览》八十四引《纪年》:‘夷王二年,蜀人、吕人来献琼玉,宾于河,用介圭。’)

  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御览》八十四引《纪年》:‘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史记》正义引作‘翦齐哀公昴’。)

  六年,王猎于社林,获犀牛一以归。(《御览》八百九十引《纪年》:‘夷王猎于桂林,得一犀牛。’)

  七年,虢公帅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后汉书·西羌传》:‘夷王衰弱,荒服不朝,乃命虢公率六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注:‘见《竹书纪年》。’)

  冬,雨雹,大如砺。(《初学记》二、《御览》十四引《纪年》:‘夷王七年冬,雨雹,大如砺。’)

  楚子熊渠伐庸,至于鄂。(《史记·楚世家》:‘当周夷王之时,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心,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

  八年,王有疾,诸侯祈于山川。(《左·昭二十六年传》:‘至于夷王,王愆于厥身,诸侯莫不并走其望,以祈王身。’)

  王陟。(《史记》正义、《御览》八十四引《帝王世纪》:‘十六年,王崩。’《外纪》‘十五年’。)


【本文分页】[1][2][3][4][5][6][7][8][9][10][11][12][13][14][15]
文章标签:竹书纪年  
文章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2-05-27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竹书纪年》[附三]《路史》所引《纪年》辑证2022-05-27
·《竹书纪年》引用书目2022-05-27
·《竹书纪年》前言2022-05-27
·《竹书纪年》序例2022-05-27
·《竹书纪年》夏纪2022-05-27
·《竹书纪年》殷纪2022-05-27
·《竹书纪年》周纪2022-05-27
·《竹书纪年》[附 ]五帝纪2022-05-27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