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
定王。(《史记·周本纪》:‘匡王崩,弟瑜立,是为定王。’) 元年己卯。(原注:晋成公元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定王元年,晋成公黑臀元年。) 六年,晋成公与狄伐秦,获秦谍,杀之绛市,六日而苏。(《左·宣八年传》:‘春,白狄及晋平。夏,会晋伐秦,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 七年,晋成公卒于扈。(《春秋经·宣九年》:‘晋侯黑臀卒于扈。’《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定王七年,晋成公薨。) 八年。(原注:壬戌,晋景公元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定王八年,晋景公据元年。) 十八年,齐国佐来献玉磬、纪公之甗。(《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引《纪年》:‘齐国佐来献玉磬、纪公之甗。’) 二十一年,王陟。(《春秋经·成五年》:‘十一月己酉,天王崩。’《史记·周本纪》:‘二十一年,定王崩。’) 简王(《史记·周本纪》:‘定王崩,子简王夷立。’) 元年丙子。 五年,晋景公卒。(《春秋经·成十年》:‘晋侯獳卒。’《史记·晋世家》:‘十九年,景公卒。’《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晋景公尽简王五年。) 六年。(原注:辛巳,晋厉公元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简王六年,晋厉公寿曼元年。) 十三年,晋厉公卒。(《春秋经·成十八年》:‘晋弑其君州蒲。’《十二诸侯年表》简王十三年,栾书、中行偃弑厉公。) 楚共王会宋平公于湖阳。(《水经·泚水注》引《纪年》:‘楚共王会宋平公于湖阳。’不云何年。) 十四年。(原注:己丑,晋悼公元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简王十四年,晋悼公元年。) 王陟。(《春秋经·襄元年》:‘九月辛酉,天王崩。’《史记·周本纪》:‘十四年,简王崩。’) 灵王(《史记·周本纪》:‘简王崩,子灵王泄心立。’) 元年庚寅。 十四年,晋悼公卒。(《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灵王十四年,晋悼公薨。) 十五年。(原注:甲辰,晋平公元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甲辰,灵王十五年,晋平公彪元年。) 二十七年,王陟。(《春秋经·襄二十有八年》:‘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史记·周本纪》:‘二十七年,灵王崩。’) 景王(《史记·周本纪》:‘灵王崩,子景王贵立。’) 元年丁巳。 十三年春,有星出婺女。(《左·昭十年传》:‘春王正月,有星出于婺女。’) 十月,晋平公卒。(《春秋经·昭十年》:‘秋七月戊子,晋侯彪卒。’ 《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景王十三年春,有星出婺女。十月,晋平公卒。) 十四年。(原注:庚午,晋昭公元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景王十四年,晋昭公夷元年。) 河水赤于龙门三里。(《水经·河水注》引《纪年》:‘晋昭公元年,河水赤于龙门三里。’) 十九年,晋昭公卒。(《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景王十九年,晋昭公卒。) 冬十二月,桃杏华。(《御览》九百六十八引《纪年》:‘昭公六年十二月,桃杏华。’) 二十年。(原注:丙子,晋顷公元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景王二十年,晋顷公弃疾元年。) 二十五年,晋顷公平王室乱,立敬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景王二十五年,周室乱,顷公平乱,立敬王。) 敬王(《史记·周本纪》:‘晋人立丐,是为敬王。’) 元年壬午。 八年,晋顷公卒。(《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敬王八年,晋顷公薨。) 九年。(原注:庚寅,晋定公元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敬王九年,晋定公午元年。) 十四年,汉不见于天。(《御览》八百七十五引《纪年》:‘晋定公六年,汉不见于天。’) 二十六年,晋青虹见。(《御览》十四引《纪年》:‘晋定公十八年,青虹见。’) 二十八年,洛绝于周。(《水经·洛水注》引《纪年》:‘晋定公二十年,洛绝于周。’) 三十六年,淇绝于旧卫。(《水经·淇水注》引《纪年》:‘晋定公二十八年,淇绝于旧卫。’一作‘十八年’。) 三十九年,晋城顿丘。(《水经·淇水注》引《纪年》:‘晋定公三十一年,城顿丘。’) 四十三年,宋杀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丹水壅不流。(《水经·获水注》引《纪年》曰:‘宋杀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又曰:‘宋大水,丹水壅不流。’本是二事,此误合为一,又本不系年,此据《左·哀十七年传》定之。) 四十四年,王陟。(《史记·周本纪》:‘四十二年,敬王崩。’《十二诸侯年表》:‘敬王四十三年甲子崩。’惟《周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曰:‘敬王四十四年,元己卯,崩壬戌。’此元壬午,崩乙丑,盖在位之年从皇甫谧,而岁名则从《史记》也。) 【本文分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文章作者: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