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发布文章][发布软件]  [中文繁體]
 文章·资料  电脑软件  手机软件  网站源码
    本 站 搜 索
[选项]
   推 荐 文 章        More...
《颜氏家训》前言
  前言   颜氏家训──人..
《百战奇法》序言 目录
  序言   《百战奇法》是..
《孝经》评价
  评价   《孝经》堪称一..
《孝经》导读
  导读   《孝经》是一部..
《弟子规》详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孙子兵法》前言
  前言   《孙子兵法》是..
    文 章 阅 读 排 行
《虎钤经》卷七
旗帜第六十九 旗帜者,军中之标..
《素女经》简介
  简介   《素女经》中国..
《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黄..
《三十六计》第四套 混战计..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
《房内记》断鬼交第廿五
  断鬼交第廿五   《玉房..
《房内记》十动第九
  十动第九   素女曰:“..
 文 章 信 息
《便宜十六策》察疑第五
评论()〗〖留言〗〖收藏
〖文章分类:国学典籍 / 便宜十六策〗〖阅读选项
  察疑第五

  【原文】

  察疑之政,谓察朱紫之色,别宫商之音。故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于远,疑生于惑。物有异类,形有同色。白石如玉,愚者宝之;鱼目似珠,愚者取之;狐貉似犬,愚者蓄之;栝蒌①似瓜,愚者食之。故赵高指鹿为马,秦王不以为疑;范蠡贡越美女,吴王不以为惑。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故圣人不可以意说为明,必信夫卜,占其吉凶。《书》曰:“三人占,必从二人之言。”而有大疑者,谋及庶人。故孔子云:明君之治,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外不知内,惟患内不知外;不患下不知上,惟患上不知下;不患贱不知贵,惟患贵不知贱。故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故人君决狱行刑,患其不明。或无罪被辜,或有罪蒙恕,或强者专辞,或弱者侵怨,或直者被枉,或屈者不伸,或有信而见疑,或有忠而被害,此皆招天下逆气,灾暴之患,祸乱之变。惟明君治狱案刑,问其情辞,如不虚不匿,不枉不弊,观其往来,察其进退,听其声响,瞻其看视。形惧声哀,来疾去迟,还顾吁嗟,此怨结之情不得伸也。下瞻盗视,见怯退还,喘息却听,沈吟腹计②,语言失度,来迟去速,不敢反顾,此罪人欲自免也。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③哉!人焉廋哉!”

  【注释】

  ①.栝(gua)蒌:也称瓜蒌,一种葫芦科草本植物,其根和子可入药。
  ②.沈吟:指沉吟。腹计:在心里计划对付的办法。
  ③.廋:隐匿。

  【译文】

  君主治理国家时对有怀疑或不明确的问题要进行察辨、分析,就象识别红色与紫色,辨别宫调与商调,找到他们的本质。因为紫色与红色容易混淆,不正常的声音也会干扰正常的声音,因此产生混乱的原因可以很遥远,怀疑产生的原因则是不明白。万事万物虽有品质之分,但在外形上、颜色上可能有相同之处。白得象玉一样的石头,被愚蠢的人视为珍宝;鱼眼象珍珠一样,也被愚蠢的人收取在一起;狐貉象狗,被愚笨的人象饲养狗一样地伺养着;枯娄象瓜,被愚笨的人象吃瓜一样地食用。所以,秦朝赵高指鹿为马,秦二世就没有产生疑问,看不出其中的奸诈;范蠡向吴王献上美女,吴王也没有对这个行动产生疑问。拿不定主意就无法决策事情,做事没有恒心也无法成功。所以圣明的人不把个人的想法作为决策的依据,往往相信卜占,向别人查间吉凶,祸福。《书》说:“三人占卜,要听从其中两个相同的人的猜测。”如果需要作出重大决策,“就要向百姓征求意见。”孔子说,明智的君主治理国家,不担心他人不了解自己,而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不担心他国不了解本国,而担心自己不了解他国;不担心臣下不了解自己的意图,而担心自己不知道大臣们的思想;不担心百姓不了解贵族,而担心贵族不了解百姓。因此,壮士为知己而献身,女子为欣赏爱慕自己的人梳洗打扮,宝马为鞭策自己的人奔驰,神明向与自己相通的人显示。君主审理案件,处理案犯,最担心自己不了解案情。有的人无罪被冤,有的人罪大恶极却被宽恕,有的人因为能力强被忌妒,有的人是弱者受到侵害,有的人刚直不阿被陷害,有的人其冤屈得不到伸张,有的人对国家一片忠心却被怀疑,有的人忠心耿耿却被侵害。这些都是与国家的气数背道而行的,是社会动乱,灾暴的隐患。所以,明君审理案情,判决时,要查问实情,不空泛、不躲藏、不歪曲、不包庇,谨慎地观察事物的来龙去脉,注意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观察人的进退,听人的声响,看人的眼神注意的方向。有的人外表恐惧,说话的声音很哀婉,来的时候急急忙忙的,走的时候却很迟疑,到处张望并且哀声叹气,这是怨情很深得不到伸张的原因。有的人眼神象小偷一样,偷偷摸摸,遇事退却,如果静静地观察他会发现这样的人总是在自言自语,自做打算,说话结结巴巴,没有规度,来的迟走的急,不敢过多地停留,这样的人一定有罪并且想逃脱罪责。所以孔子说,“看一个人做事的原则,再看其做这件事的原由,审查其做事的安排,便能了解这个人的邪正。这样去观察人,这种人辽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解析】

  这篇文章论述的是理政中极常见的问题——对存有怀疑或者情况不明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辨明真象。这是一个常见但又非常重要的问题,关系到能否正确决断,能否正确处理各种事务,而这种决断和处理也就和政事成败,国家兴衰紧密相连,所以说十分重要。文章举了一系列分辨颜色、音律等事例,既形象地说明了仔细察辨的必要,也说明了察辨之不易,因为许多事物本身的区别就很细微或者表面现象掩盖着其真象,容易迷惑人。圣明的人绝不会以自己的主观臆断作为决策的依据,而要察明实情,分辨本质,正确决断。

  文章接着引用孔子的话:“明君之治,不患人之不己知,思不知人也;”(见《论语·学而第一》)不患外不知内,惟患内不知外;不患下不知上,惟患上不知下;不患贱不知贵,惟患贵不知贱。”这些话准确而透彻地说明了如何察疑,向谁察疑。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作者强调说明,当政者必须主动向别人,向外、向下了解情况。这个观点十分重要,很有价值,毛主席也曾特别强调过。接下来,作者又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马为策己者驰,神为通己者明。”进一步说明只有了解下情,按实际情况办事,才能得到举国支持,人人效命。作者又以审理案件,判决人犯为例,进一步说明辨明情况,正确决断的重大关系,稍有不慎就会“招来天下逆气,灾暴之患,祸乱之变。”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文章最后还提出了分辨冤案,识别罪犯的办法,概括来说,就是听其言,观其色,察其形,要透过表面现象看清其本质。

  毛主席就多次论述过调查研究之重要,大力倡导调查研究之风。《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所收的第二篇文章就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主席以其亲自调查的翔实材料和科学分析,回答了当时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争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前途。毛主席这篇文章,便是以自身的榜样向人们提供了一个注重调查研究的范例。以后,毛主席又在多篇文章中论述过调查研究问题,特别是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文中,更是深刻论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指明调查研究是解决难题的唯一途径,而且详细说明了调查与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这里还有一点应该指出,察疑实际上还有一个识人的问题,作者举了赵高指鹿为马蒙蔽秦二世和范蠡献越美女迷惑吴王的事例,这两件事都导至亡国的严重后果,说明识人、用人的至关重要。

文章作者:诸葛亮  更新日期:2011-01-06
〖文章浏览:〗〖打印文章〗〖发送文章
·《便宜十六策》纳言第四2011-01-06
·《便宜十六策》治人第六2011-01-06
·《便宜十六策》举措第七2011-01-06
·《便宜十六策》考黜第八2011-01-06
·《将苑》将骄吝2011-01-02
·《将苑》将强2011-01-02
·《将苑》出师2011-01-02
·《将苑》择材2011-01-02
·《将苑》智用2011-01-02
·《将苑》不陈2011-01-02
阅读说明
·本站大部分文章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告知,本站即做删除处理。
·本站法律法规类文章转载自[中国政府网(www.org.cn)],相关法律法规如有修订,请浏览[中国政府网]网站。
·本站转载的文章,不为其有效性,实效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做保证。
·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意见建议,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当百网
  本站使用【啊估文章软件站】网站系统    网站管理员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