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打印选项〗 |
《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
康王 名钊。(见《书》《顾命》、《康王之诰》。《史记·周本纪》:‘成王崩,太子钊立。’) 元年甲戌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召康公总百官。 诸侯朝于丰宫。(《左·昭四年传》:‘康有丰宫之朝。’) 三年,定乐歌。 吉禘于先王。 申戒农官,告于庙。(《诗序》:‘《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也。’朱子《集传》:‘此戒农官之诗也。’) 六年,齐太公薨。(《太公吕望表》引《纪年》:‘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 九年,唐迁于晋,作宫而美,王使人让之。(《书钞》十八引《纪年》:‘晋侯作宫而美,康王使让之。’) 十二年夏六月壬申,王如丰,锡毕公命。(《汉书·律历志》:‘康王十二年六月戊辰朔,三日庚午,故《毕命丰刑》曰:“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王命作册《丰刑》。”’伪《书·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厘东郊。’) 秋,毛懿公薨。 十六年,锡齐侯伋命。 王南巡狩,至九江庐山。(《御览》五十四引《寻阳记》:‘庐山西南有康王谷。’) 十九年,鲁侯禽父薨。(《汉书·律历志》:‘成王元年,此命伯禽俾侯于鲁之岁也。鲁公伯禽推即位四十六年,至康王十六年而薨。’ 此作十九年。案:下‘二十一年鲁作茅阙门’,乃炀公时事,二十一年炀公已即位,前此尚有考公四年,则此书亦当从《汉志》说,以鲁公薨在康王十六年也。‘十九年’三字疑衍。) 二十一年,鲁筑茅阙门。(《史记·鲁周公世家》:‘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为炀公。炀公筑茅阙门。’以《汉志》伯禽薨年推之,此岁为炀公元年。) 二十四年,召康公薨。 二十六年秋九月己未,王陟。(《御览》八十四引《帝王世纪》:‘康王在位二十六年崩。’《外纪》同。) 昭王 名瑕。(《史记·周本记》:‘康王崩,子昭王瑕立。’) 元年庚子春正月,王即位,复设象魏。(案前于成二十一年云:‘除治象。’至此复设象魏,凡四十三年。盖作伪者见《文选》注及《御览》引《纪年》‘成、康之世,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乃书此以影射之也。) 六年,王锡郇伯命。(《诗·曹风》:‘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冬十二月,桃李华。 十四年夏四月,恒星不见。(《广弘明集》十一释法琳引《周书异记》:‘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泉并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悉皆震动。其夜,五色光气入贯紫微,遍于西方,尽作青红色。周昭王问太史苏由曰:“此何祥也?”由对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 秋七月,鲁人弑其君宰。(《史记·鲁世家》:‘炀公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杀幽公而自立。’) 十六年,伐楚,涉汉,遇大兕。《初学记》七引《纪年》:‘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 十九年春,有星孛于紫微。(《御览》八百七十四引《纪年》:‘周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 祭公、辛伯从王伐楚。(《吕氏春秋·音初篇》:‘周昭王将亲征荆蛮,辛余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及汉,梁败,王及祭公陨于汉中。辛余靡振王北济,反振祭公,周乃侯之于西翟。’) 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初学纪》七引《纪年》:‘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开元占经》一百一、《御览》九百七引上二句。) 王陟。(《御览》八十四引《帝王世纪》:‘昭王在位五十一年。’《外纪》同,又引皇甫谧曰:‘在位二年。’) 【本文分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文章作者:未知 |